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昔日皇家粮仓海运仓的前世今生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皇家粮仓 海运仓 前世今生
  • 发布时间:2010-06-10 09:40
  海运仓属老北京内城部分。过去大一统的中国封建社会,北方贫瘠,南方富庶,北方长期靠南方的粮食接济。至元代时,东直门一带还是运粮河道。那时南粮北运,是从海运至天津直沽海口,再经白河、通惠河至大都。

  以迄明代,到明英宗时,在此兴建粮仓,《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五月,以在京居贤、崇教二坊草厂筑仓收粮”。因是接储海运而来的漕粮,故命名为海运仓。

  京城漕运的由来

  漕运的漕,本身就是以舟运谷的意思。南粮北运,长期主要靠河运,先是黄河,后是运河。而运河又有多少次的变迁治理,直到清康熙年间开“中河”,才使运河的畅通真正大功告成。因此明清两代南粮北运,主要经由京杭大运河。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曾是中国历代南北最主要的货运途径。

  漕运关乎国运,在明清两代表现得最明显,所以专设有漕运总督官职和衙门,驻节江苏淮安。明代制定漕河禁例17条,至清初又增加5条,使漕运管理日趋完善。漕船都属官船,实行军事化管理,分驻运河各地,一地称为一帮,形成历史上极有名的漕帮,也成为游侠组织“青帮”之帮的出典。明代漕船定额11770只,行运官军12万人,除运粮而外还运贡品,如苏杭的丝织品、南方的稀有木材,以及金属、药材、盐等。

  到京后,漕粮入海运仓,其他物品入西什库。到清代漕船主要运粮,至嘉庆年间漕船还有6000多只。实际上漕船来回都夹带货物,从南方运到北京的黄酒,被京中官宦富商人家称为南酒,是极受欢迎的东西。漕船南归并不放空,又把北方的皮货、药材等捎回南方。所以到了清末,漕帮虽然演变成乡野民间的组织,却具有不小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的政治势力。只是由于各地富庶、贫瘠的不同,漕帮境遇也迥然有异,故有“旺帮”、“疲帮”的区别。

  海运仓 北新仓

  明英宗时兴建了海运仓,清代又在其北兴建了北新仓,两仓连为一体,规模更大,实际成了一仓,南门仍称海运仓,北门却称北新仓。所以要在京城建设如此大量的粮仓,清人震钧在《天咫偶闻》中有精辟的论述:“皇皇帝都,倘不有此数百万之存储,万分之一,道途有梗,南米不以时至,北方杂粮决不敷用,是安坐而待困也。是以仓储之法,自三代至今,未之有改。”可见这是维系京城政治、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所在。

  据史料记载,仓以廒为储藏单位,每五间一廒,前后出檐,廒顶开气楼一座,可使粮食中的水汽由此蒸发。为防止鸟雀由此飞入仓中,还用竹蓖编成隔孔,固定于气窗之上。廒底砌砖,上铺木板,板下留出一尺空隙,作为出气筒,以保粮食干燥。廒的墙体用大城砖垒砌,底部厚约1.5米,顶部约1米,收分很大,可使仓内保持恒温,粮食不易霉烂。海运仓和北新仓内除廒座外,主要建筑还有官厅、大堂、太仓殿、仓神庙、土地祠、监督值班所、官役值班所、科房、更房、警钟楼、巡警驻扎所等。由此可见,当时储粮方法相当科学,而海运仓自成体系,确为京城中一个极紧要的地方。

  历史的变迁

  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北徙,入大清河,阻断了运河的航运畅通,漕运被迫又试行海运,效果非常不错,不仅运输成本降低,而且米粮耗损减少。所以南方几省专设海运局,操办漕粮海运。接着轮船、火车继兴,河运漕粮再无意义。至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以后,南方各省交运漕米改为折抵银两,漕运遂成为历史。入于民国,这片规模很大的海运仓无米可储,终于改作它用,逐步变成居民区了。

  现如今,走进新落成的海运仓小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呈“回”字形的六层小楼,那象征着老北京的灰色外墙,造型古朴的高大门洞,起脊挂瓦的楼顶,尤其是小区内的楼号仍用原来的胡同名称,如“海运仓”、“南颂年”、“北新仓”,使回迁的居民感到熟悉而亲切,仿佛又回到了那充满邻里亲情的老胡同。

  位于小区中心是一处以历史景观为主题的休闲公园,由于在此处发掘出部分漕运河道遗址,小区的设计者将历史景观和现代民居建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假山上造型古朴的“稻香亭”木柱上楹联曰:“谷乃民之宝,民以食为天。”开进了漕运码头遗址的石坊其黑底金字的楹联为:“小别西湖恰来异地看烟雨,相逢京城同上此舟话丰年。”高大的木制水车仿佛在日夜不停地转动。几株被精心保留下来的百年古树,其斑驳苍劲的枝干奋力向上,伸向雪后初晴的碧蓝天空。它们宛如目睹此地沧桑变化的老人,在向我们讲述着“海运仓”的昨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