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拿大”到藏寨村 四川丹巴20公里户外随拍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牦牛谷,藏寨村,四川丹巴
  • 发布时间:2015-01-13 10:08

  冷杉,树挂,山中湍急溪流,你以为这一切只能在加拿大看到?现在四川丹巴县的牦牛谷就给你一个原汁原味的“加拿大”,不用羡慕他们的极限寒冷,一切美景就浓缩在四川丹巴牦牛谷。

  咔嚓白鸟与白雪

  北风呼啸中的一月严冬中,还有什么新鲜的拍法?你是想到山林里看皑皑白雪,还是到热带的赤道去拍摄白羽飞鸟?如果不愿意出门,你也可以选择待在建筑里,透过玻璃反射拍摄超现实的建筑万花筒。本期实战让你从南到北,从家中到户外,把有趣而实用的实战技法一网打尽。

  深入牦牛谷 置身加拿大

  甲居城寨旁前往八美方向有个叫做“牦牛谷”的地方,这个地方气候变化更快,此次前往牦牛谷遇到了由山顶开始向下的降雪,仿佛置身冬季的加拿大。

  在牦牛谷中山壁变得更加陡峭,山路也更加曲折蜿蜒,而这一切都是由山中的流水所形成的,有怎样的水,便有怎样的路。在牦牛谷中随处可以看到落差大、回弯急促的流水,映衬着整座山的银装素裹,真的会让人有置身加拿大的错觉。路旁有防护栏,小心地翻过防护栏可以下到河边,河边都是有大型的山体落石堆砌而成的,站在上面就可以拍摄低角度水流作品,这样的落差拍摄。关键就是将角度控制好,由低向高拍摄即可。

  红石滩上湿滑漫步 聚焦岩石上难得色彩

  快到亚拉雪山时,在峡谷绝壁下的冰河中,一大片火红的巨石从半山腰一直铺满沟底,散落在平缓的河滩上,大约有1公里之长。隆冬牦牛谷冰天雪地,河水仍在潺潺流动,而水中的红石头却则形成了冰挂,如同在冰里包裹了炽热火焰。这些奇异的红石头色泽如丹、无论大小都呈艳丽的铁锈红,在阳光的折射下,鲜艳红石头在溪流间、冰缝里、灌木丛中十分耀眼,一旦遇上雨雪冲刷,红石就会变得鲜艳如血。植物学家说,红石是红色藓类生物附着在石头生长而成的产物,地质学家称是这里的石块因特殊地形及气候原因,某种矿物质含量过高所致。无论如何,这里的景色有红色、绿色还有湍急流水的白色,真的是色彩生动与丰富,而记录这些色彩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支广角镜头配合慢速快门留住溪流的白色,完成整个画面。

  内层抓绒更保暖

  丹巴地区的最大特点就是风大,因此身着一件冲锋衣站在风中是再合适不过的,但是普通的冲锋衣只能起到挡风的效果。保暖效果还是需要在内部体现,洋葱式穿法固然不错,但一件三合一冲锋衣能省下很多心。

  在山谷中眺望远方 长焦望远在雪山中寻找层次

  牦牛谷气候变化很快,山顶甚至山腰处都会慢慢地下雪,这是由于山顶的高海拔造成了冷气流凝结水汽而降下来的雪。随着降雪云的慢慢向下飘散,雪会很快地挂在树木上,云雾也在山间飘散着。很自然地就形成了云雾缭绕的画面,加拿大常见的杉树配合烟云笼罩的低温,恰如一张水墨丹青的中国山水画。但是肉眼看到这样的画面固然很好看,问题是举起镜头来,这个时候大场景的风光照只会让画面杂乱,换上70-200mm镜头放眼向山顶望去,但在准备按下快门时就会发现拍摄时的难度了,纯白的世界会让拍摄变得乏味无趣,拍摄时只需要记住一个关键点“找层次”,将视线放在远处的山谷里,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到远处更远方的山坡,这样的位置就能找到远近分明的透视层次。相机设置上满足在阴天中的正常曝光就好,稍稍减掉1/3挡曝光值,让明暗的树挂更加分明。如果想在画面中体现出寒冷的感觉,只要直接在色彩设置中将色温设置为3700K即可。

  登山鞋最重要的

  本次行走经历了容易扬沙的沙土路与碎石路,碎石路面在徒步鞋面前不算什么,可以让脚步感觉不到行进的艰难,可以轻松通过。但是沙土路太过松软只能慢慢行走,登山鞋会让多数沙土难以进入鞋中。

  回归藏族人文风貌 慢速原生活

  驱车20公里由牦牛骨返回甲居藏寨,从野外风光回归民族人文。这次置身小村庄中,走在石板路上,感受由远古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这种充满着藏族情怀的生活需要用一双记录的双眼去观察与铭刻瞬间。

  探秘藏民生活厨房 长焦捕捉慵懒藏情生活

  甲居藏寨中保留下了很多尚未被改变的藏族生活方式,这种保留让我们还可看到村子中用石板堆砌成的道路,用石头和白浆垒起来低矮的院墙,村中听不到喧哗,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响以及村中某处人家开始烧柴的噼啪声。因为是依山而建,整个村庄都是依照山势建造起来了,当然这也解释了碉楼依照山势所呈现方向、形状不规律的原因。虽然保留了很多传统藏族文化,但是毕竟现代化的进程实在是太快,很多便利的生活方式也在慢慢改变着村寨中藏民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却始终没有改变,一天的劳作与简单的餐食就填满着他们的幸福感。在村子中游走,敲开一家藏民人家的大门,主人家很热情的迎客态度让我们很是温暖,毕竟蜀地的藏民有着四川人民的热情好客。正值晚饭时间,家里的儿媳妇在厨房中做着晚餐,走进厨房的一瞬才了解从远处看到的炊烟袅袅原来真的来自城市中消失了很久的“土灶”,村寨中的藏民还在用这样的方式获得最亲切的热量来源。厨房的面积算的上宽敞,拍摄的时候一支28mm的定焦镜头是最舒服的焦段,记得要把光圈开到F2拍摄。

  感受淳朴劳作状态 彩色院子中的慢生活

  与城市完全不同的是,村中的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院子,抬头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蔚蓝天空,院子里也处处能看到生活的气息,白浆刷过的前面虽然算不上平整,但是大面积带有粘连白浆的墙面配上暗红色的窗棂,真不得不佩服藏族人民建筑过程中的配色选择。很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告诉主人一家不要在意我们这些相机的时候,主人真的是又投入了自己生活中,坐在院中的石阶上摘下满是苹果的背篓,举起相机又是一张自然的环境人文照,还是28mm的广角定焦镜头拍摄,光圈可以收缩到F5.6,横构图拍摄将人物与白墙红窗棂都拍摄到画面中,习惯性地将人放在画面的右侧1/3处,人物不用太大,带环境拍状态抓瞬间。

  见证隔辈天伦之乐 男主内的奶爸状态

  四川的藏族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女主外男主内,换句话说就是家中的女人都会下到田间地头劳作,只剩下男子在家中照看孩子,于是我们便在家中见到了男主人照看着自家的小孙子,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一直传承下来。拍摄祖孙二人在院中玩耍时,28mm的定焦镜头就不再合适了,这是因为院子中的色彩与其他的线条会直接干扰画面,这个时候还是要集中捕捉以孩子为主的神态。换上70-200mm镜头用中长焦与大光圈将画面压缩到只有祖孙二人的神态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选择了中长焦压缩空间,但是还是要注意院子的大小,算好拍摄距离,光圈适当调整到F2.8将孩子的笑脸瞬间拍下就好。这个时候孩子爷爷的神态就不再显得那么得重要了。

  整体细节都要保暖

  在丹巴的山谷中除了景色喂饱双眼之外,带给身体的最大感受就是风大,这里是三条河流交汇的峡谷,风大到超乎想象。全程拍摄保暖与防风是必要的,套绒冲锋衣配合手套可以保证上身与双手不快速流失体温,下身一条冲锋裤起到防风的功能,当然如果你想在里边再加一层保暖层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需要注意到的就是运动起来的灵活性以及热量的排出。起码本次行程,一条冲锋裤在运动起来的时候还是让我全身温暖,不会觉得双腿寒冷。

  文:沐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