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戛纳电影节是电影的盛会,但有不少欧洲电影制片商将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荧屏,从电视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同一题材,同时推出电视剧版和电影版,电影和电视联动,以摊薄成本,增加收益。
比如本届电影节非竞赛单元影片之一、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Oliver Assayas)执导的《卡洛斯》(Carlos)便是电影与电视相结合的产物。此外,瑞典影片《龙纹身的女孩》(Girlwith the Dragon Tattoo)、英国的犯罪三部曲《血迷宫》(Red Riding)、代表德国角逐200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巴德尔和迈因霍夫》(TheBaader Meinhof Complex)均同时拍有电视剧。这种联合制作模式让制片商摆脱了预算短缺的困扰。
通过与德、法公共广播电视公司合作,以及针对剧情片的补助与减税政策,制片人蕾吉娜·齐格勒(Regina Ziegler)为导演乔·拜尔(JoBaier)的电影《亨利四世》(Henry of Navarre)募集到了2000万美元的资金。据她介绍:“在德国,这几乎是电影制作的惯例。事实上德国电影的制作费均来自于电视剧。”
由于针对不同市场推出了不同版本,《亨利四世》的成交量得以提高。巴伐利亚国际电影公司市场总监斯芬尼·泽特勒(Stefanie Zeitler)称:“攀升的成交量保证了《亨利四世》影视两个版本的拍摄资金。”
虽然联合制作的模式令欧洲电影业获益颇丰,但其无法得到官方认可。比如前文提到的《卡洛斯》就因为其电视出身最初曾被戛纳电影节拒之门外,直至最后一刻才被列入官方名单。
为此,阿萨亚斯和制片商极力避免为这部5.5小时的史诗影片贴上“电视迷你剧集”的标签,而是将其称为“电影三部曲”。
对于这一模式,导演界褒贬不一。曾以《铁皮鼓》(The Tin Drum)获得金棕榈大奖的德国导演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ndorff)持反对态度,并称其对电影业与电视剧业均无益处。由于言辞激烈,德国影业公司康斯坦丁(Constantin)甚至取消了他执导《女教皇》(Pope Joan)的资格。然而另一方面,很多著名导演加入了执导电视剧的行列。这些高品质的电视剧在海外的成交额不输电影。
电影与电视联合制作的模式能挖掘更多的人才,又能推出更多作品,可谓一举两得。虽然该模式目前仍面临各种反对的声音,但发展前景广阔。今后的戛纳电影节上,势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此类作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