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德农:盘中对倒之谜

  • 来源:中国证券期货
  • 关键字:大盘,亏损,上市公司,万向德农
  • 发布时间:2014-06-22 13:28

  在大盘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一家业绩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万向德农(600371)却逆势走强,短短3个月左右,股价就从7.49元暴涨至17.68元,区间最大涨幅达到惊人的136.04%,其连续跌停式的高位崩盘更让人触目惊心

  2014年春节过后,在大盘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一家业绩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万向德农(600371)却逆势走强,甚至大盘多次在2000点关口挣扎徘徊的时候,该股依然我行我素迭创新高,短短3个月左右,股价就从7.49元暴涨至17.68元,区间最大涨幅达到惊人的136.04%。不过,仔细梳理万向德农的成交明细,对比公司公开信息,就会发现大量主力对倒的痕迹。

  成交量过分集中

  2014年1月30日,万向德农(600371)创出了7.49元的阶段性最低点。2月7日,也即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万向德农开始了自己的翻倍之旅。5月23日,该股创出了17.68元的年内新高,区间最大涨幅达到了136.04%。在股价强势上涨的背后,通过对该股分时走势和分时成交明细的统计,可以发现主力对倒的特征和迹象极其明显。

  首先,万向德农为全流通股,但总股本仅为2.05亿股,其中控股股东万向三农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1.20%。据此推算,春节前后,万向德农起涨时的流通市值仅为15亿元左右,除控股股东外,二级市场真正流通的筹码约为7亿元,属于典型的“盘子小、股价低、实际流通市值低”,这些条件向来是滋生庄股的温床。

  其次,在多个交易日中,万向德农频繁出现成交量过分集中的现象。

  一位资深私募界人士指出,主力对倒的最大特点,就是分时成交过分集中。万向德农的走势就反复多次出现这种特征。

  据统计,万向德农的分时成交过分集中,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一个交易日内,1000手以上的大单,笔数虽然不多,但往往占据了当日成交量的30%甚至40%以上。二是在一个交易日的240分钟交易时间内,成交量最高的那一分钟,常常占据了当日成交量的10%以上,过分集中的特征及其明显。三是,在一天的分时走势中,全天的成交量过分集中在少数时间段内。

  以2月26日为例,当日万向德农上涨5.09%,成交额1.03亿元,成交量为108457手(1手=100股,下同)。在当天的分时成交明细中,1000手以上的大单仅出现了5笔:10:21的10000B、10:30的10050S、10:43的10000B、11:04的1744B和13:50的1440B(B表示买单,S表示卖单)。然而仅仅这5笔大单,合计总量却高达33234手,占当日全天成交量的30.64%。

  事实上,像2月26日这样,全天成交量过分集中在1000手以上大单的现象,一直伴随着万向德农的强势上升而频繁出现。2月26日之后,股价已经接近10元,1000手以上的单子折合金额将会高达100万元以上,因此这样频繁出现1000手以上大单,绝非普通散户所能为之。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交易日的240分钟交易时间内,成交量最高的那一分钟,经常占据了当日成交量的10%以上,过分集中的特征极其明显。这在万向德农4月4日的分时走势中最为典型。在上午11:08的短短一分钟内,成交量高达36728手,占当天全部成交量196585手的18.68%,这意味其余239分钟的成交量才达到了81.32%。据表1所统计的10个交易日,成交量最高的一分钟,往往都集中了全天成交的10%以上。

  另外,在5月5日,万向德农全天成交量为141382手,成交额为2.25亿元。其中尾盘30分钟的成交量高达96332手,占68.13%。这意味着,当日近7成的成交量过分集中在收盘前的30分钟。3月12日、4月2日、4月4日、4月29日、5月7日等也都出现了类似情形。

  此外,万向德农还反复多次出现尾盘急拉的现象。

  3月4日,在收盘前的短短两分钟内,股价便从10.61元急拉到10.94元;3月12日,股价大涨9.89%,但这种大阳线明显是最后30分钟急剧拉升所致;5月5日也是尾盘急拉才逼近涨停。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反复出现尾盘急拉,肯定是有人在操纵股价。

  业绩连续亏损 股东人数大减

  对于万向德农的强势上涨,业内人士直呼看不懂:在敦煌种业(600354)、隆平高科(000998)、丰乐种业(000713)等同行业个股集体走弱的情况下,业绩连续亏损的万向德农竟然走势翻倍,实在让人不明就里。

  公开资料显示,万向德农主营业务为,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化肥零售;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及监控化学品)的生产、销售;农业机械,汽车(不含小轿车)及配件,建筑材料的销售;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开发等。2010年至2012年公司每股收益为:0.24元、0.47元和0.49元,业绩相对稳定,不过2013年公司开始陷入亏损。

  2014年4月23日,万向德农发布年报: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下降37.48%,全年亏损3539.34万元,同比由盈转亏,与上年同期公司盈利的8303.72万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对于期内收入下滑,出现亏损的原因,年报称,公司所处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主营品种销量、利润下降,对新产品的宣传促销等活动使得成本增加,持续多年的玉米供大于求的情况仍未得到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万向德农在发布年报的同时,还公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下降2.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4.14万元,而上年同期为1333.12万元,同比下降167.82%;基本每股收益为-0.044元。

  一季度业绩预亏主要是因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及计提存货减值准备所致。一季度公司玉米种子销售毛利率下降,一是由于上年库存种子积压,今年加工后成本增加;二是由于玉米种子整体市场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公司主导品种销量及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导致收入下降,库存种子不合格计提减值准备1489万元左右。

  在股价强势上涨的过程中,万向德农的股东人数大幅减少,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大换血。

  根据2013年年报,截至日期2013年12月31日,万向德农股东总户数26876户,户均流通股7612股。到了2014年3月31日,一季度报显示,万向德农股东总户数急剧下降到了17749户,户均流通股11527股。短短三个月,股东户数减少了9127户,同比减少33.95%,户均持股则暴增51.43%。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人均持股急剧提升,而股东人数大减,显示出有人在建仓。

  更为蹊跷的是,短短一个季度,除控股股东万向三农集团有限公司不变外,其余的九大流通股东全部易人。新进入的九大流通股东有三个特点:一是全部属于清一色的自然人股东,没有出现一家机构股东。二是持股比例有了大幅提高。上一期退出的九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为4.14%,而新入的九大股东合计持股为18.18%,而且上一期退出的股东仅有一人持股数量超过100万股,而新入股东持股量则全部在300万股以上。三是,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万向德农在发布年报的同时,还公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下降2.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4.14万元,而上年同期为1333.12万元,同比下降167.82%;基本每股收益为-0.044元。

  一季度业绩预亏主要是因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及计提存货减值准备所致。一季度公司玉米种子销售毛利率下降,一是由于上年库存种子积压,今年加工后成本增加;二是由于玉米种子整体市场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公司主导品种销量及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导致收入下降,库存种子不合格计提减值准备1489万元左右。

  在股价强势上涨的过程中,万向德农的股东人数大幅减少,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大换血。

  根据2013年年报,截至日期2013年12月31日,万向德农股东总户数26876户,户均流通股7612股。到了2014年3月31日,一季度报显示,万向德农股东总户数急剧下降到了17749户,户均流通股11527股。短短三个月,股东户数减少了9127户,同比减少33.95%,户均持股则暴增51.43%。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人均持股急剧提升,而股东人数大减,显示出有人在建仓。

  更为蹊跷的是,短短一个季度,除控股股东万向三农集团有限公司不变外,其余的九大流通股东全部易人。新进入的九大流通股东有三个特点:一是全部属于清一色的自然人股东,没有出现一家机构股东。二是持股比例有了大幅提高。上一期退出的九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为4.14%,而新入的九大股东合计持股为18.18%,而且上一期退出的股东仅有一人持股数量超过100万股,而新入股东持股量则全部在300万股以上。三是,新进入的九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出现了惊人的“巧合”。公司第四大流通股东刘云龙和第五大流通股东吴德友分别持股397.78万股、396.83万股,持股比例分别都是1.94%;第七、八、九大流通股东分别为王际兰334.36万股,1.63%、334.23万股,1.63%、331.56万股,1.62%。这种惊人的“巧合”,显然很难用巧合来解释,其更像是主力在均衡分仓。

  控股股东高位减持 股价连续跌停

  2014年5月19日,万向德农公告称,公司接控股股东万向三农集团有限公司通知获悉,万向三农2014年5月14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累计减持公司股份伍佰万股(5,000,000股),不排除在未来6个月内继续减少其在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小部分股份。

  按5月14日的收盘价17.03元估算,此次控股股东万向三农集团减持的500万股,折合金额应在8000万元以上。相较于3个多月前的7.49元,这500万股的市值足足增加了1倍以上,并且6个月内控股股东可能会继续减持,因此,控股股东万向三农可以算是本轮股价暴涨的最大受益者。但令人诧异的是,公告中并未解释控股股东减持的原因。

  事实上,这已经是控股股东万向三农6个月内的第4次大手笔减持了。根据公司公告,万向三农从2013年12月20日起至2013年12月23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023万股,减持比例占公司股本总额的5%。12月30日和31日,万向三农再次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分别减持600万股和423万股,减持比例分别为2.94%和2.06%。

  以上三次减持,万向三农累计减持了2046万股,持股比例61.20%下降到了51.20%。如此大手笔的疯狂减持,公司公告同样只字未提减持的原因何在。不过,伴随着控股股东的疯狂减持,万向德农的股价开始快速杀跌,短短1个多月,股价就从11元附近滑落到2014年1月30日的7.49元。

  5月27日,在没有任何利空的情况下,万向德农盘中跳水,牢牢封死跌停板,此时距控股股东万向三农的巨额减持尚不到两周时间。5月28日,万向德农无量封死跌停,29日早盘再次跌停,但午后上演惊天逆转,振幅高达19.21%。面对股价高位崩盘,万向德农多次公告称“本公司经营活动一切正常;不存在影响公司股票交易价格的重大事宜”。

  经过三个多月的对倒拉升,万向德农的股价一度牢牢站稳在17元之上,其背后的主力到底是何方神圣?新进入的九大流通股东隐藏着怎么样的关系?而谁又是股价高位崩盘的幕后推手?大股东为何能精准减持在最高位?这一个个问号,像未解之谜一样正困扰着万向德农的投资者。

  ●文/袁智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