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汤一介:阐旧邦,辅新命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汤一介,哲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23 08:01
他的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中西文化交汇的时代,怎么去理解中国,怎么去寻找面向当代和未来中国文化的根基
2014年9月9日8时56分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汤一介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
上世纪80年代,汤一介创建中华文化书院,推动“文化热”;90年代,他首倡“国学”,提出中西文化对话,引领风气之先;2003年,76岁时,他又主持规模宏大的《儒藏》编纂工程。
“作为一个哲学家或哲学工作者,应该继续努力把我想的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这样才不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教师的责任。”2014年6月,汤一介表示,他要继续写文章,讲自己的感受,讲对人类社会以及天人关系的理解。
一周前,他还准备参加北京国际图书节的“名家高峰论坛”,但因身体原因没能到场,为此,他专门拍摄了一段视频,结尾说,一些儒学问题,“下次有机会再讲”。
不久前,本刊记者曾联系采访汤一介,先生答复:等秋凉以后吧。没想到,凉飙将至,斯人已去。
9月11日,北大人文学苑汤先生的灵堂里放着莫扎特的安魂曲,不断有人前来吊唁。北大哲学系主任王博说,汤先生临终前有两点最放心不下,一是夫人乐黛云老师,一是未完成的事业。
怎么寻找中国文化的根基
1993年,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发表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强调现代世界的冲突来自文明差异,“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对西方文明构成威胁。”该文一出,震惊世界。
1994年,汤一介撰文表明立场:文明共存才是人类的出路,世界应该和而不同。
他很欣赏罗素的一段话:“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
他认为今后文化的发展,既不应再由西方文化统治世界,也不会出现一个文化上的“东方中心论”,而应是东西文化互补,形成一种在全球意识观照下的多元发展的新局面。
“老汤先生(汤一介父亲汤用彤)有很著名的八个字:昌明国故,融会新知,汤先生也是这个宗旨。”王博说,“和而不同,这是他一直强调的,如果每个文化都既有自己的特色又有普遍的东西,才能如此。”
法国汉学家施舟人曾问汤一介:为什么中国文化是多元性的?汤一介说,也许有两个原因:一是观念,中国一向主张“和而不同”,文化虽可以不同,但能和谐相处;二是制度,中国以皇帝为最高权威,皇帝常采用“三教论衡”的办法,把儒、道、释召到朝廷上来辩论,哪一派辩论赢了就排在前面,不允许互相残杀,发动战争。
由此,汤一介根据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提出“新轴心时代”——21世纪多种文化的发展,很可能是对2500年前奠定人类文化传统的轴心时代的又一次飞跃。
“轴心时代是一个创造的时代,奠定了世界文化的方向。我个人认为,汤先生可能想强调,其一,这是需要改变的时代,为未来奠基;其二,呼唤创造性,需要重新去设计理解这个世界。”王博说。
中国人民大学外籍教授雷立柏曾是汤一介的博士生,有时他感到惊讶,“汤老师好像对基督文明很赞扬”。两年前,汤一介在一次发言中说,从伦理道德来讲,儒家的约束力可能还不如基督教。
“其实他主张吸收世界文明的思想。他提出的内在超越,外在超越,都是受西方思想的启发。所以他的思想对今天的中国非常宝贵。他是一个世界居民,跟各方面都有对话。”雷立柏说。
1986年,王博跟随汤一介学习“中西比较哲学”,当时这是一门独创的学科。“之前哲学系都分中西哲学,他突破了这个框架,所以他对中国的研究,从来不是封闭的、民族主义的,而是站在世界看中国。”
王博认为,汤一介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中西文化交汇的时代,怎么去理解中国,怎么去寻找面向当代和未来中国文化的根基。
关于这个根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可能看到了三纲五常或者新的三纲五常。汤先生看到的是和谐中庸的理念,儒家的人本主义,道家的宽容。”王博说,“中国是什么样子,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
中国人自己如何解释经典
汤一介相信,儒家文化中有可以为世界各民族接受的价值。要找到这个“价值”首先要有一个文化的“自觉”。
“中华民族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前夜,我们必须对中国文化有个自觉的认识,必须给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位,认真发掘我们古老文化的真精神所在;认真反省我们自身文化所存在的缺陷,以便更好地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华。”汤一介曾说。
在王博看来,不止汤一介,包括冯友兰、汤用彤等人,都关心中国文化怎样在世界确立自己的地位。
汤一介的可贵之处在于,对儒家抱有信心的同时又怀着警惕——担心儒学意识形态化。他曾说,最好把儒家看成一种学术去讨论,“讨论到大家都觉得这个不错了,作为一种精神,自然就接受了。”
“我觉得这跟汤先生的生活经历有关,他曾经生活在一个非常政治化的时代,对意识形态的过分强调,可能会扼杀文化创造的活力。”王博说,“所以儒学不应该在意识形态中间寻找自己的角色,而应该在社会、在个人的身心性命中去寻找自己的角色。”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汤一介提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中国有很长的解释经典的传统,但对经典的解释(无论哲学、宗教、艺术),都是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有人说,中国有解释实践,但没有解释理论。汤一介觉得,有必要创造一套中国的解释学。
在北大高等研究院院长杜维明看来,编撰《儒藏》就是这样一种努力。“他(汤一介)的一个工作就是诠释经典。《儒藏》的编撰是最扎实的文本解读,以前没有人做过。这个工作是为经典的诠释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他也在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寻找更宽广的道路。”
《儒藏》是个浩大的工程,收录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学文献3000余种,约10亿字,规模超过《四库全书》,不仅有汉文,还包括日韩越等国的儒家典籍。今年6月,《儒藏》精华编百册出版。
“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愿为这个工程尽力。”汤一介曾说。
王博为汤一介撰写了一副挽联,可以概括他一生的学术成就:“阐旧邦出入佛道修儒典三教人物各有乐地,辅新命汇通中西立人极四方圣贤皆同此心。”
“阐旧邦”是指学术研究领域是中国传统,“辅新命”意为面向当代和未来的一个创造。
“其实每个知识分子都面临一个古今中西的问题,西方已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不再是完全外在的,所以谈中国文化不可能回避西方,最重要的是汇通中西。”王博说。
他一直在思想旅行的路上
1927年,汤一介生于天津,原籍湖北省黄梅县。汤一介家学渊源深厚,祖父汤霖是前清进士,父亲是哲学大家汤用彤。
1940年,在昆明念初二的汤一介看了《西行漫记》,被深深吸引。于是,他和几个同学决定逃去延安。他们各自回家偷金子当路费,汤一介偷了一支金笔和一块金表,才走到贵阳就被抓了回去。审查前,在破旧的木楼里,他把《西行漫记》一篇篇撕下来,让它们从地板缝中飘飞下去。
读高中时,汤一介幻想做一个哲学家。1951年,他自北大哲学系毕业,留校任教,哲学家的梦想却逐渐消失。因为他发现,自己只能做一名“哲学工作者”,只有领袖才能做哲学家,而他的工作大概有两方面:解释领袖的思想;批判古人的思想。
“文革”中,汤一介卷入政治漩涡,参加了“梁效”的写作班子,每天编材料,写批判文章。对这段岁月,后来他接受采访时诚恳地说:“我错了,我要深刻反省。”
“文革”结束,汤一介开始想:以后我该听谁的?“我觉悟到,要是听别人的话,你犯错误,到底应该谁负责就很难说。还是要听自己的话,当然也可能犯错误。”他曾说,“如果我想让孩子们明白什么人生的道理的话,我希望他们知道,自由的思想是最重要的。”
汤一介的夫人乐黛云是北大中文系教授,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在《我的一个读书故事》中,汤一介讲述了他和乐黛云的爱情。1950年,北大哲学系三年级的汤一介和中文系二年级的乐黛云,都在北大青年团工作。有一天乐黛云拿了伏契克的《绞索套在脖子上的报告》给汤一介看。
“这时我大概已经爱上乐黛云了,但还没有充分表露出来。”当晚,汤一介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因而加深了我对她的了解,以后我们由恋爱而结婚了。”
王博说,汤一介和乐黛云在一起60多年,感情很深。乐先生开朗,汤先生内向,“刚毅木讷,温而厉”,二人性格正好互补。“很多人都知道那个说法,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指汤乐二人)。汤先生病重时,乐先生一定要陪在医院一起睡。”
汤一介曾自述:“我的婚姻应该说是非常好的,我觉得我在25岁最重要的事件就是结婚。”
2002年,汤一介夫妇在北欧度过了金婚。他们在瑞典海边一个小旅馆住了几天。乐黛云送给汤一介一个兔子玩具。“我属兔,她每到一个国家都想办法买一只兔子送给我。我送她一条丝巾,在瑞典皇宫买的,很贵,好像要一两百美元。”
汤一介不喜欢人们称呼他“国学大师”。他认为,自己不是哲学家,只是哲学问题的一个思考者。
王博说,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取决于怎么定义哲学家。“从黑格尔那种体系的角度,还是把哲学看做一种思想,一种思想的旅行,其实汤先生一直走在路上,不断面向新的现实。”
有一次,汤一介跟雷立柏说,我知道我不如我父亲。“我感到很难受,一个大师,这么谦虚诚恳。”雷立柏说,“虽然他很长时间不能做独立的研究,但我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大师。”
再过一天,就是北大哲学系新生开学典礼。系里准备了一个小片子,向新生介绍汤先生。
“最重要的是想传递什么是哲学。”王博说,汤先生生前跟他谈了很多次,希望哲学系能培养出真正的哲学家,“向新生传递哲学理想,我相信这也是汤先生的一个愿望。”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郑秋轶/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