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战士 网康十年成长启示录

  他们是偏执狂,专注精益求精的产品;

  他们是技术的信徒,坚持创新,立足市场;

  他们是网络安全的战士,担负责任,胸怀梦想;

  他们还是互联网的宠儿,维护社会稳定,见证时代奇迹;

  网康,十年磨砺,从三人发展到千人,这样一群安全战士聚合在一起,参与筑起了保卫中国网络安全的长城;

  他们是信息安全界的代表,是我国信息化的护航者。

  《说文》说:“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具四方中央备矣。”“十”乃“完备至极”的意思。又说:“年,谷孰也。”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的解释是:“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

  “十年”用其本意,即完全成熟的意思。

  北京网康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网康)十年磨一剑,初露锋芒,为百年基业长青奠定了基石,可谓十年立基。而其稳固的根基、辉煌的业绩背后,则是笃信美好、坚持信仰的人们和由他们内心深处生发的梦想与激情。

  作为互联网安全市场上的后起之秀,网康用十年的奋发坚韧,筚路蓝缕,夹缝生存;用十年的锤炼砥砺,成长超越,立足国内安全市场。

  前言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网康迎来了成立十周年的欢庆时节。

  2004—2014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十年。这十年,亦是信息安全产业风起云涌、群雄角逐的十年。这十年,还是互联网信息安全从业者们从埋头走路到抬头看路的十年。

  对于网康而言,这十年,有成长,有困惑,有迷茫,也有收获。五味杂陈,汗泪交织。十年的历练,网康的体魄已足够强健。

  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十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的挑战日益加剧,企业安全面临内部管理和外部攻击的新型挑战。而与此同时,“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步入快速增长的白金时代,信息安全产业已经全方位铺开。

  过去十年,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有人站起来。整个行业的剧烈变革带动了这些互联网信息安全企业的起起落落,其生态圈也处在大洗牌时期,有不少互联网安全公司已寻其他门路或者选择被别的公司收购兼并。但有一家公司一直致力于安全领域,并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这个公司就是网康。

  一个品牌的崛起,其实是一群人的崛起,是一群人的精神力量附着于品牌的集中爆发。

  铸剑

  一个企业的从无到有,一个品牌的做大做强,恰似大师铸剑,须经千锤百炼,方能斩金断玉,削铁如泥。网康十年铸剑,从潜心经营到砥砺出锋,从成长超越到登上巅峰,每一步前行都是一段珍贵的成长记忆,每一次登临都书写着辉煌的时代华章……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IT小公司,几年间何以成为“IT黑马”、“后起之秀”;一个弱小的后来者,为什么敢于在强手面前频频“亮剑”,它凭借的不仅是豪迈、胆识与技艺,更有实力、责任与为人为业的修为和境界。

  一个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而企业扩张的本质是人才的扩张。对于网康CEO袁沈钢来说,做企业的本质是“培养人、带队伍”,网康队伍的快速成长是令袁沈钢最感欣慰的一件事。

  与网康一起快速成长的是一批有梦想和激情的信息安全工作者,他们和网康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他们在信息安全领域的不懈努力让网康的产品和市场得以落地生根。从联想公司跳槽来到网康的销售副总裁唐皓便是这其中一员。加盟网康以来,唐皓全面负责网康的品牌规划和市场营销工作,通过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品牌推动活动和在市场上的渠道布局,有力地推动了网康深入拓展全国市场。

  在唐皓看来,经营企业和“做人”其实是一回事。“在网康工作的十年,我最大的一个体会是做企业的本质实际上是‘做人’。”唐皓这里所说的做人是指依靠人、经营人,也就是说,企业获得发展一定是人的进步,企业赢得竞争一定是人的比拼胜出。谈及网康的核心竞争力,不谈技术驱动,不谈营销驱动,而是反复强调人才驱动。在他的眼里,网康的成功来自于那些和自己一路走来的信息安全“同行者”。“为什么网康能够给人留下快速发展的印象?我总结来总结去,我们网康的员工更稳定,我们的员工够坦率、够直接、有共同的价值观,而且最重要的是,网康人的梦想大于物质。”唐皓如是说。

  对于那些习惯用五力模型、资源理论,以及各种理论工具分析企业发展、成长的学者们来说,唐皓的回答一点也不深奥,朴实而平淡。不可否认,任何事业都是由具体的人完成的,任何品牌都是由具体的人创建的。

  有着完美主义倾向的唐皓难免也会累,但他却乐在其中。作为一名典型的80后,唐皓虽然也追求刺激,但在工作上,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是在“合适的平台上做合适的事情,和企业、品牌、团队一起持续成长”。因此,对于目前的平台、工作和市场营销团队,唐皓无比珍惜。

  他珍惜CEO袁沈钢的信任,这让他有了放手施展才华的舞台;他珍惜网康品牌,这是网康成长的前提;他珍惜自己一手带起来的市场团队,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和战友……

  这不是超脱和高调,而是一种从容的精神:从容面对曾经生活过的日子,积极追求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从唐皓的身上不难看出,网康就是在这样一批有着足够梦想、专注、战略、胆识和激情的安全战士的引领下,树立起了强烈的市场主导意识与成长超越意识,从筹建亮相开始就一路先声夺人,精彩纷呈。

  十年前,网络安全领域的顶级厂商在国内的网络设备市场竞争激烈,而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网络的控制和管理需求,特别是在网络对社会企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控制好、管理好网络,成为了那个时代现实的挑战和课题。

  当时的袁沈钢在美国一家知名IT厂商担任高级工程师,他经过反复调研和认真考察,决定选择上网行为管理作为创办企业的拳头产品。

  这是一位有着美国圣塔克拉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先后在Resonate、NetIQ和赛门铁克任职、履历丰富的有为青年,是一位性格坚毅,胸怀理想的IT精英。

  这是一次有足够准备的归国创业。

  为了研发一种新的安全产品,为了承载一份新的使命,从十年前的那个秋天开始,袁沈钢迅速聚集一批心怀梦想的拓荒者从此开启了一段艰难而又伟大的创业历程,并由此从无到有、由弱到强。

  从筹建之初,他们就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去开拓一项艰巨的事业。2004年9月,袁沈钢携妻子带着天使投资人颜永珙提供的1000万元创业资金和自己的梦想,从遥远的美国回到了祖国,在北京中关村开始了他们的“逐梦”之旅。在中关村众多创业者当中具有普遍代表性——技术出身并有着多年海外留学经验和硅谷历练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从那时起,他们将为自己和后来的一大批人开辟新的机遇和辽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一家安全企业平地而起,从无到有,怎样迈出这艰难的“第一步”?面对国内各大网络安全领域顶级厂商的垄断地位和先发优势,在群雄逐鹿的硝烟之中,怎样争得一席之地?在对手环伺的同质化竞争中,如何谋求差异化生存?这是这些创业者面临的一道道巨大难题。

  作为弱小的后来者,网康并不具备与国内外网络设备市场巨头正面拼争的资源与能力,但是面对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他们另辟蹊径,果断地瞄准了上网行为管理这片具有市场潜力的蓝海。袁沈钢认为,上网行为管理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很多,而且发展速度很快。毋庸置疑,中国的人口基数和企业数量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加上基于社会和人的行为的新需求的出现,上网行为管理市场的空间着实是难以计量的。

  万事开头难。网康在创立之初并无太多业务,而且加上袁沈钢自己和妻子在内,公司也只有三名员工。在这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袁沈钢除了要埋头研发产品之外,还要四面出击推广公司的业务。2005年3月,网康的第一款产品“互联网控制网关”诞生,但是销售状况并不理想,第二年困境依旧。虽然公司已经在这一年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但客户似乎并不“感冒”。

  2007年,网康终于苦尽甘来。那一年,中国股市迎来了一次牛市,吸引了许多上班族加入炒股行列。这些上班族上班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干自己的工作,而是打开炒股软件,关注股市行情,这让管理者十分头疼。对袁沈钢而言,这却是个好机会。他带领销售人员向各大公司推荐自己的产品,缺口由此打开,订单也随之轻松而来。

  网康的迅速成长自然也吸引了风险投资商的注意,这让袁沈钢颇感兴奋。2008年6月,网康获得高原资本和日本住友商事亚洲资本共同注入的600万美元A轮融资。2009年初,公司虽不需要新的融资,但在高原资本(中国)董事总经理涂鸿川的推荐下,联想控股主导了对网康的第二轮投资。在投资人的引荐下,袁沈钢跟联想控股的销售、渠道、服务等许多部门都时有沟通,“在意的不是获得的资金,而是联想的经验”。

  创业初期,由于缺少经验,无论他怎样向风投解释,也无法得到他们的认可。戏剧性的一幕是,仅仅几年后,这些曾经让他吃过“闭门羹”的风投又回头联系他,希望注资。在网康最为困难的2005—2007年,袁沈钢见了10多家VC,结果一个都没成。而现在,一切却不同了。这是一个能让人生出诸多感慨的故事。一方面感慨网康的发展速度之快。置身其中“水涨船高”不是特别难,但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让人感慨的是袁沈钢为人处事的风范。当年吃了对方的“闭门羹”,几年后却豁达地开门迎客,热情接待对方,平等交流。事实上,朴实、宽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很多人,包括合作伙伴、员工对袁沈钢的评价。

  2004—2008 年,网康只做了一款产品,近乎偏执的专注使其实现了在上网行为管理市场成为领跑者的夙愿。“在创业的早期,企业不能分兵,必须全力以赴做好一件事情,否则将一事无成。”袁沈钢说,如同在搜索领域的百度,网康要更懂中国市场,要成为中国网络应用管理的王者。

  有一种颠覆叫创新,有一种对立叫共生。

  网康凭借着自己对网络市场需求趋势的准确把握和对产品的精准定位,用较短的时间就打造出这样一柄熠熠生辉的安全之剑,令市场瞩目,令业内艳羡。

  这绝不是偶然的机缘巧合,而是在正确理念指导之下的一种矢志追求。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砥砺

  从挑矿选石,到操炉铸炼,再到砥砺生锋,这是一个漫长的铸剑过程。从创新立足到战略经营,从做大做强到能量积聚,更是一段艰难的成长磨砺。网康用创新的利器开辟了生存之路,更靠业务管理运行的不断强化,打下了坚实的成长基础,为其实现超越领先,培育了系列核心能力。

  “请帮忙避免员工在上班时间上网偷菜。”这句话是袁沈钢在2009年听得最多,也是他最乐意听到的客户需求,因为这正是网康的强项。他说,有很多企业老板打电话来诉苦,说“员工下午3点以前都不专心工作”。有国内报告甚至显示,职场人士上班时每3分钟里就有1分钟把注意力分散到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上。美国BaseX公司的统计结果也显示,上班干私事消耗了普通美国员工工作时间的28%。袁沈钢告诉记者,正是因为适时满足了客户的需求,网康在2010年获得了高速发展,收入1亿多元。

  在上网行为管理领域,网康科技并不是一家独大的企业,它依然面临着来自各方的竞争对手的挑战。目前,和网康一样提供上网行为管理产品与服务的企业并不在少数,在美国就有10多家这样的企业。而在国内,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也有30多家。其中,网康的最大竞争对手深信服也获得了风险投资机构兰馨亚洲的注资。目前,深信服公司员工近千人,拥有VPN、上网行为管理、广域网加速等多条产品线,而其上网行为管理产品与网康在市场上竞争很激烈。

  对此,袁沈钢并不担心。在他看来,网康的许多技术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他表示,网康建起了“网络应用及内容研究实验室”,并拥有中文网页过滤数据库和应用控制协议数据库,以及第三代网络应用识别(XAI)技术和实时网页过滤(RACE)技术。这些技术成果广泛应用后,网康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越来越强。另外,网康能够将国际上的技术趋势、技术热点与中国本土的需求相结合,而“国外竞争对手虽然有很好的技术,但他们不了解中国市场。这不但是网康的机会,也是我们立足的根基”。

  随着客户日益增多,袁沈钢发现用户网络中的问题不仅限于上网行为管理。“未来是一个应用为王的时代,各种网络应用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而企业网络的管理就要面临巨大的挑战,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将大有可为。”袁沈钢说。

  网康的定位是领先的网络应用层管理设备提供商,提供商业智能的客户分析,所有的产品都会围绕着应用层商业智能来展开。行为管理和流量管理除了基础的管控与优化、提供相关数据信息以外,还可以提升企业内部对人员和业务的管理质量,同时又为企业对外拓展业务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2009年,袁沈钢为网康确立了公司发展目标:专注于网络应用层,做全球最好的网络应用管理厂商。针对网络应用层的管理问题,在了解用户需求之后,网康又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推出了智能流量管理系统和安全代理服务器等最新的网络应用层管理产品。而随着技术的成熟,网康又在2011年推出了针对运营商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分析系统产品,这标志着网康的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网络应用层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网康认为网络应用层应该是一个未来几十年取之不尽的宝藏。对‘人’的网络行为的管理,对用户网络中‘内容’的控制正在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网康的目标就是帮助用户‘上好网,用好网’,不仅让客户看到应用层的价值,也能够看到应用层的风险,更能看到应用层改进之后带来的绩效的提升、财务的提升、形象的提升。”

  袁沈钢介绍说,应用层管理最大的效果实际上是提升质量。网康通过上网行为管理、流量管理、内容审计等功能的实现,逐步认清应用层新的属性,通过新的属性转化成新的价值,然后提供给客户。

  “能受天磨乃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

  历经成长的砥砺,他们用坚韧与执着,换来成功的喜悦。当网康这柄报国酬志的安全之剑出鞘生辉之时,又赢得了多少关注与惊叹。

  问鼎

  昔日楚庄王问鼎,意在挑战周天子权威,以图号令天下,成就霸业。

  目前,网康拥有逾千名员工、逾1.5万家用户。论公司规模,它只是信息安全市场上的一名小兵,但论业务规模,其上网行为管理、应用识别与URL过滤、下一代防火墙等产品被业界熟知。如果说网康的一项项产品创新,一步步超越领先是业务经营方面的一次次精彩亮剑,那么它在经营管理上的以小博大,就是在挑战发展的极限,问鼎行业领先者的市场地位。

  与很多人刚刚毕业就开始自己的创业之旅不同,袁沈钢是在40岁左右,在多年海外留学和硅谷历练之后才回国创业。相对那些凭借一款产品就走上创业之路的年轻人,袁沈钢的经验、资源和人脉更加丰富。

  “目前大学生创业已非常普遍,但我认为如果一毕业就去创业,自身的积累会有所不足,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一定要懂得商业才能提高成功概率。”袁沈钢说,“只有在资金和自身经验基础上的创业,才可能是高层次的创业。”

  在网康员工的眼中,袁沈钢从一名讲技术的高级工程师蜕变成一名具有高水平管理能力的CEO,在他身上始终不变的是激情,无论他出现在哪里,始终对自己所做之事充满着高度的激情和自信心。袁沈钢认为,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拥有始终不渝的激情与处乱不惊的水平和格局。早在回国创业初期,为了完成从工程师到创业者的转型,他阅读了许多著名企业的成功创业故事,受益于任正非、柳传志和马云等优秀企业家的创业和管理思维,他认为,学习和读书要有工具性、关联性和连续性。

  “任何产品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竞争,竞争加速了网康的成熟。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网康必然还会遇到更强的竞争对手。”袁沈钢说,“如何继续保持高增长是网康的下一个挑战。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技术投入形成杠杆作用,使公司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据袁沈钢介绍,每年网康都会把20%的收入投入研发体系以保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研发团队的发展壮大,研发团队长期研究跟踪国际、国内网络前沿应用趋势,开发应用管理领域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

  在袁沈钢眼里,一定要组建一支优秀的团队,找正确的人来做事情。目前,包括他自己在内,全公司近千名员工几乎都有软件工程师背景,而高层管理者中两个“海归”是他从IBM 挖过来的。

  “健康的公司培养健康的人,我的创业是为了给互联网企业创造健康发展的平台,也希望员工能够在网康开心地工作。”袁沈钢说,“在面试时,我愿意选择性格乐观的人,淘汰那些悲观的人,这样能打造一个开心的团队,开心也是网康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袁沈钢的管理下,网康每周都会组织员工参加团队活动,比如打球、爬山等,在网康的办公室旁边,还有专门的活动室、咖啡间等,供员工在工作之余休息和放松。

  在袁沈钢看来,从个人隐私到国家机密,信息安全问题无所不在。“棱镜门”为中国敲响了警钟,信息安全成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在他看来,信息安全领域在应用上是“矛”与“盾”的较量,需要直接面对国际前沿领域的残酷竞争。技术水平的高低,关乎产品市场价值,关乎企业生死存亡,更关乎国家利益,没有中间路线可走。

  “网康是一家始终专注于网络应用层技术和产品研发的专业化公司,我们的目标是做网络应用层安全、管理产品的NO.1,成为最优秀的互联网安全公司。”在袁沈钢看来,正是因为坚持,网康才能走到今天,才能在中国信息安全领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十年来,网康深知自己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以不断创新的精神,秉承“高效、主动、立体、专业”的服务理念,持续为客户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价值。

  强者愈强,是不变的成长逻辑;

  优势富集,是领先的最大价值。

  实际上,网康只是缩影,是千千万万致力于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安全战士的典范。他们不是为了积聚财富、争取权力,而是为了技术的信仰、承载的使命;他们以强大的民族责任感不断激励自己,脚踏实地、自主创新,为客户创造真正所需的价值。

  正是众多与袁沈钢、与网康团队同样怀揣梦想、志存高远的安全战士的共同努力,让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充满希望,让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之路一片光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