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广州市政府网站发布广州市足球试点城市工作计划(2014—2016年),提出要以职业俱乐部为龙头、校园足球为基础、青少年培训为重点、竞赛活动为杠杆,着力加强和完善组织体系、培训体系、竞赛体系建设,为推动中国足球事业不断发展作出新贡献。
16日下午,广州市足管中心主任谢志光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感慨道:“以广州市政府出面的力度促进足球发展,广州足球历史上没试过!”谢志光强调:“接下来就看抓落实了!”
“我们以前在校园足球的开展上提的是‘百、千、万’的目标,即100所校园足球推广学校,1000支校园足球队伍和参加校园足球的学生达到1万人,但现在提出规划目标是在这三年里,建立500所校园足球推广学校,构建5000支校园足球队伍,参与足球活动的中小学生达5万人,可以说,单在这方面提升的不止是一个档次。”谢志光说。
在校园足球推进的顶层设计方面,广州市已经完成了教育部门主导,体育部门负责技术指导的工作,广州市足协也将在技术支持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这个广州市足球试点城市工作计划(2014—2016年)上周已经在市政府办公会议上通过,实际上其中的很多工作早已经开始执行。”谢志光透露说。
对于计划中专门强调的坚持政府主导、体教结合、各相关职能部门支持的模式,谢志光说:“这方面要专门提一下关于场地的建设,规划要求在2016年底前完成100个(块)足球场建设计划,2014年的任务是要完成30块足球场地建设,2015年、2016年分别完成35个(块)。广州是国际化大都市,群众对足球场地的需要是非常大的,要在三年内完成这样的计划必须得到广州市的规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于民、服务于民,同时达到足球培训所需的场地。我们2014年的建设30块场地的目标差不多完成了,接下来要规划未来两年的场地计划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配合推进广州足球改革发展,为广州市青少年提供足球训练场所,今年燕子岗体育场正式更名为广州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划归广州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直接管理,从而保证了市足协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训练场地问题。
在政府主导方面,规划中专门强调了加强培训体系建设,突出了俱乐部后备队———市级半专业队———区级体校队伍———校园足球群体的衔接机制。作为全国为数不多保持区级体校的副省级城市,广州市有海珠区、越秀区、天河区、荔湾区、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市体校等区一级青少年足球单项培训基地,“我们广州有12个体校,都是财政拨款,现在设立了七个区级足球试点基地,这是广州足球发展的重要一环,接下来市里对区级足球试点基地要监督检查,督促其落实提高,我们的目标是争取青少年系统训练人口达到2000人。”谢志光说。
16日,代表广州富力参赛的广州市足协U17代表队再获全国青年联赛冠军,“他们是广州足球的未来,如果再加上恒大和富力队在职业联赛上这几年获得的好成绩,广州足球的未来大有可为。”
一周前,由广州市教育局和广州市体育局联合主办的广州市校园足球联赛分区赛陆续在广州各县市区展开。“从今年开始,广州市校园足球联赛先由各区打起,最后每个区选出优秀的队伍参加市级的总决赛,以比赛为杠杆,调动各区推进校园足球的积极性。”谢志光说,“规划还要求,全市各区(县级市)要成立足球协会,在各区举办各类青少年足球比赛,市里有专款支持,目的是促进县市区的积极性。”
上周,对校园足球高度重视的广州市黄埔区率先打响了辖区内的广州市富力杯校园足球联赛分区赛。黄埔区教育局局长张灿华表示:“黄埔区除了要完成校园足球黄埔区的分区赛之外,还要继续坚持开展了三年的黄埔区校园足球联赛,每周末都有比赛,在黄埔区普及校园足球活动。”
记者 王伟 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