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振华,扶贫扶成一个品牌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苏振华,扶贫,罗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1 15:03
“当时放学了,学生人手一只锅,倒出二两米做稀饭,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食物。可这哪里能满足孩子们成长所需营养!”他从孩子身上看出了自己苦难童年的影子
7月,盛夏。苏振华坐在破旧的工作车里,额头上冒着汗。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颠簸着。他手边的信封里装着9000元钱。
“终于争取到了。”他说,“这钱够买两头耕牛,看病……老钟家人就不用整日愁眉苦脸了。”
每天,苏振华都如此奔走在广东省罗定市偏远山区之间。过去几年,云浮市公安局联合市烟草局成立驻村扶贫工作组,由该公安局干部苏振华任组长,采取各种帮扶措施,带领农户脱贫奔康,扭转了当地穷苦落后的面貌,让贫困山村焕发了生机。
从村民的笑容里 感受到了幸福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最核心就是资金难题。
在广东省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苏振华的扶贫小组担负罗定市太平镇木利村、黄豆坪村、罗光村三个村的帮扶,其中贫困户217户,分布在53个自然村,共1976人。这三个村都属省级重点帮扶贫困村,大部分村民靠耕作少量田地糊口,全村的水利灌溉、道路等公共设施亟需整修,但上级划拨的扶贫款远远不够。为此,苏振华要四处去“找钱”。
黄豆坪村,被称为“飞地”--村子地处在大山深处,半山以下全被信宜市的村落包围,又距离太平镇18公里,仅有一条蜿蜒陡峭的山路与外界联通。去年12月底,村里干坑至大笃4.8公里的水泥路修通;今年6月底,村委至石屋3.4公里又修通了,这些引起了全村轰动。路通之后,山里的毛竹一下子从3元一根,摇身变成7、8元一根,其他农副产品价格也涨了起来。
谈起这两条路的集资过程,扶贫小组的蔡文贤回忆,当时处境艰难,上头拨款的资金有限,还需筹集150多万资金。在镇党委的重视与支持下,苏振华与当地村委会多方努力,联系到乡贤张四和张平原等人。刚开始,资金没谈下来,但苏振华不放弃,风吹日晒、日复一日地去沟通、感化……最后,乡贤被他的爱心感动了,慷慨出资100多万元。解决了修路自筹资金不足的困难。
类似这样走门串户,筹措资金,大大小小的经历不计其数。苏振华为了最大程度帮扶贫困村和农户,甚至动用了私人关系,“有时候去找一些上级部门、企业,把尊严都放下来了,把几十岁的脸都放下来了。”
说话间,苏振华顺手卷了卷裤腿。他称,这是为了方便攀爬山路。
苏振华今年59岁,快退休的年纪,他本可不参与这第二轮的扶贫。但他认为,“这是做好事,多做一点,贫困的情况就多改善一点。”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数据显示,扶贫工作组整合国家财政、行业部门、帮扶单位、社会基金组织、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资源,筹集扶贫资金达680多万元,有力支持了扶贫开发工作。
面对这些耀眼的数字,苏振华只是微微一笑:“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爱心人士的支持帮助下,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发动了社会上很多人,将爱心献给真正有困难的人,让曾经眉头紧锁的村民重展笑颜。从他们的笑容里,我们也感受到了幸福。”
同事眼中的“四有”扶贫干部
时间回到2013年年初。黄豆坪的进村山路边,野草高而密。
苏振华第一次进村时,工作车几乎是钻着草丛开进村。苏振华的同事陈天维跟村里支书说,找人修整一下吧。老支书说没人愿意出来修,因为长期贫穷,村民们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情绪。其它两个贫困村情况也都大抵如此。
苏振华和他的扶贫工作组面临着艰难的开局。然而,在不断地实践与总结中,苏振华慢慢打开了局面。他送钱送物上门,将实惠发放到村民的家中;他走门串户聊天,让群众深入理解扶贫工作的本质,是为了每个人都过上更好的生活。苏振华说,“只有让群众认可了,才会自觉支持我们。”
一提到此,村干部陈仕光就掩饰不住欣喜,他称,“扶贫工作组来之后,才发动我们的大脑机器,令我们思想改变很多。”
转变村民思想之后,苏振华营造扶贫济困新风气。云浮市公安局和市烟草局的班子成员主动承担了最贫困的14户特困户的帮扶,每人负责帮扶一户。截止今年7月,云浮市公安局局长杨东来、烟草专卖局局长黄小建多方筹措资金,为帮扶户建起新屋;公安局副局长刘志友、彭勇、傅国兴和烟草局的副局长们各为贫困户购买了两头小母牛;公安局政治处主任梁业荣为其帮扶户按政策办理低保和购买一头小牛;公安局纪委书记杨力为其帮扶户解决学费问题……
扶真贫,真扶贫
扶贫济困,输血更要造血。
苏振华和扶贫小组不但送去资金,更是扶持发展农村产业。贫困村逐渐以种植药材--佛手为主导产业,开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了爱心企业--罗定时鸿林农业发展公司,它与村里签订了十五年发展佛手种植产销合作协议。按现今的市场估价,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2-8万元不等,每个村集体种植项目每年可收入3-4万元。
同时,扶贫小组因地制宜,增加不同的致富项目。太平镇木利村还发展蚕桑产业,面积1000多亩。驻村的帮扶工作组全程跟进农户生产、技术、销售情况。今年已初见成效。
除了通过发展产业脱贫外,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完善。三个帮扶村共有26个村级项目、6个农户帮扶项目已启动或建成,项目涉及资金900多万元。记者站在半山上俯瞰村落,新修水泥村道,蜿蜒向上;改造后的文化楼焕然一新。村民们满脸自豪地介绍,咱村也有休闲娱乐场所了,两个小广场,三个篮球场,一间文化室……
在渠边挑水浇园的村民,也是满脸乐呵呵,原来是漏水的水库修补好了。木利村大汶塘历时三个月扩建,洗脚塘历时一年完成加固……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让村民们喜上眉梢。
苏振华不仅着眼于现在,也放眼发展未来。罗光小学改造校舍,新建食堂;黄豆坪小学更换桌椅,建生活储水池……
苏振华介绍,村里的学生百分之九十都是留守儿童,大都由爷爷奶奶带着,缺少父母的关爱。为此,他热切地希望更多的人伸出有力的手,帮帮这些留守儿童。
扶贫小组同事蔡文贤称自己跟着苏振华工作,有成绩,出实效,累并快乐着。他告诉记者,“老苏是个‘四有’人物--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思想、有人格魅力。”
“帮助他们脱贫,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等一等,喝杯水再走。”40多岁的张同世终于追上了苏振华的车,在崎岖的山路边上,递上两杯茶。
看着喝完,张同世才微笑着往回走。张同世家住半山腰,房屋塌了一大半,由于没钱修,他和他智障的妻子一直住在危房里。直到苏振华的到来,联系对口帮扶人员,落实资金,他才得以重建新家。采访当天,恰巧碰上我们路过,他追着送水来。村里人说,他老实巴交,平时沉默寡言,这是他在表达谢意。
知道扶贫小组要来,75岁老人家从大山里捉来公鸡,一对夫妇杀了一头猪翻山越岭送来,三两斤花生,一包自种的茶叶……这些都是村民的心意,苏振华每次都拒收,但村民急了,往往说不收就是看不起他们。苏振华惟有暂且收下,并记录于纸上,等上门扶贫时,再偷偷把等价财物返还给村民。
苏振华解释道,“我们都是平凡人,只是在做一些平凡的事情。我做的不多,只是从中沟通、联系、推动,功劳还是政府以及爱心人士的,我们是穿针引线而已。”
在云浮,苏振华和他的扶贫小组,有口皆碑。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苏振华就已开始扶贫济困,他曾连续六年资助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英家湾小学贫困学生,先进事迹被刊登于《人民日报》以及《当代南粤记者》等报刊。
云浮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杨东来曾说:苏振华是云浮市公安局的一个品牌。在第一轮“扶贫双到”工作中,苏振华个人获得了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优秀驻村干部”光荣称号,他的扶贫团队所属的市公安局获“省优秀扶贫单位”殊荣。今年,他又被云浮市委市政府评为扶贫开发的“先进个人”。
然而,苏振华却时常感到惭愧。因为他常年累月地外出扶贫,无法顾及家庭。那年苏振华岳父去世,因身在外地,他无法回去为岳父送终,唯有眼噙热泪,朝着故乡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如今,20多年的岁月见证了苏振华一路的坚守:奉献、良善、无私。
卢梭有云,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他人的痛苦。
苏振华正是用行动去实践。他说,“扶危济困是一种行善积德的行为,我能在有生之年,多行善积德也是一种人生幸事。愁苦的人脸上重露笑容,这就是最好的评价。靠这样的信念,支撑我克服年龄、工作、生活和家庭遇到的各种困难,让我坚持在扶贫路上走下去。”
初进村时的感触,开启了苏振华扶贫之路。他回忆道:“我们帮扶的都是革命老区,他们的祖辈父辈,用鲜血和生命支持共产党,开展革命斗争,换取今天的繁荣,但是他们却如此贫穷,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共产党人,我深感愧疚。”
特别是在石西小学看到的那一幕,让苏振华至今难忘。他说,当时放学了,学生人手一口锅,倒出二两米做稀饭,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食物。可这哪里能满足孩子们成长所需营养!他从这些孩子身上看出了自己苦难童年的影子。
此情此景,令苏振华深受震撼,“我觉得有一种责任要帮帮他们,帮助他们摆脱贫困,以慰逝去先烈的英灵。这应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种使命。”
编辑/范潜 本刊记者 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