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 时光沉淀的古城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地跨两大洲的城市,表面上有着亚洲低调内敛的气质,骨子里却又充满欧式的浪漫和古典情怀。它地处要塞,四通八达,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历经繁华又多遭战乱。于是,如今的伊斯坦布尔才有了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化特色和处变不惊的淡然。

  情迷伊斯坦布尔

  近几年,土耳其旅游在不知不觉间火了起来。迷人的异域风情、浓墨重彩的建筑、令人垂涎的美食、新老城区的文化碰撞……刺激着眼球和神经的同时,也把人心撩拨得蠢蠢欲动。

  有人说,作为伊斯兰教国家的城市,伊斯坦布尔无疑是包容度最高的。或许是曾经多民族文化的交融,或许是一半的“欧洲血统”,在伊斯坦布尔街头随处可见举止亲密的情侣和没有黑纱蒙面的当地妇女。

  土耳其使用的是土耳其语,据说跟我国的维吾尔族语相似,官方通用语是阿拉伯语。虽说在伊斯坦布尔这样的大城市英语还算普及,但浓重的口音还是令人费解。好在当地人足够热情,问路时如果交流有障碍,甚至会直接带你过去。但对独自旅行的单身女孩来说,那里既是友善的天堂又潜藏着不安全因素。几乎每个踏上过土耳其土地的年轻女性,都有过被搭讪的经历。可能会接到各种邀请、各种礼物及被免单,甚至见面就被求婚。虽然感觉很不靠谱,但把这一点当作风土人情来看还是挺有意思的,很多出行方面的困难也会很容易解决。

  虽然不再是首都,但作为土耳其的文化、宗教和艺术中心,伊斯坦布尔是个非常适合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的地方。尤其是老城区,在1985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东西文化紧密交融。越了解就越能感受它的美,走马观花只能看到皮囊,意义并不大。

  梦回拜占庭

  伊斯坦布尔始建于公元前658年,地处分割欧亚大陆的“黄金水道”北端。向北可达黑海沿岸各国,往南则跨入地中海,直通欧亚非三大陆。而东部倚靠着帕米尔高原,见证了“丝绸之路”千年来不曾停歇的繁忙。伊斯坦布尔的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

  伊斯坦布尔曾是古希腊的殖民地,名为拜占庭,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4年选择在此建都,开始了对东罗马帝国的统治。极盛时期领土延伸到了东欧、西亚和北非,成为中世纪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那时的拜占庭又被称为君士坦丁堡(意为君士坦丁之城)和“新罗马”。因为君士坦丁大帝选择了在七座山丘上建城,用来映衬古罗马的七座山丘,而当时的建筑风格也是仿照古罗马城,所以教堂都有着巨大而庄严的穹窿,代表建筑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后来,随着接连不断的战乱,其建筑风格又有了改变,开始着重于华丽的装饰而减小了占地面积。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入侵结束了东罗马帝国长达1058年的历史,拜占庭也再次更名,成为了今天的伊斯坦布尔。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千年也有如白驹过隙,但拜占庭风格却对现代时尚、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如莫斯科的柏拉仁诺教堂、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就是典型的拜占庭建筑。

  感受异域

  体验当地的人文风情,是旅行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脱离日常的生活环境,去感受另一种人生。伊斯坦布尔的春秋两季最适合旅行,那时候阳光充沛、温度适中,适合舒服地漫步街头。土耳其烤肉非常出名,有机会一定要尝尝正宗的,可以大快朵颐。旅行就那么几天,减肥那种事,就先放在一边吧!更何况土耳其糖色彩缤纷,女孩见了是没有抵抗力的。味道浓郁,甜而不腻,无时无刻不在挑动食欲。

  另外,当地还有一些特色休闲活动,如土耳其浴。形式很像蒸桑拿,在高温浴室里大汗淋漓之后再去冲个冷水澡。还有专门的按摩师,会用橄榄油进行推拿。浴室里还提供丰盛的食品盒,里面有肉串及酸奶、干果等零食,浴后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聊天,往往能待上好几个小时。比较传统的浴室会在一周里专门选择几天为女客服务,如今也有很多浴室可以同时接待男女客人,女士的洗浴形式与男士不同,会有女侍者用盆盛满清水,帮客人淋浴七次,很有宗教仪式感。

  流连在历史印记

  在天空中冷空气跟热空气交融会合的地方,必然会降下雨露;海洋里寒流和暖流交汇的地方会繁衍鱼类;人类社会多种文化碰撞,总是能产生出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因此可以说,先有了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然后才有了帕慕克的小说。

  ——莫言

  土耳其的文坛巨匠帕慕克有一部举世闻名的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回忆》。描述了少年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的见闻和家族轶事,让人追溯他成长的足迹,了解那座传统与现代共存的城市。有人说,在希腊可以品味废墟的荒凉之美,在土耳其则能感受到废墟的灵魂依然在影响现代人的生活。那些断墙不只是孤立在高山荒地上,还矗立在街道、市区,被行人所围绕。那些数不清的清真寺、大教堂、皇宫,也无不让人惊艳,震撼人心。

  蓝色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的巅峰之作,世界十大奇景之一。内部墙壁全部采用蓝白亮色的瓷砖装饰,直径40多米的巨大穹窿加上透过260扇彩窗照进来的光,即使不信教的人也会感受到信徒们狂热的信仰和宗教赐予他们的力量。这座庞大的建筑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历经数次地震却从未坍塌,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看清真寺的外观,六根宣礼塔直刺天空,但其实这是逾矩的,因为只有圣城麦加才有资格竖起六根。据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巧合,建筑师错把“黄金”听成了“六”,把本该贴金的五根宣礼塔建成了六根,这也使它成为了宗教里独一无二的重要建筑,是世界上仅存的六塔清真寺。

  与蓝色清真寺隔街相望的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有15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改变了建筑史”的伟大建筑,也是拜占庭风格的典范。君士坦丁大帝当初建造这座气势恢宏的教堂,是为了宣告基督教的正统地位,以此抵抗罗马的众多异教徒。但帝国衰落以后,大教堂也被后来的统治者改造成了清真寺,有着两大宗教的共同特点。如今,这个在历史上经历了争夺、摧毁、改建的建筑,已成了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共同拥有的宗教博物馆,并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阿亚索菲亚博物馆。

  历史注定是伊斯坦布尔的游览重心,因为那里有20多座教堂、40多座博物馆、450多座清真寺。几座最有名、又具代表性的建筑都集中在一起。除了前面提到的蓝色清真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还有一座就是托普卡珀博物馆。博物馆共有7个大门,4个面向陆地,3个面朝大海,正门则对着前两座伟大建筑所在的广场。托普卡珀博物馆收藏着奥斯曼帝国的精华,有无数奇珍异宝。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将之细分成很多不同的种类,如“圣物馆”、“兵器馆”、“中国瓷器馆”等,每个部分都大有看头。例如“圣物馆”中,就有伊斯兰教徒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珍宝——先知穆罕默德的牙齿、佩剑及印在砖石上的脚印。

  幸福的流浪

  说到流浪,则不得不提到土耳其境内的300万吉卜赛人。最初印象中的吉卜赛人是雨果笔下的爱斯梅拉达,她有着倾城的美貌,一袭红裙配着铜铃手环,能歌善舞,有着单纯而炙热的内心。

  文豪笔下的吉卜赛人充满了魅力,他们居无定所,没有国籍、没有故乡,只有一颗最向往自由的心。但现在的情况貌似跟书面上描述的不太一样,他们着装与常人无二,不愿接受政府提供的工作,终日露宿街头,成为一个“麻烦”。但不管怎么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管别人喜不喜欢,千年来天生流浪的吉卜赛人就一直这样生活着。

  总觉得“流浪”这个词,放在伊斯坦布尔这个东西交融、现代与古朴共存的城市里很美丽。走在街头或景区,总能看到流浪的狗狗和猫,有几分圣托里尼岛的影子。也许是希腊和土耳其自古渊源深厚,所以不仅是内在还是外在,都有相似之处。伊斯坦布尔的狗狗生活得非常闲适,因为宗教的关系,当地人对动物很友好、包容。任它们嬉戏玩耍,还能自由出入景区,甚至安家落户。气势恢宏的多尔玛巴切宫(也称新皇宫)内,就有很多只可爱的流浪犬,它们不怕人,也乐于接受游人的馈赠。流浪猫也不怕人,如果你有东西吃,它们就会走到你面前坐下直直地盯着你。那时候你就会相信,伊斯坦布尔真的是流浪动物的天堂。

  除了猫狗,市区的广场还有难以计数的鸽子,码头附近则有很多海鸥。自然是如此贴近生活。

  让人沉浸在古老文明中的伊斯坦布尔,就是这样一座让历史鲜活起来的城市。

  文/胡希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