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服务水平TOP100排行榜
201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不论是大规模的云数据中心建设,还是垂直领域云应用的部署,设计者正在借助基础设施服务商的力量来构建“云”的世界。
根据IDC的预测,从2013年到2017年,公共IT云计算服务将保持23.5%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CAGR),这个数字是整个IT行业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的5倍。在中国,工信部针对云计算的“十三五”规划已经启动,云计算仍然是国家重点扶持领域,并将伴随国家的产业升级渗透到各行各业。进入201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
大环境如此,对企业而言,云计算同样是IT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向。云计算架构实现了大企业IT资源的集中管控和高效复用,促进业务创新并降低运营成本;而对于SMB和家庭市场,基于云计算理念的各类垂直服务(应用云)受到用户垂青。因此,在体量巨大的中国云计算市场,无论是“大而全”的IT“巨无霸”,还是“小而美”的小微服务商,都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通过云数据中心的建设,构建“云”的世界,让云技术更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这是所有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商的目标。《中国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商综合服务水平TOP100排行榜》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致力于展现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商在中国市场的能力和价值,为现有的或潜在的云计算产业规划者们提供全面的参考。
榜单说明
众所周知,广义的IT基础设施是指企业信息化运转所需的一整套方案,它的价值正体现在系统的服务能力上,而非单独某个设备的性能。回顾戴尔的转型可以看到,从传统PC企业转型为IT解决方案和服务商后,无论是自身价值还是产品附加值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一套复杂的系统在业务的生命周期内需要持续不断地管理维护和技术升级,对厂商的服务能力也有较高要求。简言之,对服务水平的评估应该以软硬并重甚至软重于硬。
所以,我们首先用“服务水平”这样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来为整个榜单定性;同时通过对创新能力、服务能力、产品技术、解决方案、TCO以及品牌影响力共6大项目的定量分析,得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其中,创新是发展的驱动力,产品技术、解决方案是创新与需求的结合,3项共同占据65%的分量;本土化服务是整个生命周期重要的一环,所以服务能力单项占了四分之一的比重。
在中国市场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必需认识到IT基础环境整体落后的现实。近年来,媒体浮躁的渲染给社会带来一种假象——中国的信息化程度很高了,其实不然: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IT产业发展历史较短,IT产业链的各个节点的发展都不成熟,IT相关技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相对滞后,IT人力资源严重短缺。以互联网企业的IT发展水平判断国情是管中窥豹,例如以阿里巴巴的案例讲去“IOE”,并不具备广泛的意义。因此, IT厂商的服务能力在中国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产业观察
云计算的核心是虚拟化技术,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的虚拟化,需要软件、硬件协同支持,这些技术依然掌握在IT巨头手里。对于整体解决方案而言,融合IT架构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融合基础设施通过高性能接口和软件的优化,做到了综合能力最佳,且具备易部署、高扩展的特性,也成为众星捧月的对象。在应用方面,基于云计算理念的无线网络接入、桌面应用、小微型(家庭)存储等方案,则由垂直领域的小型企业所提供。
本刊记者 安建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