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足球:有浮沉兴衰,但终究火种不灭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力帆,尹明善,成都足球
  • 发布时间:2014-11-10 12:41

  重庆,朝天门,嘉陵江、长江交汇之地。来得山城重庆,大部分人都要选择到此一游,大部分时间,此地当得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之景,如以此景中之“帆”来应重庆力帆,倒也颇为吻合。

  朝天门码头,游船如织,近游者可以选择市内一日游,远足者可以选择去三峡,沿江南下,另外三座大城市,武汉、南京、上海,都是中国足坛的足球重镇。沿江四城中,上海最稳定,南京次之,武汉和重庆,颇有同病相怜之感———武汉在中超浮浮沉沉,去年他们从中超降级,今年冲超则功亏一篑,但若论命运之多舛,际遇之坎坷,则重庆首屈一指。2003年末代甲A,力帆降级,随后买壳云南红塔,留在中超;2004-2006年,连续三个赛季在中超联赛中垫底,终于在2006年降级;2008年成功冲超,2009年中超又垫底,本来已经降级,却因为广州、成都假球事件被勒令降级,于是力帆继续留在中超;2010年再度降级———中超升降机之名由此而来。

  然而,浮浮沉沉固然让人唏嘘,但“重庆力帆”的番号却依旧存在,15年,它可以被击倒,但不会被打败。2014年,重庆力帆冲超成功———曾经慢慢凋零的老兵背影,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扛旗者的“狼奔豕突”

  重庆,奥体球场,在时隔三个赛季后,2014年的重庆力帆队,终于回到了这个球场。

  当一个城市拥有两支球队的时候,球场的使用权就是哪一支球队“称霸”的风向标。2011———2013赛季,奥体球场的主人是重庆FC队。这支拥有特殊背景的队伍,把这座球场原来的主人重庆力帆队逼到了永川,逼到了涪陵。

  于是两个词便应运而生。“江这边”、“江那边”。以嘉陵江大桥为界,力帆的训练基地、洋河基地在江的北边,是“江这边”,奥体是在江的南边,是谓“江那边”,这两个词精妙地勾勒出两家俱乐部之间的微妙关系,也曾被力帆俱乐部的工作人员笑着说,这是“别有用心地挑拨两家俱乐部之间的关系”,但笑归笑,“江那边”的强势却让“江这边”几乎喘不过气来。

  那几年,“江那边”风景独好,而“江这边”的重庆力帆则“狼奔豕突”,在一个得不到温暖的环境里,老爷子尹明善不止一次地有过“不再搞了”的心思。

  50多岁才开始创业的尹明善,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他麾下的球队,两度降级,但降级的苦痛都不如那几年的焦虑,降级也好,升级也罢,重庆一直是力帆的天下,但现在一下子变成了后妈的儿子,这个球队还玩不玩得下去?

  “那段时间的确想退出了。”一位接近尹明善的人士说,但毕竟在这支球队上,力帆集团已经用心搞了超过十年,加之无论是力帆起步的摩托车,还是转型的汽车,又或者是后来的房地产、财务公司,都需要这支球队为他们做营销、宣传的平台,而且在中甲这几年,花销不算太大,即使今年冲超,力帆的投入也就在六千万左右,在中超已经一个亿起步才能谈保级的今天,这个数字并不算太让力帆难以接受。

  熬了三年,最终熬到重庆FC解散,力帆终于还是冲超,重庆仍然是力帆的天下。今年10月主场迎战青岛中能、广东日之泉的两场比赛中,因为临近冲超的时间节点,所以那两场比赛,奥体盛况空前,接近三万人的上座率,奥体周围的道路开场前便围得水泄不通。奥体球场此前的两场比赛是创纪录的,一场是2009年主场和北京国安的比赛,那时候“球形闪电”埃尔顿加盟重庆不久;还有一场是2012年的第一次重庆德比,而本赛季的这两场比赛,入场人数都超过了那两场。

  在中甲,力帆是“蛟龙”,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15年,重在坚持实际上,从某些细节就可以看出重庆力帆今年冲超是如何地志在必得———在今年的重庆奥体,他们的广告牌不像某些中甲球队的主场那样“像纸糊的”,他们用的是电子液晶显示屏。本来中甲俱乐部是没有条件用这些显示屏的,但从本赛季初开始,力帆就为此事和中国足协斡旋过,最后中国足协同意了。为什么要搞这个?力帆俱乐部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就是要用中超的标准来做,也算是提前实习吧。”

  可以容纳六万人的重庆奥体,硬件条件不需挑剔,力帆多年的资历,加上人员的稳定,今年结构的调整,让重庆力帆很容易从今年的中甲联赛中脱颖而出,“我觉得今年我们就是百分百可以冲上中超的,因为有前几年的比赛铺垫,我知道我们队的实力怎样。”这是主教练王宝山的说法。

  开局虽有小波折,但力帆今年的整个冲超过程“波澜不惊”,太平稳,优势太明显,他们有中超俱乐部的底子,然而过往在顶级联赛成绩不佳,让人很容易担心他们明年的前景,而最重要的是,是力帆会投入多少才能跟上中超这几年暴升的军备竞赛?

  和刚接手重庆足球时相比,现在力帆集团的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言,他们已十次入围全国500强企业之列,拥有一家上市公司,而且产业已经多元化,譬如财务公司,这是顺应重庆市政府提出的“金融中心”而设立的。不过,力帆也有隐忧,譬如他们的力帆汽车,一名当地出租车司机这样表达过自己的看法:“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力帆汽车不算突出,就看他们未来的电动汽车怎样吧。”还有房地产,力帆的表现同样不算突出,这两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力帆去年没有完成目标,今年也有难度。

  多路出击,但多点都不开花。“力帆不算太有钱”,这是此前力帆在中超给人们的固有印象,“像重庆的本土房地产企业,龙湖这样的大企业如果搞足球,恐怕比力帆容易得多。”重庆当地的一位媒体人士这样表达了他的意见。

  明年要投多少钱才能保级,这谁也说不清楚,但无论外界对力帆的财力如何评价,队员们却有自己的意见。一名老队员这样对记者说:“我们今年六千万就冲超了,明年肯定要加大投入。你说力帆没有钱?力帆自己有两架直升机,一年光停机、保养的费用就超过2亿元,再没钱,把这些钱挤出来一点,有没有?”

  即使冲超成功,老板尹明善也很少公开露面。他已经77岁,岁月带来的衰老虽然不容易察觉,但还是会被细心的人捕捉,在一次公开场合露面以后,一位工作人员说:“老板的手开始抖了。”

  这个城市的职业足球有兴有衰,但终究火种不灭,首功者,就是这位老人———在成都足球降级以后,最令人心痛的哀叹就是,如果成都也有一个尹明善,是否还会落到今日这个田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