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混搭,活出精彩人生
- 来源:青春期健康医学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人脉,私营企业,事业单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08 08:53
我们从小就被老师、家长、领导灌输着“干一行爱一行”的雷锋精神,无论是在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在私营企业工作,单位领导都不允许自己的员工吃着自己碗里的还盯着别人锅里的。许多人也是这样一条道走到黑。其实,干一行爱几行不是“歪经”,它能帮助你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职场新境界。
多爱一行,拓展人生厚度
费马是17世纪法国的一名律师,当时的法国,律师社会地位很高,是最受人们追捧的职业。费马尚未大学毕业,便获得了“律师”资格,毕业返乡后,便当上了律师,几年后被人推荐到最高刑事法庭工作,升任了调查参议员。可是,费马在议员任上和律师职位上并无多大建树,相反,在30岁时却迷恋上数学,他利用业余时间广泛阅读各类数学书籍,研究各种数学难题,直到他64岁病逝,一生中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与笛卡尔共同创立了解析几何;创造了作曲线切线的方法;通过提出有价值的猜想,指明了关于整数的理论——数论的发展方向。他还研究了掷骰子赌博的输赢规律,从而成为古典概率论的奠基人之一。由于他对数学的贡献,后世数学家赞誉他为“业余数学家之王”。
如果费马只是安于现状地干律师和议员,到最后他也就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律师和政客而已,世界上就少了一位出色的数学家。但是,费马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平淡无奇,他把自己的乐趣当作另一份事业,干一行爱几行,拓展人生的厚度,最终推动了数学研究的发展,成就了自己,成为闻名于世的“业余数学家之王”。
多爱一行,提升精神境界
海口市某医院一名蒙姓医生。当年考取广州一家医学院的他,经常乘坐轮船往返于广东与海南之间,晕船的他常常苦不堪言。“每次过海我都在想,如果有一座大桥横跨琼州海峡该有多好啊。”
抱着这个梦想,他从2003年起,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跨海大桥。因为他需要值夜班,夜班过后就有整天的休息时间,他便长期利用休息时间,研究自己的浮桥。他发现,从古代开始,人们就用船在河流上架起了浮桥。到了现代,其原理也没有太大变化,只不过有时采用密封舱或浮筒代替船。但是这种古代的浮桥,无法应用于现代交通。鉴于此种情况,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研究新型浮桥。2013年,他的新型浮桥发明成功,按照他的技术,就是改变传统的“排舟成桥”技术,采用集束压力浮箱技术,构成新型的浮桥,能够产生更大的浮力,支承更重更高的桥梁。换句话说,蒙医生研究的新型浮桥,能够满足人、车与船立交。他的研究因此获得了国家专利认证。
一名医生只要看好病治好病就行了,可是蒙医生却不甘于现状,看到跨海坐船的不便就萌生了搭建浮桥的梦想,爱上了浮桥研究,并潜心于此,最终获得了国家专利。虽说他的浮桥研究只是业余的,研究的内容与他的职业也毫不相关,但正是他干一行爱几行,提升精神境界,让他的职场生涯由单一的颜色变得绚丽多姿,让人心生敬佩。
多爱一行,化解职场危机
李琛是某公司的程序员,他所在的公司生意红火,工资也不错,大家都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每天除了工作之外,就是吃喝玩乐。李琛则不同,在工作之余他爱上了电脑设计、建筑监理,专门参加了培训,拿到了资格证书。平时他不断地琢磨这些业余爱好,周末到朋友的建筑工地去实习,参加市里的电脑设计比赛还夺得了二等奖。同事都说他:“你这是何必呢,我们的公司发展这么好,这么快,你有必要浪费那么多钱和时间去学习这些吗?难道你不爱这份工作想跳槽?”他说:“我不是不爱这份工作,我是想让自己多一点技能,给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多开辟几条道路。”
不久,由于公司盲目发展,资金链断了不得不减员,许多同事都处于失业的危境中。李琛却不惊不慌,他凭着自己手中的几本资格证书,连夜在网上发布求职信,很快就有好多家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没几天就高高兴兴地走上新的职业旅途。
古人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的一生有危机是常态,没有危机才是异常。许多人偏偏就没有危机意识,浑浑噩噩过日子。等到危机来临时,才开始想辙,却为时已晚。如果能像李琛这样,干一行爱几行,时时心存危机感,预先规划人生,做好能力储备,一旦危机来临就能做到临危不惧,从容应对,人生就总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多爱一行,增添成功砝码
孙彬是公司的销售员,因家传关系,他爱上了针灸、按摩这项技术。一天,老总把他叫到办公室,要他去接管另一名销售员负责的一个客户,并想办法拿到客户手中的业务。这单业务那名销售员已跟踪了三个月,但毫无进展。
孙彬接手后,与客户相约见面,但这位客户根本不理他,避而不见。于是,孙彬调转头来,从客户身边的人入手。他得到一个信息,客户的爱人最近中风,看了好几家医院效果都不太好。客户没有心思谈生意。于是,他主动上门对客户说:“家父的针灸按摩是家传的,家父虽已过世,但把这项技术传了我,如果信得过,可以让我试一试。”经得客户同意后,孙彬当即为客户的爱人做针灸、按摩,马上就有了良好地反应。此后一段时间,孙彬天天上门服务,客户爱人的病情日见好转。为了感谢孙彬,客户爽快地与孙彬签订了协议。
宋代诗人陆游说过:“功夫在诗外。”孙彬的成功并非他有过人的销售口才和销售技能,而恰恰是销售之外的功夫让他取得了成功。
多爱一行,为成功添加砝码。职场中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单靠本行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是无法解决的,这时,如果你拥有别人不具备的“它山之石”,正好又对路,完全有可能攻下那块难琢之“玉”。
多爱一行,拓宽职场人脉
宋敬涛原是公司办公室的一名普通文员,每天除了写写公司的通知,做做会议记录,复印文件外,没有多少事情。在员工的眼里,他就是一个打杂的,什么杂事都可以交给他做;在老板眼里,他就是个跑腿的,根本就不起眼。可是,宋敬涛自己却没有因此荒废自己的时间,他很喜欢钻研电脑,买了很多电脑方面的书籍,一有时间就看,还特意到旧货市场买了一台旧电脑在家捣鼓着。不久,公司里一名同事的电脑坏了,电脑公司的维修员迟迟不见来,偏偏老总又在催这名同事报材料,着急得要命。宋敬涛知道后说:“让我看看。”只见他左弄弄右弄弄,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问题。从此,公司里哪位同事的电脑有问题都找他帮忙解决,他也很乐意帮忙。渐渐地,他在公司出名了,由“无人理”成为“万人迷”,年终公司评选优秀员工,他竟以高票当选。后来公司规模扩大,成立技术服务部,宋敬涛理所当然地被提拔为部门经理。
世界一流人脉关系大师哈维·麦凯说过:“建立人脉关系就是一个挖井的过程,付出的是一点点汗水,得到的是源源不断的财富。”认识的人,越多越好。但对于一个小职员来说,要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并非易事,没有稳固的人脉关系,肯定难以取得成功,有时甚至难以在职场立足。像宋敬涛这样多爱一行,就多了一个融入同事圈的楔子,多了与同事接触的机会,久而久之,人脉关系积沙成塔,为自己的职场铺平了成功之路。
有人会说,终生干一份职业是敬业的表现。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和思维的解放,行业之间的界限只会越来越模糊。如果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干一行爱几行,不仅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也可以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快乐起来,职场之路也会越走越精彩。
文/何小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