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原产于非洲,属慈鲷科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罗非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度的咸水中,我国南方的很多湖泊、河流及池塘的浅水区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踪影。罗非鱼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的水域中也能繁殖,甚至能在水稻田里生长,而且对溶氧量较少的水体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我国养殖罗非鱼的主要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及各种罗非鱼的杂交后代,其中最凶猛的品种当属莫桑比克罗非鱼。
绝大部分罗非鱼都是杂食性鱼类,它们主要以水中的植物和碎物为食,也会捕食浮游生物及少量的底栖动物。罗非鱼生性贪食,摄食量大,而且有追饵的习惯,因此是不折不扣的路亚对象鱼。
在路亚罗非鱼之前,我们首先要摸清钓场中罗非鱼的习性,也就是先找到鱼。如果一片水域中没有罗非鱼光顾,那么钓手用再昂贵的拟饵抛投再多次也无济于事。
通常情况下,罗非鱼喜欢在浅水区栖息,特别是面积较小的水域,比如池塘或者水库的浅水区。在这种环境中作钓,水深不足1米且岸边有水草或水下有石头结构的地方都是应重点考虑的标点。根据笔者以往的经验来看,罗非鱼群聚的水域和觅食的区域是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判断的,它们在浅水区域的活动也是分水层的。我们在搜索鱼层的时候,可以先从底层开始,逐渐向岸边的障碍物区域或水草旁过渡。如果有罗非鱼跟随拟饵,那么它们往往会在近岸处发动攻击。有的时候,岸边被水淹没的草丛中也会藏有罗非鱼,就算这里的水位非常浅,甚至只有二三十厘米深,也是一处不容错过的标点。
如果钓手选择水库、湖泊或河流的平缓流域等大面积水域作为“打非”战场,那么应该选择水深2米以内、岸边有植物生长甚至能看到罗非鱼群踪迹的标点。水位过深或水流过急的地方都不是理想的标点,如果水面上有鱼群浮头,那很可能是水中溶氧量不足,这时就算罗非鱼的耐低氧能力再强,它们也会对各种拟饵视而不见。出现这种情况后,笔者建议大家另寻标点,或是择日再战。
路亚罗非鱼所需的装备并无太高要求,如果对象鱼的个体偏小,那么选用L调竿子即可;如果对象鱼的个体偏大,选择M调的竿子就够用了。至于选择直柄竿还是枪柄竿,这要视钓手的个人习惯而定。如果钓手习惯使用纺车轮,那就搭配直柄竿;如果钓手偏爱水滴轮,那就配合枪柄竿使用。轮子上的钓线可根据对象鱼的大小选配,笔者建议使用8~12磅碳素线来路亚罗非鱼。如果钓手习惯使用编织线,那么4股编织的PE线就足以对付罗非鱼了。由于罗非鱼的嘴不是很大,路亚罗非鱼时最好选用2~3号窄腹曲柄钩,
当然,同等大小的JIG钩或倒钓钩亦可。搭配这些钩子使用的软饵可以是2~5厘米长的面条虫(钓手可自行截取),也可以将同等长度的虾型软饵的两只大钳子剪去,再将虾身直接挂钩。水面系或中潜型硬饵也是路亚罗非鱼的绝好装备,但要切记拟饵的光折射度一定要高。小克数的金色勺型亮片或旋转亮片也会吸引罗非鱼的攻击,无论使用硬饵还是金属饵,其最适合的水层是1~2米深的浅水区。
目前笔者所在的京津地区,只有天津清水湾路亚基地岸钓场中有罗非鱼可供路亚。虽然罗非鱼不是路亚竞技目标鱼,但是作为路亚爱好者,能够钓到更多的鱼种当然会很开心。而且有时候,罗非鱼还会令你惊喜万分,让你从顿口、刺鱼、遛鱼、起鱼、摘钩、放流的整个过程中体会到有别于钓获鲈鱼的感受。罗非鱼不像鲈鱼那么容易中招,据笔者观察,罗非鱼的胆子很小,哪怕是一只麻雀从水面飞过,它们都会惊慌失措地潜入水下。而且在同一个路亚钓场中,罗非鱼被钓获的次数肯定比鲈鱼少,因此它们挣脱、逃逸、洗鳃的力道更大,尤其当你路获大个体罗非鱼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在路亚罗非鱼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控饵呢?
上文中提到,路亚罗非鱼时多使用软饵,笔者最擅长使用的钓组是无铅钓组和倒吊钓组。就这两种钓组而言,控饵手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稳”,其次是“慢”。根据笔者的经验来看,罗非鱼追饵的行程很短,很难超过半米,它们多在追饵0.3米后就开口就饵了,因此操控拟饵的手法一定要稳而慢,否则极容易出现脱口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慢拖—停—等—拖—停—等”的控饵手法,操控无铅钓组时也可以待拟饵落底后再采取“挑—拖—停—等”的手法让拟饵数次跳起再缓沉,但是每次挑动的时间间隔不能太短,即便待拟饵落底后相对多等一会儿,也不能操之过急。
在使用硬饵路亚罗非鱼时,笔者通常选用水面系拟饵或中潜型铅笔。在操控硬饵时,笔者通常采用“远抛—慢拖—停—等—慢拖—停—等”的手法,效果十分明显。当然,在鱼情比较活跃的时段,比如说天快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加快收线的速度,以激发罗非鱼的活性。总之,同罗非鱼捉迷藏一定要有耐心,要戒骄戒躁。
以上是笔者路亚罗非鱼时总结出的一些经验,经实践验证,上述钓法对白鲳鱼也十分有效,望广大钓友参考借鉴。
撰文/摄影北京·郭建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