从“宽衣解带”到“封条大巴”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安全,索契冬奥会,索契,冬奥会
  • 发布时间:2014-03-12 08:04

  评价一届奥运盛会办得是否成功,第一标准就是安全。2013年年底,俄罗斯境内的两起爆炸事件让索契冬奥会蒙上了一层阴影。冬奥会期间,记者经过亲身经历,感觉索契冬奥会的安保工作有些内紧外松,在奥运区域之内安保绝对给力,而在其他地方恐怕也是有心无力,无暇顾及。

  “宽衣解带” 方可进入核心区域

  本次索契冬奥会的赛事区域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比邻黑海的奥林匹克公园区,另一个则是以高尔基新闻中心为圆点的雪上运动区域。奥林匹克公园区域是此次索契冬奥会的核心区域,开幕式场地和奥运主火炬塔,冰球、冰壶、速滑、短道等冰上项目赛场,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以及冬奥会颁奖广场都聚集在这里。除了媒体记者、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之外,更有大批游客和观众在奥运公园里体验冬奥会的精彩,每天各种持证人员充斥着奥林匹克公园,安保更是严格。

  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从特定的安检口进入。在媒体安检入口,每个安检门外都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列举了一长串禁止带入新闻中心的违禁物品,例如枪支、炸药、有毒物品、自带的食物和饮料、刀具、金属或玻璃制品等十多项。很多记者因为自带的水杯是金属或玻璃质地的,被安保人员告知无法带入新闻中心。处理方法只有两个:要么扔掉,要么放回酒店,他们概不负责保存。

  想进入新闻中心,在安检时需要脱掉外套,摘掉帽子和围巾。如果系了皮带,也要解下来。新闻中心的安检通道经常可以看见一堆记者纷纷“宽衣解带”的场景。如果已经脱得“一丝不挂”,再通过安检门时依然出现报警,安保人员就会进行全身“抚摸”,再次确认没有携带违禁品,方可通行。但奇怪的是安检门似乎也按“心情”办事,记者每天带着几乎同样的东西通过安检门,有时会报警,而有时却可以顺利通过。

  有证走遍天下 无证寸步难行

  冬奥会期间,走在索契大街上,可以看见几乎每个人都挂着奥运会的证件,类别五花八门,有媒体证、工作证、组委会证、安检人员证等等,不计其数。最特别的是观众也有证。

  索契奥组委从安全角度考虑,观众观看比赛不但需要买票,还得办证,必须票证合一才能进入看台。当然,为了不让繁琐的程序影响观众对冬奥会比赛的热情,从申请证件到领取证件,整个过程还是相当快速的。毕竟俄罗斯人不是以温和和有耐心闻名于世,如果因为繁琐的安保影响上座率,那冬奥会的精彩程度就大打折扣。

  转场要坐“封条大巴” 像开往侏罗纪公园

  索契冬奥会为媒体提供了通往各个比赛场馆的大巴。在奥林匹克公园内,大巴会环线行驶,将记者送到各个场馆的媒体入口。如果想采访雪上运动,那就需要乘坐其他班车,历时一个小时,前往高尔基新闻中心,再换乘去往各个雪上项目赛场的大巴。

  在媒体大巴上,记者发现车体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蓝色小纸条,后来才知道,这是索契冬奥会专用的安保封条。如果媒体大巴要进入社会区域,在出发前会在大巴所有可以打开的地方都贴上这种封条,包括车门、车窗、天窗,甚至发动机盖子两侧和地板上的维修口四周也都会贴上封条,确保大巴在行驶过程中处于完全封闭状态。

  大巴抵达奥运场馆区域时,先要进入安检区域。如果地面安检人员发现封条有破损,那么这辆大巴将被视为“不安全”,必须重新经过严格的安检之后,才能进入场馆区域。

  记者在登上媒体大巴时,会有安保人员逐一登记,用仪器扫描记者的证件,显示出本人的照片。到达目的地以后,也会有安保人员再次对每名记者进行身份确认,保证人、证对应。此次冬奥会媒体巴士线路繁多,有些等候区设立在新闻中心里的“干净区域”内,而有些则设置在新闻中心外的社会道路上。所有从社会区域登上媒体大巴的记者到达目的地后,还需要通过一次“宽衣解带”的安全检查,才能被准许进入奥运场馆。

  在奥运场馆周围,到处都可以见到高高的铁丝围墙,确保与社会区域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媒体大巴在开出奥运区域时,会经过一道铁门,当两扇高达四五米的铁门徐徐开启时,有记者说,这种感觉就像电影《侏罗纪公园》里的场景,人们将从安全岛进入一个充满危险的未知世界。

  天上地下全天候监视 山上设置防空武器

  在奥运场馆的上空,抬头就可以看见飞艇,这些空中飞行器全天候24小时运行,从高空监测整个奥运区域。走在街上,抬头就能看到直升飞机在空中巡逻。在去往劳拉雪上中心的路上,记者无意间看到了一辆带有雷达的防空火炮,奥运相关设施周围也遍布着民兵、警察和特警,让人切身体会到索契冬奥会严密的安保措施。

  索契安保花费重金打破“奥运纪录”只为确保万无一失。虽然奥运开幕前夕恐怖阴云笼罩,但是索契冬奥会组委会对安保工作信心十足。主席切尔内申科就表示,本次冬奥会将是“史上最放心的奥运会”。索契冬奥会的投资高达500亿美元,其中仅安保一项就投入了30亿美元,一举超过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15亿美元的“奥运会安保纪录”。

  在索契,总共部署了4万多名警察,大部分是从外地抽调而来,而索契总人口也不过37万人。记者在街上步行10分钟,就可以看到一组正在巡逻的警察。

  索契冬奥会的安保工作看似繁琐、复杂,但并没有给人带来不便的感觉。只要遵守规定,就可以非常顺利地通过安全检查。这让记者感觉到,严谨而高效的安保工作不是光用钱“砸”出来的,而是真正用心办事。

  ●文 杨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