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偶 禁忌的游戏
- 来源:凤凰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换偶 禁忌 游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6-18 09:35
换偶自古有之
在欧美,换偶不是新鲜事,尽管大部分人觉得这种行为非常荒唐,但参与其中的人却自有一套说词,他们认为夫妻相处久了,难免厌倦对方,为避免发生婚外情,不如在彼此谅解的情况下,透过换偶方式“疏解”一下。参与换偶活动的人多自认“思想开通”,他们坚信人性软弱,与其逃避现实、苦苦压抑,不如和其他想法一样的夫妇进行交换计划。
换偶事件在中国的出现,与其说是一个中国人学西方学出的道德败坏事件,还不如说这是两种道德思维的碰撞。在中国,自古换偶的事件也不是没有,《晋书?五行志》中则记述说:“惠帝元康中,贵游子弟相与为散发倮身之饮,对弄婢妾。逆之者伤好,非之者负讥。”但那时的“对弄婢妾”,跟现在的换偶意义相去太远。那时候的人把女性当作“所有物”,互换婢妾就像是喝到好酒跟朋友分享一般自然。如果不肯换,甚至还会被讥讽。而如今社会上所说的换偶,则是在抛弃了古时那种男尊女卑的思想之下产生的。同样是换,但现在换的是“偶”而不是“妻”了。虽有换汤不换药之嫌,但也算是一个进步。
欧美换偶大观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从事换偶游戏的人大多是个性叛逆、长发披肩的嬉皮夫妻,而今换偶人士多为30岁至40岁、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中产阶级夫妇。每逢周末,从加州圣荷塞至旧金山等大城市都会举行交换性伴侣的换偶派对。
有换偶俱乐部消息人士表示,玩换偶游戏的夫妇多很富裕,甚至会包下一整座大饭店,进行集体交换性伴侣的派对,最近有超过4000名会员便包下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沙滩上一幢17层楼的大饭店。另外,2000名爱好此道的夫妇每年1月都会包下牙买加一个度假胜地纵情欢爱。而据2006年的统计,换偶人士更在美国成立了约500个换偶俱乐部。
美国“红公鸡”俱乐部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收费的性交易在整个美国克拉克县都违法,所以赌城拉斯维加斯没有红灯区,但却有一家为成年人安排交换性伴侣的场所名叫“红公鸡”(Red Rooster),到这里寻找性刺激的人每周有800人,是拉斯维加斯“换夫换偶俱乐部”(Las Vegas Swing Party)主要聚会场所,他们每周固定去“红公鸡”两次。
“红公鸡”在克拉克县申请俱乐部执照,在赌城地区已开业25年。大赌城区内极少有以“性派对”主题的俱乐部,对这里好奇的人很多。由中国去赌城的男性游客,对这家公开营业的“红公鸡”怀着高度兴趣,并以讹传讹,以为去“红公鸡”可以看真人秀,总在大家回旅馆休息后,要求导游带路前往。
“红公鸡”常客对外国来的“观光客”不太欢迎,他们虽然可以交换伴侣,却不想被人窥视,除非那名观光客也带着异性伴侣来“分享”,红公鸡内的一切都不准照相。
“红公鸡”隐藏在赌城东边工厂仓库间,它是一栋两层楼旧式住宅,室内面积有1.3万平方米,除交换性伴侣房间之外,还有室内泡汤池、舞厅、酒吧、撞球台、活动室和观赏座,每个厅间内部布置均以红色为主,经常去那里活动的人不认为性行为是禁忌游戏。
洪都拉斯合法换偶
大部分人听到洪都拉斯是因为发生在那里的政变,殊不知洪都拉斯也有很多怪异的风俗,换偶就是其中一种。
在洪都拉斯西北部的一些村镇,男人可以将自己的老婆“休掉”,并拉到集市上拍卖,或者拿去跟别人的妻子交换。被买来的老婆可以再度拿去拍卖。这个有些吓人的民俗同样也是玛雅遗风。当年玛雅人将抓获的男俘虏全部杀掉祭神,而女人则可被充当为妻子,或拿去交换。对于这种根深蒂固的习俗,政府也无可奈何。如今根据法律规定,这种交易只能在规定的“人集”举办,而且每3个月才能开一次集。
最普及的换偶:意大利200万对夫妇参与“换偶”游戏
意大利总理带头换偶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风流好色,人所皆知,甚至曾笑说要把妻子介绍给丹麦首相,岂料国民也一样酷爱“换妻”游戏。当地传媒揭露,全意大利或有多达1/4对夫妇定期大玩“换妻”,乐此不疲。
“换偶”在意大利各地愈来愈盛行,据悉有50万对夫妇会定期在200间私人会所交换性伴。但有关专家指出,实际人数远不止此数,应有接近200万对之多,即占全国八百万对性活跃夫妇总数的1/4。据悉参与交换性伴的夫妇,男方的平均年龄是43岁,女方则为35岁。
米兰的私人会所Club Malizia一名职员透露,大玩这种性爱游戏的夫妇来自各阶层,有会计师、医生、甚至足球明星及政客。不过,这种交换性伴游戏有时会以悲剧告终。7月,一名27岁男子被发现倒毙在曼托瓦郊区的Magic Nuar会所内,被一条狗带吊死,显然在玩性虐游戏时弄假成真送命。
与其同时,在加拿大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发生在成人之间的自愿的、隐秘的换偶行为并不构成犯罪,比如,在北美,加拿大最高法院2005年的一项判决取消了对‘换偶’俱乐部的禁令;在日本,法律惩戒公然猥亵行为,但并不干涉成人间自愿的、私密的换偶行为。
当然,法律不干涉,并不代表了在道德舆论方面这些行为就是适当的。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公众及舆论对“换偶”行为一向都持批评态度。即使在被称为开放的美国,“换偶”行为也得不到社会宽容。来自美国媒体的最新报道称,美国体坛的“十大性丑闻”就包括棒球明星的换偶行为,美国许多舆论对这一行为进行讨伐。在韩国,政府也严厉地查处了“换偶网站”。
中国文化下换偶何去何从
也有不少西方学者致力于换偶的研究,甚至有学者认为换偶行为对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稳定有促进作用,极大地丰富夫妻双方的性的多样化体验,而极少地威胁到婚姻本身。但是在中国文化道德下,即使换偶对婚姻有好处,也不能让换偶行为的境况变得更好。事实上换偶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促进婚姻,也可能伤害婚姻。不同的结果取决于配偶使用了剑的哪一面,而不取决于剑本身。或许这种看法在当下并不能被人们所接受,但作为一个对人权充满尊重的现代社会,在“换偶”这种行为没有危害到他人的情况之下,何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对于这些踏足人类社会“禁忌”的人,更应该理性地去看待。就像伏尔泰的名言一样:“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句话所包含的并不仅仅是言论自由,更多的,其实是对于人权自主的尊重。
窦文涛:中国人很多事儿只能干,不能说
每个人的想法太不同了,道德观差异很大。每一群人有每一群人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都同时并在。许老师有一句言,说中国人很多事儿是只能干,不能说。我原来不同意,但是我现在渐渐屈从于这个观点。
梁文道:法律跟伦理不一样
换偶本来可以从伦理学的角度很学理、很逻辑的来分析,它到底有没有错。我觉得李银河教授说法是对的,成年人自愿的决定没有伤害到其他人,没有受害者,这都对。可是问题是这样,法律跟伦理不一样,一个国家实际运作的一些牵涉到道德的法律,往往有时候要决定于这个社群,这个社会对这些事,有没有个起码的共识水平。
许子东:大部分人在表达自己的态度的时候,害怕成为少数
在中国文化里面,少数是一个罪名,不仅是一个程序。本来多数、少数是决定一件事情的一个程序,事情决定完了,全部人都服从这个。之前你是反对的,还是赞成的就应该没关系了,但在中国不是的。所以少数成了一个道德罪名,有些词就天然变成不好的,比如说“极少数人”。比如我们这样一讲,这件事情极少数人怎么样,那这事就不大会正确。
李银河(社会学家):
惩罚换偶,世界罕见
如果说一般的婚外性关系应当受到违反婚姻道德的指责,那么换偶活动连婚外情的破坏级别都达不到,因为它是夫妻共同商议的结果。此类活动的性质和夫妻共同去饭店吃饭的性质近似,只不过是几对夫妻共同约好去一个隐私的地方进餐而已。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世界各国都没有惩罚换偶活动的法律。不夸张地说:惩罚换偶的法律不仅伤害了当事人的基本权利,而且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方刚(性社会学家):性是一件私事,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在我看来,换偶的人只是在追求自己的性权利。他们的性道德和多数人的性道德不一样而已。他们的选择不符合主流社会的习俗,但是,却是他们的私人权利。我们的社会应该采取更多元、包容的态度,这才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
在欧美,换偶不是新鲜事,尽管大部分人觉得这种行为非常荒唐,但参与其中的人却自有一套说词,他们认为夫妻相处久了,难免厌倦对方,为避免发生婚外情,不如在彼此谅解的情况下,透过换偶方式“疏解”一下。参与换偶活动的人多自认“思想开通”,他们坚信人性软弱,与其逃避现实、苦苦压抑,不如和其他想法一样的夫妇进行交换计划。
换偶事件在中国的出现,与其说是一个中国人学西方学出的道德败坏事件,还不如说这是两种道德思维的碰撞。在中国,自古换偶的事件也不是没有,《晋书?五行志》中则记述说:“惠帝元康中,贵游子弟相与为散发倮身之饮,对弄婢妾。逆之者伤好,非之者负讥。”但那时的“对弄婢妾”,跟现在的换偶意义相去太远。那时候的人把女性当作“所有物”,互换婢妾就像是喝到好酒跟朋友分享一般自然。如果不肯换,甚至还会被讥讽。而如今社会上所说的换偶,则是在抛弃了古时那种男尊女卑的思想之下产生的。同样是换,但现在换的是“偶”而不是“妻”了。虽有换汤不换药之嫌,但也算是一个进步。
欧美换偶大观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从事换偶游戏的人大多是个性叛逆、长发披肩的嬉皮夫妻,而今换偶人士多为30岁至40岁、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中产阶级夫妇。每逢周末,从加州圣荷塞至旧金山等大城市都会举行交换性伴侣的换偶派对。
有换偶俱乐部消息人士表示,玩换偶游戏的夫妇多很富裕,甚至会包下一整座大饭店,进行集体交换性伴侣的派对,最近有超过4000名会员便包下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沙滩上一幢17层楼的大饭店。另外,2000名爱好此道的夫妇每年1月都会包下牙买加一个度假胜地纵情欢爱。而据2006年的统计,换偶人士更在美国成立了约500个换偶俱乐部。
美国“红公鸡”俱乐部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收费的性交易在整个美国克拉克县都违法,所以赌城拉斯维加斯没有红灯区,但却有一家为成年人安排交换性伴侣的场所名叫“红公鸡”(Red Rooster),到这里寻找性刺激的人每周有800人,是拉斯维加斯“换夫换偶俱乐部”(Las Vegas Swing Party)主要聚会场所,他们每周固定去“红公鸡”两次。
“红公鸡”在克拉克县申请俱乐部执照,在赌城地区已开业25年。大赌城区内极少有以“性派对”主题的俱乐部,对这里好奇的人很多。由中国去赌城的男性游客,对这家公开营业的“红公鸡”怀着高度兴趣,并以讹传讹,以为去“红公鸡”可以看真人秀,总在大家回旅馆休息后,要求导游带路前往。
“红公鸡”常客对外国来的“观光客”不太欢迎,他们虽然可以交换伴侣,却不想被人窥视,除非那名观光客也带着异性伴侣来“分享”,红公鸡内的一切都不准照相。
“红公鸡”隐藏在赌城东边工厂仓库间,它是一栋两层楼旧式住宅,室内面积有1.3万平方米,除交换性伴侣房间之外,还有室内泡汤池、舞厅、酒吧、撞球台、活动室和观赏座,每个厅间内部布置均以红色为主,经常去那里活动的人不认为性行为是禁忌游戏。
洪都拉斯合法换偶
大部分人听到洪都拉斯是因为发生在那里的政变,殊不知洪都拉斯也有很多怪异的风俗,换偶就是其中一种。
在洪都拉斯西北部的一些村镇,男人可以将自己的老婆“休掉”,并拉到集市上拍卖,或者拿去跟别人的妻子交换。被买来的老婆可以再度拿去拍卖。这个有些吓人的民俗同样也是玛雅遗风。当年玛雅人将抓获的男俘虏全部杀掉祭神,而女人则可被充当为妻子,或拿去交换。对于这种根深蒂固的习俗,政府也无可奈何。如今根据法律规定,这种交易只能在规定的“人集”举办,而且每3个月才能开一次集。
最普及的换偶:意大利200万对夫妇参与“换偶”游戏
意大利总理带头换偶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风流好色,人所皆知,甚至曾笑说要把妻子介绍给丹麦首相,岂料国民也一样酷爱“换妻”游戏。当地传媒揭露,全意大利或有多达1/4对夫妇定期大玩“换妻”,乐此不疲。
“换偶”在意大利各地愈来愈盛行,据悉有50万对夫妇会定期在200间私人会所交换性伴。但有关专家指出,实际人数远不止此数,应有接近200万对之多,即占全国八百万对性活跃夫妇总数的1/4。据悉参与交换性伴的夫妇,男方的平均年龄是43岁,女方则为35岁。
米兰的私人会所Club Malizia一名职员透露,大玩这种性爱游戏的夫妇来自各阶层,有会计师、医生、甚至足球明星及政客。不过,这种交换性伴游戏有时会以悲剧告终。7月,一名27岁男子被发现倒毙在曼托瓦郊区的Magic Nuar会所内,被一条狗带吊死,显然在玩性虐游戏时弄假成真送命。
与其同时,在加拿大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发生在成人之间的自愿的、隐秘的换偶行为并不构成犯罪,比如,在北美,加拿大最高法院2005年的一项判决取消了对‘换偶’俱乐部的禁令;在日本,法律惩戒公然猥亵行为,但并不干涉成人间自愿的、私密的换偶行为。
当然,法律不干涉,并不代表了在道德舆论方面这些行为就是适当的。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公众及舆论对“换偶”行为一向都持批评态度。即使在被称为开放的美国,“换偶”行为也得不到社会宽容。来自美国媒体的最新报道称,美国体坛的“十大性丑闻”就包括棒球明星的换偶行为,美国许多舆论对这一行为进行讨伐。在韩国,政府也严厉地查处了“换偶网站”。
中国文化下换偶何去何从
也有不少西方学者致力于换偶的研究,甚至有学者认为换偶行为对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稳定有促进作用,极大地丰富夫妻双方的性的多样化体验,而极少地威胁到婚姻本身。但是在中国文化道德下,即使换偶对婚姻有好处,也不能让换偶行为的境况变得更好。事实上换偶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促进婚姻,也可能伤害婚姻。不同的结果取决于配偶使用了剑的哪一面,而不取决于剑本身。或许这种看法在当下并不能被人们所接受,但作为一个对人权充满尊重的现代社会,在“换偶”这种行为没有危害到他人的情况之下,何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对于这些踏足人类社会“禁忌”的人,更应该理性地去看待。就像伏尔泰的名言一样:“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句话所包含的并不仅仅是言论自由,更多的,其实是对于人权自主的尊重。
窦文涛:中国人很多事儿只能干,不能说
每个人的想法太不同了,道德观差异很大。每一群人有每一群人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都同时并在。许老师有一句言,说中国人很多事儿是只能干,不能说。我原来不同意,但是我现在渐渐屈从于这个观点。
梁文道:法律跟伦理不一样
换偶本来可以从伦理学的角度很学理、很逻辑的来分析,它到底有没有错。我觉得李银河教授说法是对的,成年人自愿的决定没有伤害到其他人,没有受害者,这都对。可是问题是这样,法律跟伦理不一样,一个国家实际运作的一些牵涉到道德的法律,往往有时候要决定于这个社群,这个社会对这些事,有没有个起码的共识水平。
许子东:大部分人在表达自己的态度的时候,害怕成为少数
在中国文化里面,少数是一个罪名,不仅是一个程序。本来多数、少数是决定一件事情的一个程序,事情决定完了,全部人都服从这个。之前你是反对的,还是赞成的就应该没关系了,但在中国不是的。所以少数成了一个道德罪名,有些词就天然变成不好的,比如说“极少数人”。比如我们这样一讲,这件事情极少数人怎么样,那这事就不大会正确。
李银河(社会学家):
惩罚换偶,世界罕见
如果说一般的婚外性关系应当受到违反婚姻道德的指责,那么换偶活动连婚外情的破坏级别都达不到,因为它是夫妻共同商议的结果。此类活动的性质和夫妻共同去饭店吃饭的性质近似,只不过是几对夫妻共同约好去一个隐私的地方进餐而已。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世界各国都没有惩罚换偶活动的法律。不夸张地说:惩罚换偶的法律不仅伤害了当事人的基本权利,而且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方刚(性社会学家):性是一件私事,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在我看来,换偶的人只是在追求自己的性权利。他们的性道德和多数人的性道德不一样而已。他们的选择不符合主流社会的习俗,但是,却是他们的私人权利。我们的社会应该采取更多元、包容的态度,这才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