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怀有“正念”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正念,正念修行,职场,企业管理
  • 发布时间:2014-05-21 10:21

  正念修行在东西方世界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它不仅是南传佛教国家最为推崇和重视的修行方法,而且是西方国家最为普及、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佛教修行体系。不仅如此,“正念”的概念和其帮助人们平复情绪的心理治疗方法也逐渐在职场中流行起来。

  为缓解快节奏工作带来的焦躁感,职场圈中正在倡导一种“放慢、放空、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正念”的概念已经逐渐融入企业管理领域,成为一个职场新名词。正念提倡职场人士让自己的创造力和学习力跳下“仓鼠轮”——停下繁琐无意义的动作,单纯地思考当下。但是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每天挣扎于各种新科技带来的冲击,频繁出差和加班的生活状态,让我们早已疲于应付其他事情了。

  布里吉德·舒尔特的著作——《应接不暇:如何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兼顾事业,爱情和放松》,激起了人们对于生活节奏可持续性的热烈讨论。在集中研究了北达科他州法戈市那些觉得自己快要被工作淹没的职业人群后,舒尔特最近在《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中写道:压力过大的不只是城市白领们,人们常会抱怨休息时间的匮乏,却又常常以过度忙碌为傲。其实,由于我们容易迷失在一些漫无目的的活动中,这种忙碌就成为正念的对立面,这种迷失让我们离创造性思维越来越远。渐渐地,为避免发挥创造性思维,我们就更加不停地做那些繁杂的工作了。

  埃伦·兰格,这位将正念的概念推而广之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最近在《哈佛商业评论》做了一段深度的关于当前状况的评论。兰格研究正念理论已四十年有余,见证了社会上多次对正念这一概念的关注焦点以及接受程度的巨大变化。很多企业家都试图平衡繁忙工作、精神状态和享受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兰格在人们如何利用正念行为提高创造力、幸福程度以及效率方面颇有经验,以下是一些他认为值得分享的见解。

  不要用非正念(妄念)去辩论,比如将完成一项事情当成“划清单”行为

  兰格将正念定义为“积极地注意新事物的过程”,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你活在当下,让你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背景和视角更加敏感。

  当你做事的方式和过程变得越来越机械化,比如把事情列成清单,每做好一件事就划掉一项时,这种工作态度就不是正念,而仅仅是走过场。做最有必要的事情虽然可能是比较正确的做法,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一般性的工作问题。而通过正念,我们能更容易地找到一个全新并富有创新性的方法,而不是重复使用旧模式。

  废除事故“零容忍”政策

  我看到许多公司试图鼓励员工做“聪明的冒险”,与此同时他们也试图纠正“错误”的企业文化。兰格认为,即便目前面对的情况充满了不确定性,领导者仍需对充满挑战的现在和未来持有包容和接纳的态度。她解释说:“我告诉他们,领导者切忌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装作懂得如何决策,导致员工们也假装认为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恰恰会导致员工产生各种不适和焦虑感。”

  领导者的一个伟大实践就是不断问自己:“如果我不得不换一种方式去做这项工作,会发生什么?”因此,通过向大家展示并不十分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被允许的,即使失败也没关系,因为你其实已经能够帮助自己和他人从常规的、非正念的思维中解脱出来了。

  想象你的想法是可以被他人感知的

  我觉得这个想法特别吸引人。作为一位领导力教练,我看到过很多人因为做出了不必要的假设而阻碍了其做出正确决策的情况,比如,我们通过筛选数据对他人的动机和能力进行的非正念(无谓的)猜测。兰格指出,当我们猜测同事或员工能做什么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限制了他们自身和组织整体潜力的发挥。

  兰格认为,无论你在想什么,对方其实是能够感觉到的。既然如此,你可以对对方的想法采取更开放的态度,并以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些想法,这样,你就不会对对方说出你心中存在的那些严苛批评了。这可能会让你对别人的缺点持更加包容的态度,也可能会让你以一个全新的眼光去理解一个人,意识到他们其实比你最初预期的更有价值。

  当事情不如预期时,叩问自己,这到底是一个悲剧,还是只会造成不便而已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句名言:“世上本无所谓好与坏,思想使然。”挫折的恶性循环会导致非正念(盲目)迅速产生反应。听到坏消息后,你可以先停下来,仔细考虑自己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对的,这将有助于改变你看问题的角度。

  当你意识到大多数坏消息仅仅是令人有点失望而已,而并不是什么不可逆或重大的损失时,你可能会平静下来,正视已经发生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没准儿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只不过是所谓的“香槟问题”——只响了一声就立刻结束了。

  对于相对复杂的解决方案要持更开放的态度,不单纯寻求非黑即白的答案

  正念不仅仅让你更顺利地融入当下的环境,它更是利用所做所学,帮助你以全新的方式对待世界和自己。

  兰格鼓励大家质疑常规的做法和想法,并尝试不同的想法和未曾实践过的解决方案。实际上,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答案并不经常出现。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正念,就会考虑出很多更开放的问题解决方案,而每个解决方案都有其必然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保持对复杂方案的开放心态。同时,当我们急于把清单上的事情做好划掉时,仍然要保持对问题的高度参与度和专注度。 责编/王奇

  (本文译自福布斯事业频道)

  文/克里丝蒂·海吉斯 译/刘嘉熙

  何为正念

  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开示了成就正道的单一道路——四念处。四念处即“正念(mindfulness)”,为佛教八正道之一。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On Purpose)、活在当下(In the Present Moment)及不做判断(Nonjudgementally)。在八正道中,正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其核心义理即活在当下,通俗地讲,就是“劈柴担水无非妙道”。正念让你放下执着,摆脱心灵恶疾的纠缠,用心了解世界,体验生命当下一刻的美好。当你保有正念,专注于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时,成功就在眼前,整个世界都将为你而改变。

  当我们对心念只有模糊的感觉,它们就会随意攀缘。目的性是正念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若只致力于体会当下,无论是呼吸、某种情感活动或像吃这样简单的行为,都是在积极地培育心灵。如果让心任意攀缘,就可能滋生各种心念,包括那些反映恼怒、贪爱、忧愁、报复、自怜等非善巧心态的心念。若放任这样的心念,我们将强化与之相应的不良情感,并给自己带来痛苦。当我们有目的地将意识脱离这些心念而前往某个心灵的“停泊点”时,将削弱这些负能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力,并为培育平静和愉悦的心境创造条件。

  正念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介绍到西方,为心理学界所注意,由乔·卡巴金等学者介绍和科学研究,渐渐改良和整合为当代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概念和技术之一,并因此诞生了正念减压疗法(MBSR)、辩证行为疗法(DBT)、接受实现疗法(ACT)、正念认知疗法(MBCT)等当代著名心理疗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