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县:催生金融扶贫新模式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阳山县,金融,扶贫
  • 发布时间:2014-10-08 15:05

  贫困村、贫困户既没有财产抵押,也没有担保人,如何从银行借到贷款?在新一轮扶贫工作中,广东清远阳山县为破解这一难题,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金融扶贫做加法,让“村级互助金”和“农村小额信贷”叠加起来,产生了1+1>2的效果。这种“村级互助金+农村小额贷款”的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贫困村、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还增强了金融活力,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阳山“村级互助金+农村小额贷款”模式是由县扶贫办主导,驻村工作组和村委会负责调查核实并组织实施的金融扶贫模式。由县扶贫办整合各项扶持资金,以行政村为单位,每村安排20万元,各村组建理事会、监事会负责监管使用,其中10万元作为村级互助金,由理事会安排给需要1万元以下资金的贫困户借款,实行滚动使用;另外10万元作为农村小额贷款风险抵押金存入银行,再由银行放大5倍给农户贷款,通过动员一些大户对“一村一品”的产业进行扩大规模,带动其他村民参与“一村一品”的产业化生产,由村民申请后,经过理事会批准再向银行贷款,政府按比例对农户借(贷)款给予贴息。

  阳山“村级互助金+农村小额贷款”模式在具体运作中,各村结合村情,灵活运用,催生出“立夏村”模式、“松林村”模式和“杜菜村”模式,各具特色,各有成效。

  “立夏村”模式:破解资金不足和技术缺乏

  江英镇立夏村驻工作组积极协调沟通,充分调查核实,扎实推进“村级互助资金+农村小额信贷”工作,着力解决农村生产资金不足和生产技术缺乏这两大难题,保障了江英反季节蔬菜及江英鸡两大产业向规模化发展。

  通过“农村小额信贷”促进“帮大户带贫困户”。立夏村蔬菜运销大户周路养在与5户贫困户捆绑帮扶后,已顺利从农行放贷15万元贴息小额贷款,在立夏村租地80亩建起了蔬菜种植基地,并通过他给贫困群众提供种子、化肥、农药、技术指导和销售等服务,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业,使全村农户种植蔬菜规模达200多亩。

  同样,该村一名养殖大户也在捆绑帮扶5户贫困户的情况下,从农行放贷15万元贴息小额贷款,建起了占地20亩的江英鸡养殖场,利用合作社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发展江英鸡养殖,使全村养殖江英鸡超1万只。同时,受惠“农村小额贷款”的种养大户,必须承诺给贫困户无偿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提供产、供、销服务,以保底价回收生产成品。

  通过“村级互助资金”弥补贫困户种养资金不足。在种养大户的辐射带动下,贫困户都能根据自身的意愿发展种养项目,并通过加入村级互助协会,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申请办理1万元以下的村级互助资金借款,以此解决其他生产资料添置、扩大种养规模等。目前该村已向84户贫困户发放借款84笔共53000多元,有效地保障了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的资金需求。

  “松林村”模式:捆绑帮扶贫困户发展的种养

  2014年初,阳山县扶贫办安排10万元农村小额贷款风险金到大崀镇松林村,并要求存入县农业银行,获得农业银行的50万元授信额度,用以缓解松林村农户发展种养项目缺乏资金的难题。对愿意捆绑帮扶贫困户发展的种养大户,将优先向银行推荐,并可获得70%的扶贫贴息。

  在这些优惠措施的引导下,蔬菜种植大户曾火明、曾宪成等人向县农业银行申请贷款15万元,建起了45亩的蔬菜基地,并捆绑带动20户贫困户种植蔬菜。贫困户马杨花在曾火明的帮扶下,获得免费的半亩辣椒种子及肥料等生产资料。目前,第一批辣椒已收成,收益1000多元,全部收成约5000多斤,预计收入将超3000元。在曾火明的建议下,马杨花还种了半亩佛手,种苗、技术管理都由曾火明提供。佛手生产周期较长,预计两年后有收益,届时半亩佛手将年增收1万元以上。

  种植大户田续惠向县农业银行申请贷款10万元,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建中药材种植基地,带动当地群众发展佛手、黄栀子、蚕桑种植。同时,村委会正向县农业银行申请贷款10万元用于发展养鸭项目;村委会原有养羊项目收益,用于扶持35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项目。

  “杜菜村”模式:达到土地调整置换和农民增收

  就石灰岩山区而言,农村土地整合置换是一个大难题。但是,秤架乡杜菜村通过“村级互助金+农村小额贷款”模式,催生特色产业支撑,成功化解了这个难题,实现了连片经营效益最大化,达到土地调整置换和农民增收脱贫的双重目的。

  目前,杜菜村9个村小组土地整合置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土地整合置换成片后由村民与合作社签订协议,个体发展养殖业。对零散发展户,杜菜村安排了20万元互助社资金,已向18户农民放贷17万元,分别扶持他们进行土猪、山地鸡养殖和淮山、蚕桑种植等。

  另一种是土地由村小组统一回收后,以租赁或入股的方式进行集中处理。对此,县扶贫办统筹了10万元的农村小额贷款风险抵押金存入银行,扶持该村农民统一发展沙糖桔种植,可形成1200多亩的“一村一品”格局。成立监事会、理事会后,推荐杜菜村柑桔专业合作社向银行贷款20万,由5个合作社成员与村里56户贫困户分别挂钩,按照“长、中、短”期规划发展经济。

  杜菜村通过“村级互助金+农村小额贷款”模式引入支柱产业支撑,实现连片开发,可使原来26元每亩的“零碎化”土地骤升至300至500元每亩,土地效益增长十倍多,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土地整合置换的积极性,既整合土地资源,又让农民受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