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靡K联赛,永远不能轻视的宿敌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洪波,全北现代,浦项制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4-04 08:03
自从2010年高洪波在日本率领中国国家队3比0击败韩国国家队开始,中韩两国足球人已经开始意识到双方的差距在逐渐缩短,而在这之后的亚冠韩国俱乐部打了中国俱乐部个9比0,彷佛让韩国足球人重新找到了自信。但随之而来的几年,他们不断有俱乐部在中国俱乐部身上吃到重大滑铁卢———济州联合被天津泰达双杀,全北现代在主场被广州恒大5比1血洗,浦项制铁在逢韩必败的北京国安身上仅仅拿到一分。而2014年,依靠第四轮全北现代和浦项制铁的反弹,韩国球队才在亚冠对抗总比分上以2胜3平2负逼平中超球队。赛前嚣张的崔康熙在代表韩国获得中超首胜后并没有炫耀:“代表K联赛出赛的球队在亚冠联赛会有一定优势,但现在我很担心的是,越来越多K联赛的球员流失到中超,我们的联赛会失去未来发展的动力。”的确,现在k联赛对中超最主要的优势只剩下了他们的海外兵团过于强大,而国内力量从俱乐部来看双方在此消彼长之间,当然这并不能令中超可以轻视这个宿敌。
危机四伏2013年亚冠震惊韩国
自亚冠联赛改制为与欧冠同步的32强以来,韩国K联赛俱乐部就成为了这项赛事的绝对霸主,五年五次杀入决赛,并且3次成功夺冠,唯一输的两次还是因为点球大战和主客场进球劣势。对于他们来说,实际上进入亚冠决赛对于韩国俱乐部来说已经逐渐成为了“轮流坐庄的游戏”。不过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到来,韩国这个曾经的亚洲四小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大多数俱乐部选择了一种保守的态势,即“以培养国内年轻潜力球员为主,外援为辅的模式去打联赛和亚冠赛事。”美其名曰“锻炼新人,培养国脚”,实际则是“库中无银,强颜欢笑”的一种尴尬。而在此同时,中国足球在众多投资人的影响下大幅度提升球队战斗力,以往的低水平外援全部换成了亚洲乃至世界的一流外援。中韩两国俱乐部就这样在此消彼长之间开始逐渐形成了看不见的“分水岭”。
这里面要提到的是广州恒大队对韩国足球的影响,第一次初识广州恒大,韩国人就遭遇了一场联赛冠军在主场被对手5比1血洗的尴尬。那一年,韩国足球人仅仅认为是一些客观因素导致惨败:首先韩媒在评论该场比赛的时候,强调了崔康熙上调国家队后,代理主帅李兴实的经验欠缺导致惨败;其次全北队长赵星桓受伤期间,恒大连进2球彻底打乱了全北的心态,导致最终大比分的出现。最后韩媒纷纷给出了论调:去广州,全北必然“血债血还”。最终比分全北现代3比1获胜,虽然很艰难,但是那一次韩国足球人还是认为输给恒大是一场偶然。
但随着李章洙下课后,李章洙不断向韩国国内介绍广州恒大这支球队的底牌和构成时,韩国媒体人才惊呼:“中国足球在飞速前进”。2013年亚冠,广州恒大以席卷残云之势不可阻挡的杀入决赛,而韩国足球的代表首尔FC则是跌跌撞撞从西亚两强身边勉强突围到了决赛。韩国专栏足球作家徐浩正在亚冠决赛首回合结束后感叹:“如果说足球的全球化带来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切尔西、曼城、巴黎圣日耳曼这些新兴豪门崛起的话,那么亚洲足球广州恒大无疑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们带动的这股金元风暴大有改变亚冠联赛以往秩序的可能。如果今年的冠军最终归属广州,那么对于韩国足球可能会是前所未有的一次危机,也将彻底动摇亚洲足球的版图。”而最终结果广州恒大如愿主场捧杯,韩国媒体纷纷又以“亚洲版图改变,金元足球动摇K联赛”为题展望了未来的亚冠趋势,并且坦言今后的亚冠韩国K联赛想要进决赛绝非易事。
中超“韩流”融入韩K“寒流”涌入
亚冠改制元年,由于“亚洲外援政策”的出炉,越来越多的中国球员以到韩国联赛踢球为荣耀,李玮锋、冯潇霆、黄博文等国脚级球员纷纷前往这里学习先进的足球理念。而反观韩国球员,来到中超踢球的不是安贞桓(安贞焕)、金殷中这种过气国脚,就是宋泰林、李世仁这种俱乐部的边缘球员。但随着近几年财大气粗的广州恒大陆续高薪从韩国K联赛挖国脚,并且成功的从J联赛将当红国脚金英权招致麾下,本就深陷金融危机的韩国俱乐部对比财大气粗的中超俱乐部,自然两国联赛的吸引力天平就此发生了倾斜。而当2013年广州恒大夺冠后,金英权无意中向韩媒透露自己的年薪,更加剧了韩国球员来华的决心,于是2014赛季韩流向中超大面积来袭。
最为明显的就是2014赛季,中超先后迎来了K联赛的顶尖外援德扬,韩国国家队二号队长河大成,以及韩国国脚后腰朴钟佑、后场多面手张贤秀等人。除去从J联赛转投的张贤秀以外,其余9人全部来自K联赛。而这批球员来华的唯一原因就是---钱。不可否认金英权的专访给了大批韩国球员来华的幻想,但更为直观导致他们如此做的是韩国足协主席郑梦奎一直推动的“联盟公开年薪”政策,正是由于大批俱乐部年薪的对外公开,导致一些俱乐部留不住人才,也无法支付同等的高薪。以FC首尔的德扬为例,主帅崔龙洙是不希望放他离开的,甚至有意让他退役后进入俱乐部管理层,但最终因为江苏舜天开出的年薪条件是FC首尔无法企及的,导致首尔只得忍痛割爱。
再反观韩国K联赛,无论是今年参加亚冠的Big4,还是其它俱乐部,无一例外地外援水平都在下降,甚至全北、首尔的选援水平接近了中超早期的水平,这也直接影响了战斗力。而随着韩国职业联盟下一步公开每一位球员年薪计划的逐渐实施,相信越来越多的韩国球员会选择离开K联赛前往中超或西亚淘金。“寒流”侵袭K联赛的直接影响就是上座率,以往还可以用棒球联赛等比赛分走足球上座率来解释,但是今年棒球联赛没开幕时,韩国足球经典联赛和挑战联赛两级别职业联赛的上座率却低的可怜。联赛第四轮首尔对阵济州,首尔世界杯体育场的上座人数仅仅只有6872人次;而同场次在去年是14060人次,将近8000多人次的流失率,这就足以体现联赛的吸引力不如以往了。首尔世界杯体育场的例子只是如今K联赛的一个缩影,韩国媒体甚至发出哀叹:“联赛有崩盘危险”。
中超发展令人紧张韩国教练大声疾呼
如果现在还有人认为韩国K联赛强于中超联赛,甚至韩国俱乐部战斗力要肯定强于中国俱乐部的话,那么无疑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了。崔康熙尽管主场打恒大心态比较张狂,但1比0幸运战胜恒大后对韩国k联赛的后劲不足感到忧虑。而韩国已经不止一个教练在私下表示:“两国俱乐部水平的差距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以往将J联赛当第一对手的观念将逐渐向中超倾斜。无视中超将付出代价”。
去年,浦项制铁全韩班两战北京国安只拿到可怜的1分,赛后虽然主帅黄善洪还是嘴硬不服气,但是实际上他回到韩国就已经表示“中国足球俱乐部在金钱的推动下已经不是以往我们印象中的那些乌合之众了,而是比较可怕的一股力量,如果轻视中国俱乐部一定会付出代价”。正是有了这个前车之鉴,FC首尔才能对北京国安的比赛中沉稳的与对手周旋,最终赢下比赛。但显然,2014年亚冠联赛的蔚山现代主帅曹敏国和全北现代主帅崔康熙没有意识到这点,最终付出了两个客场1比3的代价。
2014赛季,崔康熙第一次带队与广州恒大交手。赛前他反复跟韩国媒体表示:“广州和全北之前的比赛我看过了,这支球队不是不可战胜的,他们有软肋。”高傲的韩国人居然将首发进行了大胆轮换,扬言用2套阵容打恒大的全北现代虽然占据了场面上的主动,但最终输掉了比赛。回到韩国崔康熙在接受韩媒专访时的话很有代表性:“中国足球在资本的推动下已经逐渐要成为亚洲强国的代表,我们的对手广州恒大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引进了世界级名帅里皮,孔卡、穆里奇等强援去年拿下了亚冠。今年虽然孔卡离开,但意大利国脚迪亚曼蒂的加盟让他们更加恐怖。在这支球队带动下,不少中超俱乐部也加大投入,今年和蔚山交手的贵州,与浦项交手的山东居然在韩国拿到了2场平局,这在以往是绝不可能的。K联赛现在大批的优秀球员去中超发展,主要因为他们能给起百万美元的年薪,而我们做不到。流失了大批优秀球员,导致我们的战斗力下降很大,我感到十分心痛。唯一能拯救韩国足球的,就是韩国足球职业联盟和韩国足协应该下大力量推广和发展我们的联赛,如果可以的话,把低级别联赛的明星球员大量地送到顶级联赛来发展和培养,这样从下而上的方式也许能挽回我们今天的颓势。”
如果说曾经的亚冠联赛中,韩国K联赛和日本J联赛是东亚地区的绝对霸主的话,那么如今这两国可能都要为中国足球的发展而感到危机四伏了。曾几何时,意甲联赛被誉为小世界杯,但随着资本的涌入,英超才用了不到10年就把意甲的地位彻底取代。如今中超则扮演着“东亚的英超”逐渐冲击着韩日维护的旧有亚冠秩序。但中国足球毕竟整体水平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是像韩媒说的“昙花一现”还是就此“全面开花”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毕竟中超的金元繁荣刚刚开始不久,能持续多长时间还真的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可以肯定是,今后韩国足球将肯定将中国足球在亚冠的地位提升到新的高度,不会再有曹敏国那种拿二队踢中超球队事情再发生了。一旦韩国人真认真起来,才有可能是对中超真正的考验,4月2日恒大和鲁能的接连败北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特约记者 筱曦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