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心灵一起上路--亚洲“灵修地”追寻之旅

  • 来源:心探索·分享刊
  • 关键字:缅甸,尼泊尔,印度,土耳其
  • 发布时间:2014-09-11 14:10

  在欧美人的眼中,亚洲是神秘的象征。

  在亚洲人的眼中,这里是自己灵魂的根。

  当喧嚣呼唤宁静

  当纷繁需要简单

  带着心上路

  去这里,去那里

  把旅行手册“有意”地忘在旅馆门前

  对热情的导游客气地说“不”

  从等待大巴的人群中抽身而出

  寻找没有高潮的狂喜

  只是呆呆停留在时间门前

  答案?

  指引?

  解释?

  也许都有,也许什么都不是

  策划/夏南

  缅甸:遍地禅意

  撰文/阿甘

  佛教是这个国度的图腾,不可更改,无从忘记。由此而衍生出的禅修更是成为所有缅甸人的日常功课,禅味也根植于缅甸的文化。遍地的佛塔,街上随处可见的僧人和人们举手投足中散发出的尊卑、虔诚逐渐形成了缅甸最大的旅行特色。

  当然,逛逛佛塔,在古建筑物前留张影或者请庙的僧人为自己挑选一个说不清真假的手链也成了外国游客的“规定动作”。缅甸人其实并不欢迎这种走马观花的“瞻仰”。于是,穿过仰光的繁华,直接来到帕奥禅林的门前,叩响大门吧。

  帕奥禅林(Pa-Auk Forest Monastery),是一所有着近一个世纪历史的禅修的佛教寺院。禅林位于缅甸南部蒙邦(Mon State)毛淡棉市(Mawlamyine)南郊15公里(9英里)处的帕奥村,以村名作为寺院之名。常常陷在“钢筋林”中的文明人常常梦想着睁眼就能看见日出,反侧便可听见鸟鸣,入夜有星光相伴。

  帕奥禅林就是这样一个梦幻之地。它地处丘陵,全寺以山为界,为森林所覆盖,远望去只有寺顶从浓绿中探头出来,那种幽深的感觉让人还未禅定,便已有了三分的静意。

  虽说是寺庙,但这里并不简陋,主要建筑有大禅堂、禅师寮房、三层的图书馆、医院、诊所、托钵堂、两层的斋堂、巴利学校等等。大禅堂分为两层,下层为在家居士坐禅之处,亦可供经行。其室内空间平时可容二、三百人坐禅,在讲经或法会时则可容纳千人以上。

  帕奥禅林为典型的禅修道场,禅修生活数十年如一日,全年无休,无所谓节假日,甚至连缅甸新年也不例外。每天有将近八个小时的坐禅共修时间,此外的自修时间禅修者可选择经行(行禅)或继续坐禅。

  尼泊尔:峡谷里的静默

  撰文/孟想

  在加德满都的两个月里,我常常有大片的时间面对自己,午后的花园里,黄昏的咖啡馆里,夜晚的天台上,以及尼泊尔民主革命暴乱时期那些戒严的街道上。没有工作,没有感情纠葛,没有一切俗世的羁绊,你所面对的只是自己,最简单的自己,最本质的需求。

  你是谁呢,你为什么来到这里,你的内心渴求什么,你为何如此地不得安宁和恐慌,你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你的后半生,你何时才能获得安全和自由?这些问题,在旅行生活平静的外表下暗自涌动。

  就在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峡谷里的内观活动抓住了我的脚步。在那里,参与修行的学员要维持十天的静默,每天要用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观察自己,来审视自己的内心。没有犹豫,去了。

  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申请者集体乘车去往加德满都北部山谷中的内观中心。在四十来个学员中,有一半尼泊尔居民,老太太和年轻姑娘都有;还有两三个在尼生活的印度人;剩下的二十来位学员中,就是世界各地的年轻旅行者了,其中欧美人占了多数。

  作息时间表是一早就知道的。从清晨四点开始,除了吃饭睡觉,每天的禅坐时间在十三个小时左右。每天四点钟声一响就要起床,那时候天还没有亮,四下一片昏黑,山影曚昽,空气清冷,匆匆洗漱之后就走一段石板路去禅堂。

  最难适应的还不是早起,而是一天只有两顿饭可吃,而且都是素食。不过没有想到中心的素食做得这样好吃。饭是杂粮饭,菜呢,几乎每天都不重样,咸豆汤、尼泊尔薄饼、咖喱土豆、各种各样不知名的蔬菜以及各种各样不同的做法……我敢说,在内观中心吃到的饭菜,是我在尼泊尔吃到的最好吃的饭菜。

  而我们这些学员在这里的食宿费用,都是往期学员自愿捐助的,也就是说,来这里的人,食宿及上课都是免费的。当然,课程完毕之后,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为中心捐助。

  关于免费这回事,内观修行的创始人葛印卡老师说得好,大意是这样:“中心只提供那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对于习惯了现代化生活的人们来说,这样的条件实在是太不好了,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趋乐避苦,而趋乐避苦,正是痛苦的根源。你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解除痛苦,消亡自我,如果你事先付了钱,你一定会说,啊,为什么我交了钱每天却只能吃两顿饭,而且没有肉?为什么我交了钱,却只能睡那么硬的床?你看,你的自我又出来作怪了……”

  如果是抱着免费吃喝的想法来,我想这里更不是一个好选择,因为在这里,你其实有大量的学习和工作要做。

  十天的内观修行听起来是个不小的挑战,但身处那样的环境,一切也都自然而然地发生,并没有觉得特别困难。在禅坐时有异常焦躁的境况,也有不小心睡着的时候,但更多的,我看到自己内心的纠结和烦乱,看到自己对安全、保护的执着,对痛苦的惧怕和歇斯底里。

  我始终记得那个宽大禅堂,四周玲珑的小窗子,黑紫色的帘子齐齐拉上,便隔绝了外面的炽烈阳光。每日午后一场暴雨,树枝在风中晃动撞击,坚果零落地跌在屋顶,偶尔一两声乌鸦叫……

  随着时日推进,渐渐便感觉不到这些了。耳根清静,眼睛闭合,一颗心时而专注时而被往事纠缠,常常静坐泪流满面。

  日复一日,感觉自己的心开始澄明起来。很多念头就像水中鱼儿跃出水面,波纹激荡然后又回复平静。到后来,感觉自己压根儿就不想说话了。那时候你发现,一天当中必须要说的话,其实并没有几句。

  峡谷最后一晚,自山顶小禅堂听完开示,已是夜色浓重,满天繁星。我一个人爬到石台阶高处远望,四面里都是黑墨青山,脚下遥遥一汪灯火,璀璨缥缈,竟是加德满都河谷。

  一瞬间不能控制,眼泪哗哗落下。头上是触手可及的星空,脚下是汪洋灯火,四周是山或远山,天上人间,繁华虚假如同梦幻。

  自此我知道悲喜来源,却明白自己永远不能脱离。这生之繁华,已是上天至大恩赐,我们不该再有怨言。

  印度:虔诚在狂欢

  撰文/游走不停

  关键字:康梅拉

  恒河旁每日晨起便练习瑜伽的苦行僧也许不知道,这个他们用来苦修的方式已经成为大都市里白领女性的减肥减压体操。神的救赎升华了?还是泛滥了?

  恒河几乎凝聚了印度人的所有生活,早晨他们在这里洗漱、午后他们在这里闲聊、晚上他们在这里打坐。而每十二年,虔诚的教徒在这里狂欢。这就是昆梅拉节。

  印度是个充满神话的国度,每个人的脑细胞都丰富到了疯狂的地步,这里孕育了可能和无数的不可能。

  恒河旁每日晨起便练习瑜伽的苦行僧也许不知道,这个他们用来苦修的方式已经成为大都市里白领女性的减肥减压体操。神的救赎升华了?还是泛滥了?恒河几乎凝聚了印度人的所有生活,早晨他们在这里洗漱、午后他们在这里闲聊、晚上他们在这里打坐。而每十二年,虔诚的教徒在这里狂欢。这就是昆梅拉节。

  “昆梅拉节”是印度最盛大的朝圣节日,也是印度最大的宗教节日,每12年一次,而且必须要选在太阳与木星排成一线时举行。每12年内分别在恒河之畔的“赫尔德瓦尔”、锡布拉河畔的“乌贾因”、戈达瓦里河畔的“纳西克”和恒河与亚穆纳河交汇的“安拉阿巴德”举行一次。“

  圣浴”是“昆梅拉节”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又称恒河圣水沐浴节。自古以来印度教徒一直视恒河水为圣水。他们认为,在圣水中沐浴,可以洁凈身心。因此,在此节日期间,成千上万善男信女,扶老携幼来此拜佛、沐浴,以祈求神灵保佑。

  相传,因争夺长生不老的甘露天上发生了激战,其中神夺走了甘露后飞奔了12天,结果不小心洒落了几滴,分别掉在阿拉哈巴德,哈里德瓦,乌简和纳西克这四个地方,让这些地方也都具有了神秘的“特异功能”。天上的12天相当于地上的12年,从此信徒们每隔12年就在这些地方分别举行庆祝,同时也希望能获得一些神秘的力量,获得神的保佑和祝福。也有人认为康梅拉与生育仪式有关,因为“昆”是“罐子”的意思,不仅象征着圣母,还象征着女性的子宫,得到“昆”就具有丰富的繁衍能力,可以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康梅拉庆祝的具体时间是根据天上星宿的运行计算出来的,每个地方的康梅拉都是隔12年举行一次。康梅拉是圣徒狂欢的节日。神职人员,苦行僧,宗教领袖,信徒,朝圣者和瑜伽修炼者都聚集在河边交换知识,坐而论道,表演和展示各种神功。

  很多走遍全印度才能见识到的地道修行方法都在这短短的节日内可饱眼福。很多信徒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所以最真实的印度大家庭风貌会在旅行者面前一展无疑。康梅拉也是印度最大的群众性的集会或庙会。它同时也是所有印度教徒的狂欢的节日。

  这些信徒们,无论男女老幼,不分尊卑贵贱,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康梅拉,听圣徒们谈经论道,乘机拜见著名的宗教领袖和苦行僧中的“教主”,让他们指点迷津,开启智慧,答疑解惑,摆脱烦恼。

  教徒们离开时,往往会觉得罪孽得到清洗,身心一阵轻松。对于他们来说,一场与身心的统合与战斗刚刚结束,也刚刚开始。

  印度康梅拉节实用资讯

  1.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康梅拉是真正的狂欢,历史上也多次发生大规模的踩踏致死事件。1954年在安拉阿巴德举行的“昆梅拉节”中,约800人被踩死。1986年在恒河之畔的“赫尔德瓦尔”举行的朝圣活动中,有50人在混乱中被踩死。2003年8月,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纳西克地区在欢庆传统宗教节日“昆梅拉节”时,至少有40名信徒在混乱拥挤中被踩死,50人受伤的惨剧。

  2.选择好时间。四个圣地的时间并非平均分配,也就是说并不是平均每隔3年就有一次康梅拉,有时可能只隔2年,有时可能要隔5年才有一次。

  3.康梅拉会持续一个月,普通的旅行者选择其中的一个星期参加即可。

  4.印度一年分为四季:冷季(12月至次年3月)、热季(4-6月)、雨季(7-9月)和西南风退却季(10-11月)。雨季时,有时频频而降的大暴雨,会引起洪水泛滥。进入季风退却季,凉爽的10月开始了印度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土耳其:时间快转

  撰文/夏南

  关键词:苏菲的旋转

  在帕慕克出名之前,大家对土耳其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它到底是欧洲的,还是亚洲的?”实际上,它横跨欧亚大陆,血统是一半一半。在帕慕克的笔下,它既有欧洲的优雅,又有亚洲的神秘;既有欧式建筑的圆顶,又有亚洲绘画的线条。它像一个阴谋,无人能解,却总牵引着人们的好奇心。

  世界最知名的旅行指南Lonely Planet终于有了中文版,而土耳其分卷的封面并不是宏伟的伊斯坦布尔寺,也不是圣索菲亚大教堂,更不是我们最爱的土耳其烤肉。而是一个戴着高高帽子的男人背影。他是谁?他为什么可以成为土耳其的代表?

  让我们去土耳其寻找答案。

  看,4个乐师从黑暗中走出,悠远的苇笛声响起,悲婉哀怨。渐渐地,鼓、铙钹及人声合进来。乐音中,6个头戴驼色圆顶高帽,身穿缁衣的舞者跪坐地上,闭目祈祷,然后脱下外袍,露出一身白衣白裙,双手抱胸,头斜枕肩,开始旋转。

  白袍渐渐打开飞舞,黑暗中如6朵盛开的白莲花。旋转加速,舞者双手展向两侧,右手手心向天,左手半垂空中,低垂眼睑,神情愈发沉醉,有恍惚的狂喜,也有悸动的凝眉。

  45分钟就这样随他们飞旋的白袍流逝,舞者收步,屏息抑气,依然静默,颌首低眼,缓缓退场,独留沉寂。

  这就是伊斯兰教苏菲派的苏菲的旋转。13世纪塞尔柱突厥帝国鼎盛时期,在首都孔亚,神秘主义诗人和哲人梅乌拉那·鲁米创立苏菲教派。苏菲教徒在修道中隐居修行1001天后回到家庭,将世俗生活与灵性结合在一起。

  他们跟真主安拉精神交流的方式就是旋转。接连不断的旋转象征四季交替,逆时针,是穆斯林朝觐时围绕天房旋转的方向,象征宇宙万物都向着性灵与智慧、爱与真理旋转不停。 抱臂两手交叉于胸前表示神的独一性,旋转中右手指向天际象征接受真主安拉的指示,左手指向地表示将神意传达到人世。

  苏菲教派在土耳其建国后被封禁,十几年前才开禁,苏菲的旋转也作为“国粹”被介绍给游客。坊间已经有不少专业的苏菲舞者,定期表演大型舞蹈,虽已经不是纯粹为了接近“神灵”,舞者依然表情严肃,并没有普通娱乐从业者的轻浮。

  正宗的苏菲舞者应该身穿象征寿衣的白色長袍、象征坟墓的黑色袍子、头戴代表墓碑的红色畅通高帽。可是为了观光客的兴致,大部分都把苏菲的穿着改成了五彩缤纷的颜色。

  即是如是,看着那些舞者投入而神奇地连续旋转不停,依然令人感慨:神的力量可以创造信徒,也可以创造外汇收入。

  土耳其旋转之旅实用资讯

  1.目前中国与土耳其没有达成自由行的协议,所以中国的游客还是必须要通过旅行团的方式去旅游。在中国有3个地方(香港、上海以及北京)可以申请签证,是通过团签的方式。持公务签证的中国公民,是不需要签证的。此外就是旅游签证团签和商务签证是可以自由的。团签的速度是很快的,所有证件准备齐全的话,一天时间就可以给签证。

  2.穆斯林国家男女有别,在身体方面即使在休息室、更衣间,也是不倾向于全身赤裸的。土耳其人行为举止比较正式一点,不会边走边吃东西。啤酒也是在特定的场合,比如餐厅里面喝,而不是在大街上喝。而且穆斯林国家每年有一个斋月,信徒从日出到日落全天都不可以吃喝。如果赶上斋月,那么旅行者尤其要尊重别人。

  3.土耳其同欧洲相似,很多地方需要付小费,其中包括去洗手间,小费一般为0。5~1里拉;而在餐厅进餐、住宿以及为司机的小费约为消费的10%;所以你最好准备大量的零散里拉,美金或欧元也可。

  4.有些旅行社会把观看苏菲表演直接列为“土耳其之夜”的项目,但是这样的表演作秀的成分较多,建议到当地咨询真正的苏菲僧人所在。当然,是否能看到也要看运气。

  5.土耳其有一种独特的出租车服务形式。这是一种有固定线路的集体出租车,可以是小轿车也可以是小面包车,按照行程远近计费。乘客可在固定车站下车,也可随时招呼下车。市政府对这种出租车制定的价格相对较低。这种出租车主要见于大城市市区与郊区、机场、及邻近的城镇之间,方便而实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