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执政未必导致善治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网络执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07 13:56
又是一年“两会”季,每到这个时节,中国公众的政治热情都会被不同程度地调动起来,公众的共同关注汇集成一个季候性的舆论场。
“两会”期间公共舆论的活跃,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政治生活的突出特点。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使得政治表达、参与的空间在不断扩展;另一方面说明人民的政治表达、参与诉求的高涨,人们的公民意识在改革中成长起来,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政治参与来确保自己的权利得以保障。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网络媒介的大面积普及,为公众的政治表达和政治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网民数量,据有关统计,截至2009年11月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3.6亿,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改写。
事实上,从2009年年底地方“两会”开始,来自网络的巨大舆论场已经掀起了问政热潮。全国“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网上聊国事到“两会”进行中代表委员的微博直播,互联网已经成为“两会”最大最活跃的公共舆论集散地。3.6亿网民围聚起来的“意见市场”,是一个何等壮观的舆论场!
客观地说,互联网进入中国所带来的舆论难题,给政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没有互联网的舆论环境中,政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舆论引导经验,拥有一整套比较有效的舆论管理制度。但互联网的介入,打破了这种平衡,使得中国的舆论生态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这对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各级政府的网络执政能力乃当务之急。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政府已经把网络执政纳入到政治过程之中。无论是从高层的理论表述,还是从他们具体的政治沟通实践中,都能看到这种与时俱进的努力。“两会”期间,网民通过网络向温家宝总理提问,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些都说明,执政党高层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并在网络执政上率先垂范。如今,我们能够在网络空间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官员的身影。虽然他们的技术可能会显得青涩一点,但这种集体努力的方向无疑是人们共同期待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网络问政会必然导致政府善治,即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尤其是在网下中国的网络舆论还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网络舆论的“极化”现象。所谓“极化”现象,就是网络舆论容易走向偏激或极端,造成集体的非理性。社会舆论是一股群体意识流,带有一定的非理性色彩。但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色彩更浓。网络舆论一旦形成喧嚣的舆论,就容易被“圣化”为民意高地。在这一高地面前,任何拂逆民意的举动,可能会引发更为激烈的逆向反弹。在汹涌的民意面前,任何扬汤止沸的行动都是危险的。
二是网络“围观”现象。在网络环境中,网民更容易对话题进行聚焦,形成巨大的网络围观场面。在网络环境中,真实与虚拟两栖的角色,使得网络表达更为自由,更容易形成集体“围观”现象。集体“围观”也许并不能增加多少不同意见,也不会引发深入的理性讨论。“围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规模上,网络舆论能量之所以能够那么大,主要是网民扎堆聚议所形成的超大“分母”效应的缘故。
更关键在于,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可操纵性,特别是对网络“信息轰炸”和“信息伪造”,一般民众并没有鉴别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这些信息,各种利益集团就可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网络上发布各种信息,误导民意,导致民意的非理性和非规范性,并使得网络民意很难被均衡代表。
收纳真正的民意,对于政府而言,需要理性地去伪存真,仔细筛选和甄别网络信息,否则有可能被错误的民意误导,从而造成政府的决策行为不当。
要言之,欲使“网络问政”成为政府决策的有力助推器,其根本还有赖于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当下的紧要之处,是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化的力度,建立健全并促进行政透明化的信息披露机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