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介

  精力管理

  生活在数字化的时代,时间管理已不再是可行的解决方案。一天中有多少个小时是固定的,但是我们所能调动的精力却不是这样的。本书试图向读者证明:尽管我们不能挤出额外的时间,也不能减轻自己的压力,但我们可以调动更有意义的东西———精力!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健康与快乐的基础。

  这个突破性的观点可以根本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本书在此观点的基础上提供了管理精力的方法,核心就是公司型运动员培训体系。该培训体系源自作者和一些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25年来的合作,因为在体育界获得成功,因而得以推广到其他需要高效能的领域,主要是商务领域。

  作者在书中说道:“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是一个团队精力管理的高手。”管理好下属的精力意味着高效能的企业运作。

  在企业中,金钱是资源、产品厂房是资源、人才是资源,而人才的精力是最核心的资源。管理企业,不仅要管理好现金流、物流,更重要的是管理好员工的精力流。作者在书中举例,在精力管理中,只要管理好员工体能,就会有很高的回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发现,参加健身计划的员工的工作不满和工伤事故降低50%,在时间损耗上降低了40%。杜邦公司报告说,参加了健身计划的那些人在6年时间里旷工现象下降了47.5%。

  “身体的管理意味着精力的数量,而精力管理当然不仅仅是身体的管理,它的范围和价值远超于此。”

  本书提供的方便实用、易于理解的案例可以成为精力管理的操作指南,阅读资料、测量表格、行动按钮、管理工具等都值得反复的练习和使用。最重要的是,本书提供了一张能从此改变人们的生活的路线图,使体能上充沛、情感上相连、思想上集中,精神上一致,在工作上和工作之外变得更加投入。

  译者:付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洛尔等

  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

  克莱·舍基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新文化最敏锐的观察者”,从事有关互联网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写作、教学与咨询,特别关注社会网络和技术网络的交叉地带。之前他写过《未来是湿的》揭示的是“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而本书《认知盈余》揭示的则是“无组织的时间力量,用克莱·舍基自己的话来说:“本书从上一本书遗留的地方开始,观察人类的联网如何让我们将自由时间看待成一种共享的全球性资源,并通过设计新的参与及分享方式来利用它们。”该书进而分析了这些崭新的文化生产形式背后的路径和动机,它们无一例外地与人类的表达相关。

  作者表示,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2000亿个小时,而这几乎是2000个维基百科项目一年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我们将每个人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创造它们和分享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卓越。

  那么,什么是认知盈余?作者给出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的时间汇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现实的破碎成为了互联网在虚拟世界中积蓄认知盈余的土壤,人们以“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和“无组织的时间力量”聚合在一起,缔结了新的联系,创造了新的社群关系,并有望创造更多的社会红利。

  马化腾曾说:“认知盈余是新时代带给我们的最大红利之一。”因为,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哪怕精英辈出,也不曾拥有这样快捷的沟通,这样畅快的交流。在这个场所里面,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会造就一代新人,一代新人会创造新的未来。这一切一切的改变,皆因“认知盈余”而起。

  作者:(美)克莱·舍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译者:胡泳/哈丽丝

  卖什么都是卖体验:互联网时代必学的39条客户体验法则

  “体验经济时代,卖什么都是卖体验。”人们在对体验顶礼膜拜的同时,反而忘记了客户体验的常识———所有的优质体验都是来自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相互关系。互联网颠覆的是人与人的沟通渠道和方式,而优质体验的本质并未改变。随着O2O浪潮席卷互联网商业时代,回归对客服体验基本原则的遵循是所有平台、产品和服务的必修课。

  被誉为“客户体验领域最权威专家”的李·科克雷尔将其16年迪士尼乐园、8年希尔顿酒店和17年万豪酒店高管工作所积累的客户服务经验进行了深入梳理,融汇成39条可轻松执行的基本法则,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怎样赢得客户、留住客户。

  那么,优质客服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李·科克雷尔12岁地孙女玛戈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和气待人啦!”字典上关于“和气”一词的解释是:友好、礼貌、恳切、和善、体贴、有教养等。做生意时,谁不愿自己身边的人都具备这种素质呢?作者突然意识到:优质服务不仅仅是指我们所做的事,更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状态。

  作者认为,很多公司或许拥有全球一流的政策、流程以及培训体系,但如果执行人员不具备相应资质,那一切都是枉然。但行动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本书中许多客服法则,其实就是针对如何行动和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而总结的。但在采取行动之前,我们应当先进入状态。一个人的状态包括其态度、个性和行为举止等因素,这些因素是客户服务能否博得人心的关键。“客服人员的品质决定了客服质量的好坏。”在本书中,作者会对行动和状态这两个优质客服的构成要素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李·科克雷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

  译者:靳婷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