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预报员”

  海洋是一切生命的母亲,海洋的活动也影响不少生物的活动。其中有几种动物,它们随海洋潮汐的变化而变化,称得上是海洋潮汐的“预报员”。

  鼓捣蟹:团弄泥丸

  海滨的潮带间生活着千姿百态的小动物,其中有一种叫“鼓捣蟹”的小蟹。每当退潮后,它们便从小洞中钻出来,将泥沙团成小球,并用小球把洞边垒得高高的。

  因为这种小蟹在退潮后总是不停地团弄泥丸,所以才有了“鼓捣蟹”这个诨号。

  在古代,鼓捣蟹还有个名字叫“数丸”。

  唐朝殷承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道:“数丸生海边,如螂蜕,取土作丸,数至三百则潮至,人以为潮候。”看来古人已经能根据它团弄泥丸的数量来计算潮时了。

  提琴蟹:大螯招潮

  在海边还生活着一种不大的提琴蟹,体形特殊,两只螯一大一小,摆在胸前的大螯像武士的盾牌,与身体比例很不相称,动起来好像在拉提琴。

  提琴蟹在海水退潮后,会到沙滩上或小水湾中取食或修补洞穴。而当海水再次涨潮时,即使水还没涨到它身边,它已活跃起来,尤其是那只大螯不停地舞动,好像在对大海演奏欢迎曲,召唤潮水快快涨吧。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招潮蟹”。

  招潮蟹不仅在涨潮时特别活跃,体色还会发生明显的深浅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每天变化的时间比前一天大约推迟五十分钟,刚好与潮汐推迟的时间一致。

  更有意思的是,在不同地区生活的招潮蟹体色变化推迟的时间也不相同,但都与当地潮汐推迟的时间一致。

  如果我们把一只招潮蟹迁移到潮时不同的另一个地区,经过短期的适应后,它就能按照现在生活地区的潮汐时间改变自己的体色。即便我们将招潮蟹放在实验室中,它仍然会保持这种有规律的体色变化。

  所以,要想知道当地的潮时,你不妨捉一只招潮蟹带在身边,观察它体色的变化。对于不会计算潮时的人来说,招潮蟹还真是一只很有趣的“潮时预报表”。

  蚌蛤:定时觅食

  蚌蛤多数也生活在涨潮时被海水覆盖、退潮后露出沙滩的潮间带,所以对潮汐很敏感。涨潮时,它们张开两扇蚌壳觅食,退潮后便不再觅食,两扇蚌壳又紧紧闭合起来。

  如果我们把它们移至实验室中,它们仍会按照潮汐涨落的时间定时开合双壳。可见,它们是一种根据潮汐时间定时觅食的“潮时钟”。

  由于蚌蛤具有这种特殊的觅食方式,因此,蚌壳上长有非常明显的标志———生长纹,即当它觅食时,两扇蚌壳张开并不断生长,而当它停止觅食时,两扇蚌壳闭合,几乎停止生长,这样随着蚌壳时张时合,双壳上便留下了相应的痕迹。

  这与树木的年轮很相似,我们通过树木的年轮可以知道它的年岁。同样,只要数一数蚌蛤壳上的生长纹,便可以知道它的“潮岁”了。

  伺潮鸡:涨潮即鸣

  海洋生物生活在大海中,对海洋的变化具有特殊的反应,不足为奇。陆地上的生物对海洋的变化是不是也有反应呢?

  我国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临海县有石鸡,在海中山上,每当潮水将至辄群鸣相应,若家鸡响晨也”、“移风县有鸡,潮水上则鸣,故呼为潮鸡”、“伺潮鸡,潮水上则鸣”……

  这些记载告诉我们,在广东、广西沿海或近岸的海岛上有一种鸡———伺潮鸡,每当涨潮就一起鸣叫。

  这听起来有些蹊跷,其实并不难理解。引潮力既然能引起亿万吨海水涨落,那么触发某些具有特殊敏感性的鸡鸣叫,当然有可能。

  如果这种伺潮鸡现在还存在,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一定会取得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诗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