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WiFi:“面包”还是“诱饵”?

  近日,美国一家名为“媒体发展投资基金”的组织计划实施一个项目:在2015年6月前,将150颗“迷你”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对地面基站释放的网络数据进行解析后转换成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全球,任何具备上网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都能使用该WiFi网络,并且是免费的。

  然而这样一个“造福万民”的计划并没有得到业内一致的认可和支持。一批来自社交网站的评论人士对此项目持怀疑态度,他们首先质疑的并非是该项目在技术或者资金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而是该项目实施后带来的用户隐私保护问题。

  “棱镜门”事件引起的风波尚未平息,全球网民心有余悸。于是,出现有关“全球WiFi网络免费覆盖”计划会演变成搜集全球网民个人信息和隐私工具的猜测,更是在情理之中。另外,随着接入网络环境的用户数量日趋增多,信息数据价值的快速提升,更多的黑客将受利益驱使,对网络增加攻击频率、力度和规模,网络整体的安全防护因此面临重重压力。

  此外,当前WiFi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也频频出现,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比如在星巴克、麦当劳等通常具有免费无线网络的公共场所附近,只需要一台PC电脑、一套无线网络设备和一个网络包分析软件,便可以轻松搭建出一个不设置密码的WiFi网络“陷阱”。当用户设备连接该网络“陷阱”之后,黑客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轻松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如网银密码、股票账户密码等。

  “全球WiFi网络免费覆盖”计划,是美国相关组织为世界人民提供的“美味面包”,还是为搜集个人信息而设置的“诱饵”?这引起了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此前的“棱镜门”事件提醒我们,要加强网民隐私保护力度,提升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在日常的网络使用过程中,大家必须要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上网习惯。

  一是PC、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要安装杀毒软件,保持及时升级,并定期用杀毒软件进行安全扫描和系统漏洞修复;二是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以防遭受病毒攻击导致系统无法恢复时,数据发生丢失,同时尽量不要把重要数据存放在电脑硬盘的操作系统所在分区,防止系统崩溃后重新安装时由于疏忽而误删了数据;三是陌生人在QQ、MSN等通信软件中发送过来的网站链接地址或程序,不要轻易点击或者执行安装,以防系统被植入恶意的木马病毒;四是不随意访问自己不了解的网站,不接收和打开陌生人发送的网络文件和电子邮件;五是不要随意接入陌生的、没有设置密码的WiFi网络;六是尽量不在不常用的终端上登录自己的网上银行、支付宝、QQ等重要应用程序和网站。

  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防护,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形势下,个人用户一定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隐私信息安全防护意识,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互联网用户信息安全理念,要强化互联网安全风险意识,养成定期进行系统漏洞修复、主动设置防火墙、经常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的良好习惯。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 韩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