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出其右的霸气海盗船A×1500i电源赏析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钛金牌,霸气,海盗船
  • 发布时间:2014-09-10 12:58

  其实高端电源产品中,并不乏设计优秀、用料奢侈的型号,而AX1500i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遇上了行业升华的契机。基于80PLUS体系的转换效率评定是衡量电源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早已获得业界公认。在此之前,80PLUS的最高认证标准是白金牌,而现在出现了新的顶级标准——钛金牌。和以往追求全负载状态的平均表现不同,钛金有了更具针对性的需求,电源必须在低负载中也能有极佳的效率表现。而这远比典型负载获得高效率更难,给本就是娇子的高端电源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和用料不得不再上一个台阶……AX1500i就是最先攀上这个台阶的代表作。

  从右侧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80PLUS钛金牌认证最高的转换效率要求高达96%(50%负载),这确实是个神级数字。但细心的玩家会提出一个疑司,80PLUS钛金牌的认证基于230V电压,与之前的多个80PLUS认证需通过115V、230V两个电压标准的情况明显不同。众所周知,很多厂商的电源产品,在我国标准市电(即220V)环境下转换效率还不错,甚至能超过80PLUS标准,只是并不支持115V电网输入或者在115V电网下的表现不如人意而与80PLUS认证擦肩而过。这是否意味着钛金牌的认证标准有所放宽呢?

  其实不然,相对于过去的白金牌和金牌认证,钛金牌有了明显的倾向性——低负载高效率要求。10%负载效率要高于90%,20%负载效率要高于94%,这对电源而言是极高的工艺、设计要求,移相全桥、有源箝位、LLC谐振等技术需要更多、更优化地引入,以保证电源的状态平稳、高效。当然进一步降低3.3V/5V输出或者使用12V转换设计的思路也可能借此成为主流,以避免对12V输出造成干扰,并最终影响整体效率。

  在拆开AX1500i之前,我们仅仅只觉得它是一款高功率的高端电源产品,完全没有意识到拆开之后它会给我带来怎样的震撼。事实证明,我们低估了AX1500i的魅力,单单就元器件设计、用料和制造水平而言,相信它就已经征服了不少电路控玩家的心。

  AX1500i的内部布局和元器件基本都是成双成对的,其实玩家们完全可以简单地将AX1500i理解为在内部将两个顶级电源并联了起来,有些像处理器的双核概念。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为了同时提升负载能力和转换效率,AX1500i的设计冗余和用料冗余都几乎达到了“浪费”的水平。

  例如在Bulk预调设计下,依旧使用了680uf+470uf的双电容组合,420V、1150uf的规格显得冗余十足。就结构来讲,经过拆解,我们可以发现它是基于DPS数字芯片控制下的模块化产物。最显著的设计特点是交错式的两相无桥PFC+12V主电路Bulk预调级的串联定频LLC+同步整流DG2DG。这一组系统照顾12V输出,也因此促成了它单路12V能输出125A大电量的强悍能力。此外,AX1500i单独设计了一路交错临界式PFC+LLC用于解决非12V电压的输出,并做了一路准谐振反激电路给控制模块等外围设计供电。这样能显著降低其他输出对12V主电路的干扰,进一步提升效率,增强稳定性。如此多先进拓扑和奢侈用料,让我们丝毫不怀疑AX1500i的实际性能表现会出类拔萃,反而有些期待它的表现究竟能优秀到什么水平。

  钛金标准推动了’AX1500i对12V输出的偏执,将其与3.3V、5V电路独立出来不仅有利于提高转换效率,也有利于负载能力的最大化利用。只是最高可达1500W的单路12V输出设计显然是对厂商设计实力和用料水平的双重考验,在此之前,少有额定输出功率超过1200W的产品还在坚持单路12V输出,一般都通过多路12V输出设计来降低提高转换效率的难度,以及产品的设计、制造成本。而AX1500i则通过两相无桥PFC、双电容组合、两组交{昔输出后端等“双核”思路完成了单路12V输出125A电流的壮举。为此,AX1500i还不惜成本地在多处PCB上添加小铜片来强化电流通量。而这一切的付出换来的是夸张的10组12V并发输出能力,对它来说双8Pin供电的显卡算什么!即使是迪兰恒进DEVIL13295x2这样的4x8Pin耗电怪兽,它都能同时支持2张还有余量。供电“量”的充沛已经足以让AX1500i问鼎同类产品,而“质”上的表现则再一次冲击了我们的神经。通常12V电压输出的偏离值在3%以内我们就觉得是款优秀的产品,尤其推崇在轻载、重载时偏离变化都不大的产品。一般来说在重载时,多路12V输出设计的稳定性更容易做得出色,单路想要获得同样水平就需要付出更大代价。AX1500i能单路12V输出125A电流,极高的负载能力让我们颇为担心满载时的输出的稳定性,也很担心轻载和满载的稳定性差异过大。然而实际测试的结果显示我们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交错供电和良好的后端滤波让AX1500i的表现近乎完美,轻载12V输出基本没有偏离,3.3V55V的偏离以都在0.05%以内,属于优秀产品中的优秀水平。12V输出达到70%重载时亦能保持偏离不超过0.05V,幅度仅0.04%;3.3V和5V的拉偏结果更加稳定,波动皆没超过0.5%,相比界定主流产品时3%的优秀阈值无疑要好上一个量级。

  至于负载量,即使是MC的功耗负载仪器都没有办法挥霍完1500W这样充沛的电力供应。在我们实际搭建的3路Radeon R9 290X CrossFireX系统,即使全平台高负载运行,也只能将负载拉到接近1000W。这对AX11500i来讲依然是游刃有余,此时12V输出略微掉压到11.95V,还是属于近乎完美的水平。

  Corsair Link是海盗船独家特色,立意与改善硬件与玩家的交互,带来更实时的信息,帮助用户更方便地调整硬件,包括机箱内的灯光控制、风扇控制、电源负载控制等等。在此之前需要加装额外的Corsair Link模块才能实现这些功能,而在AX1500i上,已经将此模组集成在了电源中,通过USB线和主板相连,就能配合桌面Corsair Link软件实现监控功能。能实时显示AX1500i的转换效率、各路负载、总功率、内部温度等信息。还可以定制风扇策略,定制AX1500i单轨、多轨工作模式等……专业且不失易用性。

  良好的用料不仅是提高转换效率的基础,也是降低发热量的必要条件。以优秀拓扑带来的高转换率特性,以及包含极大冗余量的用料为基础,AX1500i在很多时候仅需被动散热就能满足稳定工作的需求。鉴于此,AX1500i将散热系统进行了改良,让风扇在较低负载的状态下处于完全停止状态,以便带给玩家真正的0噪音体验。在我们看来,这个以人为本的设计初衷显然是值得倡导的,只是“较低负载”这个略显模糊的闯值让我们略微怀疑它的实用性。对玩家来说,主机功耗超过400W是家常便饭,顶级玩家更是600W起步,对AX1500i来说就是25%-40%左右的负载量。倘若超过20%风扇就开始启动,那么这个设计实际意义并不大。实际上机测试,发现在660W负载时,电源都没有启动风扇,依旧能带来0噪音体验(未装机的开放平台)。就我们的测试体验,当前的顶级单卡、双卡系统(包括双芯单卡系统)在内的高端游戏PC都很少有超过650W的电能需求,这意味着AX1500i有能力为高端PC提供全程O噪音的优秀体验。当然,进一步提高输出功率到700W后,AX1500i开始缓慢启动风扇,最高监测转速达到800r/min。其实对AX1500i搭载的自家品牌14cm静音风扇来说,最高800r/min转速下的噪音依旧小于我们测试时的环境噪音,没法测出准确值。

  MIC点评:

  80PLUS钛金标准的到来,促成了海盗船AX系列的再—次跃升,在AX1200i的基础上,AX1500i实现了从输出功率、输出稳定性和输出效率上的全面超越,这对每拔高一筹都极为困难的高端电源来说尤其难能可贵。最大1500W的单路12V输出能力,仅此—项就足以让AX1500i傲视群雄,就综合表现而言,一时间还真是无出其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