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精忠:永怀初心,设艺无界

  • 来源:精品家居
  • 关键字:设计,艺术收藏
  • 发布时间:2014-06-05 13:59

  作为两岸著名的设计“大咖”,谭精忠还同时拥有着艺术品收藏家、策展人等多种身份,如此时尚地多元跨界,他却自认不是时尚中人,一切只是随心而发。自由游弋在设计与艺术之间的他,如同他撰写的《初心集》中所言,“始终以赤子之心坦诚、真实地面对自我与生活”,并得以从叛逆少年一步步蜕变为今日的“明星”设计师。

  很多知名的设计师都拥有让人瞩目的光环,譬如显赫的名校背景、著名事务所的工作经历等等,但这些谭精忠都没有。不但没有,他的成长、求学经历甚至可以说带着几分坎坷。但他毫不讳言他的过去,因为“我想鼓励一些可能并不是从一个理想状态成长起来的新人,不要气馁,我就是很好的例子。连我这样都可以,你为什么不可以?外表丑陋的种子也可以开出很漂亮的花”。

  “为什么不可以?!”正是秉着这样一种狮子座特有的不服输的信念和所向披靡的勇气,谭精忠从踏入设计界开始,虽屡经挫败,却愈挫愈勇。落魄艰辛的创业初期,创办家具店一夕被大水淹没的惨痛记忆,投资艺术品被恶意欺骗的遭遇,这些负面经历只是不断激发了他生命深处的正能量,从而让他能不断修正、反思自己,并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稳妥。

  如今谭精忠在两岸室内设计行业已是公认的“大咖”,有人称他为“豪宅一线设计师”,也有人封他为“样板房首席设计明星”,然而在艺术圈,他还有着另一个称谓就是“收藏家”。

  谭精忠的办公室以及自己的家,都放满了艺术品,几乎每隔三到六个月,他就要把这些艺术品重新更换一遍。他在台北的其中一个家被命名为“设艺之间”,意为“设计与艺术的新对话空间”,而这也正是他想与所有人分享的一个概念:建筑与空间,硬装与软装,空间与美学,设计与艺术,不应该被分割,否则就是被打散的个体。所有他设计的项目里,都陈列了他精心挑选过的收藏品,空间成为当代艺术家展示作品的新平台,设计也因独特的艺术品而更富内涵与张力。在他不遗余力的推广与引领下,台北的豪宅于多年前便已掀起了一股艺术风潮,纷纷大胆采用艺术原作来凸显豪宅品质,这一风气近年来更是深深影响了内地。而他的许多客户甚至公司的同事也都体验到了艺术与空间结合的独特美学,不断加入艺术收藏的行列。

  艺术收藏对于谭精忠而言已不仅仅是爱好,更是另一个职业生涯的开始。从某种程度上看,他更像是年轻艺术家们的“天使投资人”,不断发掘、帮助着他认为值得帮助、需要帮助的年轻艺术家们。从最初抱着功利心收藏艺术品,到现在把几乎所有的金钱都投放在艺术品收藏与推广新人艺术家的工作上,谭精忠用1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对自己的一次人生角色再定位:“我愿意来做这些底层的事情,如果我有能力让一个对的人去做对的事情,那不是很好?”他的业余时间几乎完全都扑在了设计与艺术品收藏上,不去参加时尚Party,也不费心打理自己的形象,心安理得穿着很多年前的舒适的旧衣服,因为“那些高端的场合不适合我,我要专心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我已经慢慢知道我适合什么和我要的是什么”。

  《精品家居》=R

  谭精忠=T

  R:你是从何时开始对设计产生兴趣,并决定要做一名室内设计师的?

  T:在我国中(初中)二年级,大概十三四岁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念复兴美工的邻居用马克笔画的一张透视图。他画的是一个客厅,我就是为了那张透视图,后来去念了复兴美工。其实我国中并没有念完,当时正是叛逆期,我离家出走流浪了一年,这一年也让我变得早熟,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回来后白天工作,晚上去读补校,通过补校开的同等学历证明报上了复兴美工。如果当时我没去念复兴,可能现在会是一个厨师吧。(笑)

  R:1989年您在台北成立个人工作室,当时接的第一个项目是什么?能否谈谈当时的创业过程?

  T:第一个项目是香肠手推车,当时设计得很漂亮而且功能很多,因为造价不菲,所以失败了。之后才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因为要维持生活,接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工作。修厕所,服装店改造,还有很多修理沙发、门窗这样的事情。因为没有人来找我做设计,所以我也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案子。过了一年以后,才有人找我设计一间咖啡厅,就是我获奖的那个(1990年,谭精忠以高雄卡登庭园咖啡厅的设计,获得意大利Tecnhotel PaceInterior Desigh Awards优胜奖)。

  我在15年前曾经创立过一个家具品牌,不是没有成功,而是被大水淹掉了。(1990年纳利台风造成台湾北部县市空前的水患)台北发大水,店里的家具才刚刚摆完,就全部被淹掉了。四个大铁柜里珍藏的手稿也都付诸流水,我难过得哭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可能是老天给我的一个警示,如果继续做下去,我可能会亏更多钱,因为当时在台湾原创的品牌家具店都不好做,开一家关一家。但我是那种做事情会不管对错,先去做,做了错,错了改,但最后把它修正成对的人。我是急性子,我不要等。

  R:大隐设计(上海)成立迄今已12年,这也正是内地室内设计行业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见证者,能否谈谈对内地设计市场的看法和体会?

  T:很多人在接收到外来讯息后,就一味模仿别人在做,缺少自己的东西。包括很多开发商只是在哪里看到比较好看的楼盘外观,就拍照回来,找人照着照片做,所以经常收尾的时候出很多问题,房子还没盖好,就已经在老化了。

  我们现在的设计很多根本没有骨血,甚至连神经都没有,有的只是皮壳。所以我现在在找我自己的DNA,这是目前为止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不论是设计还是收藏艺术品,一定要有东方内涵。我可以百分百接受你使用西方的技术,但是必须要有自己的味道和想法。中国历史与文化资源这么丰富,可是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有多少是自己的?以建筑为例,几乎都没有自己的味道。有自己味道的,比如徽居,都被拆掉了,拆了重新建到国外去了。

  R:要说服开发商来花钱购置艺术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否谈谈当中的成功或失败经历?

  T:这个过程很难。我现在北京那边的项目都是无条件将艺术品借给开发商,台湾那边已经有人肯买了,大概一年会有1/5的项目,对方是愿意花钱购买艺术品的。有些开发商会觉得,你是不是有利可图?你是不是在里面赚差价?但其实我给他们的价格绝对比他们自己在外面找画廊买要便宜很多,而且我能找到很优质、有潜力的艺术家,而不是劝他们去买一味被炒作出来的东西。

  R:作为设计师、收藏家、策展人,你现在如何定位你多元化的角色?对于未来是否有明晰的规划?

  T:我现在已经慢慢转变到另一个境界,我可以在角落里看别人成功。如果有人特质比我好,我甘愿扶植他成功,自己退居一边。我想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成就所谓的“大”事。我的意思是,人并不一定非要站在舞台中间。当我想要站哪里就可以站在哪里的时候,我其实是比较快乐的。如果我有能力让一个对的人去做对的事情,那不是很好?比如我们大隐的优秀设计师后来独立出去开的新公司大研,现在就发展得非常好,比大隐还要好。

  就好像一棵大树能在城市里帮助人类吸走灰尘,美化环境,但是它之所以能成长为大树,是因为有人在浇水、施肥、防虫,我要做的就是这样底层的事情。这都是我这几年才慢慢有体会的。其实人生,你会在不同的状态里改变。我的轨迹你们都看到了,改变本来就应该。以后我做品牌,可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会想要把像当年的我一样的,有天分但没机遇的年轻人集结起来。这些艺术能量有可能会变为盈利的能力,也有可能意味着我得具备照顾他们的能力。

  我做很多事情是没有什么利益可图的。比如这件艺术品(茶几上由央贵设计的云屿),我每年做500件,送给这几年有合作的一些朋友们。这并不是贿赂,只是推荐一个不错的艺术家给他们。我每年都会和不同的年轻艺术家合作,一年推出一件设计品,预备做12件,今年已经是第五件了。这12个艺术家以后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但其中有些人,已经有人找上门来要把他的作品建造成建筑(茶棚)了。当然我做这个并不是完全没有利益和目的,只是我的利益和目的没有变成钱。

  R:如此热爱收藏艺术品,自己有没有想过要开始创作?

  T:有了!我就要有新头衔了,在湖北美术馆,我会变身为艺术家。我已经做了一件作品,将要和五六十位艺术家一起展出。那件作品在湖北展出结束后,会到西安,之后再到高雄。我做的东西就不是纯艺术那块的想法。我那件东西里面有家具,家具里面有空间,空间里面有雕塑,雕塑里面有形态,我做的已经是很联接的东西了,也很符合我的“设艺之间”。因为我觉得艺术的表达不能不管空间,但大部分人都是表达完了要空间来配合他。

  策划_撰文_华石 图_大隐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