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留洋样本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韦世豪,唐诗,高准翼
  • 发布时间:2014-10-20 13:25

  在亚青赛的赛场上,通过和国青留洋队员的接触,记者更多地了解到了他们在海外踢球、生活的经历,里面有困惑有收获,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轨迹,但留洋都成为了足以改变他们职业生涯的段落。

  95年龄段完全可以被看作中国足球留洋的一个最好的研究样本,为今后的青训寻找一条更加合理的道路。

  每个人都很自信

  生于1995年,这批球员的身上参杂着太多有关中国足球的幸运与不幸。当他们还是六七岁的孩子的时候,足球在中国是一种热潮,因为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足球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足球热让更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了球场。随着中国足球的逐步落寞,这批孩子一步步成长起来,但他们却发现了自己年龄上的尴尬———在93、97两个奥运适龄年龄段的夹缝中,全运会、亚青赛成为了95这批球员为数不多的展示舞台。

  全运会过后,各俱乐部中的95梯队便已经解散,好一点的球员进入一队,另外的则要另谋生路,有的就干脆放弃了足球这条路,而即便进一队的球员,也鲜有在正式比赛中露面的。

  幸好,还有留洋行动留下的火种。

  在记者和国青队里大部分留洋球员接触的过程中,被问起留洋给他们带来的最大的收获时,几乎所有人给出的答案都是相同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来源于更多的比赛,以及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对抗。

  作为目前唯一一个在欧洲顶级联赛中效力的中国球员,韦世豪的留洋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博阿维斯塔青年队的时候,韦世豪靠着一股子拼劲,为自己谋求了一个主力的位置,而本赛季到了成年队之后,作为球队年龄最小的球员,他看到了差距的同时,也曾对自己产生过怀疑,“葡超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那种转换节奏、身体对抗,都对球员的个人能力要求的极高。”帮助韦世豪找到自信的是他的教练佩蒂,佩蒂在训练后会给韦世豪单独加练,而且通过比赛刺激韦世豪,早早地就让他完成了葡超的首秀,“现在什么样的后卫算是都见识过了,而且都敢于和他们对抗了。”韦世豪说。

  张修维是这次最晚一个到队的球员,球队出发前一天,他才与国青会合,原因是张修维最近在里昂预备队的表现很不错,教练认为他这个阶段正在成长期,加之有一些小的伤病,拒不放人,在张修维再三的沟通下,里昂才最终放行。在亚青赛对阵日本、韩国的比赛中,张修维在中场敢于拿球,发挥很不错。张修维也说,亚洲赛场的对抗程度比法国要小的多,所以他拿球、做动作更加自信,“可以发挥出自己的特点”。

  在这次亚青赛三场小组赛中,表现最为稳定的当属中后卫高准翼,他在日本联赛(J2)早已经打上了主力,并且是国青所有队员中比赛场次最多的,比赛的历练让他可以更快地成长,更合理地处理各种局面。“最开始也是觉得自己有差距,但教练就是用我,日本讲究整体配合,比赛节奏也不慢,比赛打多了也就练出来了。”高准翼说,自己在日本有被巴西高中锋连卡五个头球的经历,也有后场带球一条龙破门的好戏,这些都让他收获了更多的经验。

  球员把自信带到了球场上,让中国队最终从死亡小组突围,“我在欧洲对抗那些黑又硬的前锋都没问题,回到亚洲赛场,面对亚洲前锋,就更没问题了。”中后卫刘军帅说,而韦世豪在进攻端同样敢于做动作,“都说韩国的身体对抗强,但我在边路一对一的时候,几乎成功率是百分之百。”

  对阵日韩两战,外界普遍不看好国青前景,但球员自己却丝毫不是这么认为,“我们从来没想过会输给日本和韩国。”韦世豪说。

  忍得住白眼,耐得住寂寞

  记者曾经跟踪报道过89国奥以及93国青,95这批球员相较于前两批球员,在个人能力上并没有占据优势,甚至有些位置上的人员能力有明显的不足,但他们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个性更加张扬,比赛中也更有韧劲,这是95这批国青真正让人看到希望的地方。19岁的球员能够有这样的心态,或许也和他们的留洋中所遇到的挫折有关。

  大部分球员在选择了留洋这条道路之后,基本上都是孤军奋战,而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每天除了训练就是比赛,有点多余的时间还会自己加练,真的很累。”高准翼说,为了能够交流,他只有见缝插针地学日语,手机里下载一个翻译软件,需要的时候就用一下,“这次不会说,下回就肯定记住了。”只是,这个过程确实很漫长。

  在西班牙踢球的桂宏,前不久就因为西语不好被教练组处罚,停赛了一个月,桂宏起初还有些抱怨,“不是我不想学,而是西班牙语确实太难学了。”停赛久了,桂宏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如今自己主动加了学习课时。

  对这些19岁的男孩来说,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样也是磨练耐性的过程。由于语言不通,他们很难真正和国外的球员交上朋友,像葡萄牙这样,有很多中国球员的地方还好,时不时还可以聚一下,在巴西踢球的唐诗就要更苦一些,“队友训练前一起打牌,也会叫我,但看了几次都不懂。训练后偶尔还是会去队友家做客,但很难深入沟通。”独自一个人在巴西,面对完全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唐诗只能去慢慢适应。“现在最重要的是踢好球,争取更多的比赛时间,所以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球上。”唐诗说。

  耐得住寂寞、有足够的耐心,这是留洋生活给这些球员带来的磨砺,让他们心智更早成熟起来。而挫折则让他们更加有斗志。起初,几乎所有留洋球员都会遭“白眼”,无论在球场上,还是在生活中。这和文化有关,与中国足球的地位同样密不可分。

  “刚到的时候,队友看不起你,俱乐部工作人员看不起你,就连去餐厅吃饭,你这边上菜都比别人上得慢。”韦世豪说,在国内他是最好的,到外边就要一切重来,“他们越是瞧不起,我越想证明给他们看。”这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让他在无论面对什么样激烈竞争的时候,都毫不退缩,“总有一天,我会骄傲地和他们说,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

  留洋给了这些球员更好的平台,当然,也让这些处于青春期的球员提前接受的挫折教育,或许这正是中国球员所最需要的东西。

  “主战场”依旧在国外

  17日晚,内比都的雨夜过后,95国青与世青赛擦肩而过。有人说如果这批国青进了世青赛,那么这批球员肯定一下子就起来了,会有人因此进入国奥、甚至国家队,但可惜的是,他们没有把握住命运。

  赛后,沮丧的情绪一直在这批19岁的孩子中间弥漫,他们在赛场上哭,回到酒店和教练告别的时候,又流下了眼泪,“他们毕竟只有19岁,这是个很敏感的年龄,泪水中又不舍也有不甘心。”主教练郑雄说。

  当晚国青酒店的气氛一直很沉重,直到由姚均晟等几名球员发起的“签名仪式”,气氛才稍微缓和过来一些。球员分成几波,拿着自己的比赛服,挨一个屋子的要签名,直到所有球员都签满了为止。顺子(守门员周煜辰)给吕品签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签在球衣正中间的号码上,吕品还打趣道,“你非得把我踩在脚底下么,不过被未来国门踩着,也没什么不爽的。”听得一旁的顺子一脸憨笑,到了吕品签的时候,一边的刘军帅则说,“你这名字绝了,以后写个“口×(乘以)五”就行了。”每个人签名的时候都很认真,大家都说,回去拿个相框表上,算是对青春的记忆,“说不定将来就值钱了”。

  无缘世青赛之后,95国青使命结束,球队撤去番号,就此解散,下一次并肩作战,不知是何时。

  韦世豪说,他要努力在欧洲闯出一番天地,“然后进国家队”,同屋的唐诗则笑着说,“那咱们国家队见了”。

  这批球员当中,有多少能够进入国家队,还要看他们未来几年的发展,但例如韦世豪、唐诗、高准翼这样的好苗子已经被不少教练看好。人和主帅朱炯看罢亚青赛之后,感慨道:“这批球员确实不错,应该能够成器。”

  告别国青之后,留洋球员将返回各自球队,他们接下来的主战场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巴西以及日本。陈哲超希望去葡甲历练一下,刘军帅的球队已经给他留好了位置;唐诗刚刚在博塔弗格完成了首秀;高准翼希望明年能够去J1试一试;韦世豪则说,26号葡超就有一场比赛,他希望能赶得上,能够更快的站稳主力位置……

  记者 刘翔宇 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