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购物,远离雾霾

  • 来源:消费者报道
  • 关键字:品牌,雾霾,高碳
  • 发布时间:2014-11-11 13:13

  调查显示有45%的消费者表示,如果自己喜欢的品牌其实是高碳产品,他们将不再购买这些商品。这一比例较上一年的22%增加了一倍。

  又一波雾霾朝全国各地袭来,你是否意识到自己选购的商品,选择的交通工具也是造成雾霾的一个因素呢?

  10月底,《世界空气最差20城中国“落榜”印度占一半》一文引起热议。因这与各位议民的感受似乎有点出入。那么,除了无休止的指责政府之外,作为消费者,还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改善雾霾天呢?

  雾霾袭来

  “从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北京连续3天以上能见度小于3千米的严重雾霾污染事件共出现了18次。”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一年里,北京平均每20天就有一次雾霾迷城。

  根据“全球碳计划”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碳排放排名前4的地区分别是中国28%,美国14%,欧盟10%和印度7%,而且排放量还在不断增加。此外,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的煤炭燃烧量相当于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和。

  虽然中国政府已表示要向雾霾宣战,但是《低碳经济2014年报告》显示,基于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科学水平,至少要20-30年时间才能完全消除雾霾,如果采取坚决的行动,也至少需要15-20年。过去,德国、英国、日本等地区也花了30-50年的时间才把空气污染治理好。

  雾霾形成的内因在于污染物的排放。“我们工业、交通会排放出气体物质,这些气体物质与大气中的成分结合,通过复杂的过程转化成的固体物质叫二次颗粒物。造成重污染、重雾霾的污染颗粒物大部分不是直接排放出来的,而是二次颗粒物。”丁仲礼解释。在北京,雾霾的最主要来源是燃煤和机动车排放。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年240万的死亡案例与空气污染有直接联系,150万死亡案例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每年超过50万美国人因吸入细颗粒物而死于心肺疾病。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勤华认为,低碳发展是解决雾霾问题的根本出路。

  低碳意识

  随着世界各地人们对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低碳”成为不少国外消费者有意识的行为。2011年,英国碳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即便经济不景气,消费者对低碳商品和低碳服务的需求还是有所增加。同时,消费者也愿意为“低碳”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有45%的消费者表示,如果自己喜欢的品牌其实是高碳产品,他们将不再购买这些商品。这一比例较上一年的22%增加了一倍。而如果企业生产的过程以及产品都符合“低碳”要求,消费者的忠诚度会大大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加入到改变和减少碳排放的过程中。

  这种实践低碳消费的行为也有间接的数据体现。“全球碳计划”的数据显示,2013年只有欧盟的碳排放量较上一年降低了1.8%,其他国家地区均有增加。2011—2012年,中国、美国、欧盟和印度的CO2排放增长率分别为:5.9%、-3.7%、-1.3%和7.7%。

  有研究发现,在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时,人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在这个背景下,2007年,英国8家大公司联合启动了一项旨在帮助消费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绿色行动”。

  活动启动仪式上,首相布莱尔说道:“有人认为,我们很难采取行动来控制气候,因为这会伤害经济,但我今天从这些公司听到的却是这是一个双赢的行动。”活动中,英国第一大零售商乐购Tesco就表示将半价出售节能灯泡。

  在中国,情况有所不同。据《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统计,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行为中能量消耗最大的行为是居住,占到了总能源消费的45.10%,直接生活用能占26.43%,食品消费占11.6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占8.37%,以上四者共占91.56%。这些行为同时也是最大的碳排放行为,分别占城镇居民生活行为CO2排放的43.82%、24.47%、12.85%、9.74%,共占90.88%。

  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的余艳等人发表的《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指出,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是合理的,应该减少生活行为浪费,以实现低碳消费。

  “从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动机来看,人们有足够的动力通过绿色健康消费来过上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然而绿色健康的消费不一定就代表着低碳消费,任何过度的消费都不是低碳消费。”文中表示。

  消费者可以做什么?

  在英国,英国碳基金会的减碳标签已经在数百种商品上有标识,包括著名的乐购Tesco。该机构也是全世界最早推出“碳标签”的机构。消费者选购时可以参考经过他们认证的标注产品以及做出减排承诺的制造商。这些标签可以显示商品的“碳足迹”,督促消费者们“减碳”购物。零售研究中心预计这些商品的销售额在2015年将达到150亿英镑。

  研究中,消费者显示出对低碳生活方式改变的意愿,并且需要公司和企业对环保作出贡献,在标示上帮助他们更好地“减碳”。在此前提下,越来越多企业也开始注重碳排放,以此吸引顾客,提高顾客忠诚度,而且最成功的企业常常也是最注重环保的。

  目前,欧盟、美国、韩国等地已有类似的碳标示制度,虽然中国市场还没有实行“碳足迹”的标注,但已有不少专家建议推行。在中国,已有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在开发并运行中国污染地图数据库,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促进环境治理机制的完善。在他们官网上,消费者可以查阅到污染企业“黑名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表示,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发表报告,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多项建议:

  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这可以每天减少大约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可以减少48克二氧化碳排放量。

  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火车比乘汽车可以减少1.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干,这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午餐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

  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以把3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此外,猪肉和鸡肉的含碳量比牛肉和羊肉要少;洗碗机比手洗碗筷要节能;环保型的洗衣液,低温洗衣这些都能节省碳排放,都是可行方法。

  具体实施时,有12个步骤的建议:1.做出承诺;2.评估现状,了解自己从哪里和如何产生温室气体将是减排的第一步;3.决策和计划预期目标,大多数家庭或企业都可以节能10%;4.从生活中“去碳”;5.提高能源效率;6.转向低碳能源;7.投资于抵消碳排放和更清洁的替代产品;8.提高效率,避免和减少产生废物;9.提供或购买低碳产品和服务;10.购买绿色,销售绿色;11.私人企业、公司更多地同非政府组织、城市及政府合作;12.讨论,公司和组织需要相互沟通。

  透明是至关重要的。对公司、组织及政府来讲,网络和其他新闻媒体让他们无所遁形,给予消费者监督的力量。

  本刊记者 徐晨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