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定制”甲骨文数据库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甲骨文,数据库,吴承杨
  • 发布时间:2014-12-24 07:43

  ——甲骨文副总裁吴承杨谈数据库“强身”之道

  作为企业级关键业务的基础平台,用户不可能对数据库进行裁剪式的“定制” 。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业务的具体需求,在甲骨文提供的大量数据库选件中,用做加法的方式,来个性化“定制”自己的甲骨文数据库。

  除了推出数据库外,还在数据库平台上提供多种数据库选件以供用户选择,这似乎与甲骨文一向倡导的以一体机来简化IT系统复杂性的理念不大兼容。甲骨文副总裁及中国区技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吴承杨道出了个中的理由。

  为何要“定制”

  传统数据中心必然会形成数据孤岛,这是因为企业在实施业务驱动的IT项目时,用户选择相应的软硬件和系统集成商,最终易形成封闭的流程系统,有些企业甚至会有几十套这样的系统。因此,整合这些系统以不断提高业务运行的性能,是很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夯实数据库的地基——做到高可用性、高性能、高安全性这三方面时,很多企业并未把对高性能的需求放在首位。吴承杨举例说,数据库宕机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某车企因为机房掉电造成的损失为300万元/小时,某大型银行因业务中断造成的损失为2500万元/小时,某大型制造企业因为数据误删带来的损失为900万元/小时,某大型央企因为机房掉电造成的损失为1200万元/小时。就原因而论,自然灾害导致业务中断的情况只占7%,硬件故障占44%,软件和人为失误占49%。

  “如果一个公司的系统停机6个小时,对于企业CIO而言则是非常大的事故;如果停机12个小时还不能恢复系统,那么将有可能影响企业CIO的职业发展,”吴承杨说,“这些可以说明高可用性的重要性。而且,企业针对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的需求不断攀升。”

  然而,很多中小型企业,甚至大型企业的CIO们都抱有一个想法:只要系统上线没有问题,保持正常运营,那么就不需要升级,但这为未来埋下一个重要的隐患。当系统出现问题时,CIO们才会意识到,当初本可以用很少的精力去消除该隐患。

  集群无疑是用户提高可用性的首选方案,而要甲骨文数据库运行在集群上则必须选择甲骨文数据库的选件Oracle RAC(真实应用集群)。“尽管集群技术在15年前被推入市场,但时至今日,中国的很多用户还没有全面采用集群技术。”吴承杨说,“在数据库应用上有一个被称作数据库选件的配售率(Attach Rate)的指标,是指选择数据库选件的比例。在中国,这个比率约为47%,即每购入1美元的数据库,平均购买选件的费用为0.47美元;澳大利亚的比率为137%,即每购买1美元的数据库,平均购买选件的费用是1.37美元。”

  “三高”一个都不能少

  虽说高可用应该成为大多数用户的首选,但高性能和高安全性也不容忽略。吴承杨表示,甲骨文数据库选件覆盖用户这三方面的需求。

  在针对高可用性的选件上,主要有Oracle RAC、数据库复制GoldenGate、多租户架构、零数据丢失恢复设备等。

  其中,Oralce RAC兼具支持业务连续性与高可用、可伸缩有敏捷性、自动负载均衡、自动存储管理等功能。而GoldenGate则保障了关键系统的连续性,比如说零宕机操作、灾难恢复与数据保护、数据分发、查询卸载等,并且借助实时数据仓库与运营报表卸载技术实现了企业内部数据的实时集成。多租户架构是甲骨文最新数据库Oracle 12c带来的全新技术,它打破了传统数据库的概念,将数据库一分为二:与系统相关的根数据库和与应用相关的可插拔的数据库,从而使得一台数据库服务器目前可以支持多达256个可插入数据库,即支持256个应用,而它在数据库的运维管理、系统性能上都有显著的提升。零数据丢失恢复设备则实现了所有甲骨文数据库的终极保护。

  吴承杨介绍说,富国银行采用Oracle RAC和Oracle ADG(活动数据卫士)选件后,为其应用的高可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确保系统不宕机,并且在出现问题时,有即时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提高系统性能上,很多用户以为性能满足不了需求时,首先会想到再购置数台服务器。“在数据库层面,90%采用这个做法的用户是错误的,这是由于绝大多数数据库瓶颈不在CPU利用率上。” 吴承杨说,“在增强数据库性能方面,甲骨文建议用户从放到内存里运行、分区、压缩和数据库调优等方面入手。”

  但是,要将数据库放在内存里运行,需要把原有的应用重写一遍,90%的用户也许会知难而退。甲骨文为用户提供Oracle Database In-Memory选件,用户只需直接插入选件,无需重写原来的应用。吴承杨说,甲骨文内存数据库选件还针对数据库交易型应用与分析类应用这两大类应用的不同,采用双活的方式,将这两类应用都存放在内存中,客户甚至不需要专业技术就可以直接使用。

  将数据库大表分区存储,是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的数据库性能提升技术之一,甲骨文的分区选件可以提供按时间、地域、状态和复合等方式分区。而甲骨文提供的高级压缩包选件可以在确保数据高速传输的同时,真正提高数据库的读写性能。数据库调优选件则可以帮助开发商和用户去优化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

  在高安全性上,甲骨文提供了数据库防火墙和审计、数据库加固、数据加密和脱敏等选件,从而构成了事前防范、事中告警与拦截、事后审计等多阶段立体防护架构。其中,甲骨文之所以强调审计,是因为根据统计,98%的被盗数据来自于数据库,而90%的数据库安全问题则是由内部引发的。

  用案例说话

  瑞银集团曾拥有上千个数据库、3300台服务器和36388个甲骨文数据库许可证。但服务器并非多多益善,过多的服务器将导致故障率升高,投入成本增加。

  两年前,瑞银集团启动了数据库云计算,瑞银集团最终选择了与甲骨文的合作。甲骨文帮助瑞银集团做了深入的整体架构性分析,设计了整个数据库(包括服务级别协议SLA),并对整个数据库的使用进行了分析和定义。

  具体而言,甲骨文将瑞银集团的数据库做了四个层级的分级,即金、银、铜和白金级。不同级别有不同的SLA,在高可用、高安全、高备份方面分别进行了定义。在定义后,不同类别的数据库统一使用甲骨文一体机,实现了在数据库平台上的整合,从而大幅度减少了原有物理机的数量,CPU核数也显著下降。

  最终,瑞银集团的物理服务器从3300台降低为187台,减少了94%;CPU的核数从36388降为10640个,减少了71%;因为甲骨文数据库是按CPU核数销售许可证的,相应地,甲骨文数据库许可证也减少了71%。总体拥有成本降至2.32亿美元,降低42%,未来5年总拥有成本降低26%。

  在瑞银集团案例中,软件许可证与硬件服务器数量大幅度降低,这意味着甲骨文来自瑞银集团这个大客户上的收入锐减。这岂不是损害了甲骨文自身的利益?然而,吴承杨并不这么认为:“甲骨文一直持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我们的成功基于用户的成功。这并非是一个口号,我们希望甲骨文今年的转型将更多地从产品上转到用户。帮助客户节约成本才是甲骨文与客户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

  吴承杨表示,核心银行肯定要求最高级别的SLA,而类似车辆排表系统这样的应用肯定不需要这么高的级别,所以甲骨文会深度考虑客户需求,把好钢用到刀刃上。针对高级别的需求,甲骨文会推荐贵的产品,而针对低级别的需求,同样也有一套经济适用的方案供用户选择。

  本报记者 马文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