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握紧行业入场券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心理罪,西游记,七夕
  • 发布时间:2015-01-28 09:12

  与特效化妆师刘吉的采访,约在江苏无锡市的一处商务宾馆里——他在上海和朋友一聊完融资搭建特效摄影棚,就匆匆赶回无锡。一屋子“断手残脚”和面具,混杂着创作和生活的气息。他把整个团队从北京带到这里,一是为明年星皓影业的贺岁项目《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是为爱奇艺每集耗资300万元打造的网络剧《心理罪》。

  作为80后,2015年已经是刘吉进入影视行业的第13个年头。

  论出身,他是上海戏剧学院舞美专业科班毕业;论资历,他仅借一次美国好莱坞特效化妆大师MarkGarbarino在学校为教师进行的特效化妆培训,成为后者名正言顺的徒弟,随之有机会参与《碟中谍3》《画皮》等影片的特效化妆制作;论名气,他刚刚完成了《分手大师》《太平轮》《道士下山》,紧接着着手《芈月传》《浮生如梦》《盘丝洞》《七夕》的设计,跻身国内资深特效化妆师行列。

  就特效化妆这一“年轻”的行业而言,刘吉和其他“出鞘”的青年电影人一样,凭借自己一边学习一边创作的“行活儿”,在3至5年时间内完成项目经验的积累,继而组建团队、成立工作室,不断争取新机会。

  刚好,他的努力赶上了一个机会迸发的时代。

  师傅领进门

  刘吉这一代人,属于“承上启下”的一辈。内地自北影厂的王希钟、白丽君等老一辈特效化妆师后,几乎断层。

  刘吉喜欢用“运气好”来形容自己的过往经历。

  早年间,上海戏剧学院里只有教授级别的老师,才有机会接触到专业的特效化妆培训。彼时刚上大二的刘吉意识到,这种培训对自己一心想成为一名特效化妆师的理想来说非常可贵。刘吉1981年出生,2002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专业。从事特效化妆行业13年,参与影视作品包括好莱坞《碟中谍3》《木乃伊3》以及《童梦奇缘》《投名状》《功夫之王》《画皮》《十月围城》《富春山居图》《四大名捕》等华语影片。刘吉也为2013年东方卫视春晚《华人群星秀》节目、湖南卫视《谁与争锋》和《百变大咖秀》第二、三季进行了特效造型的设计制作。

  在经过和系主任的一番软磨硬泡之后,刘吉很幸运地得到了Mark培训的入场券。尽管每月学费15000元,他也要牢牢抓紧这次机会。

  高昂的学费只换来了一套“大概、笼统的操作流程”和十几次Mark专门辅导的“光头”练习。但令刘吉兴奋的是,培训课后不到1个月时间,他就迎来了第一次进组的机会——在冯小宁的电视剧《朱元璋》中给演员胡军做光头造型。

  由于美国师傅有一半时间需要回国工作,客观上给刘吉带来了很多国内进组的机会。之后他又把赚来的钱,用到Mark帮忙带来的进口材料上,再不断地实践学习。

  半工半读的日子持续到大学毕业。2005年前后,《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霍元甲》等内地香港合拍古装大片掀起一股特效化妆热潮。“很多香港电影人都是在好莱坞学成归来,他们特别清楚应该怎样服务电影,于是就把特效化妆做起来”,“因为这些影片有不少香港人投资,也让内地看到了依靠特效化妆的题材也可以赚钱,甚至成为最赚钱的电影。”

  香港当时已有专业的特效制作公司,人员构成偏向60、70后,基本已经有十多年的创作经验。刘吉这一代人,属于“承上启下”的一辈。而内地自北影厂的王希钟、白丽君等老一辈特效化妆师后,相关专业人才几乎断层。

  国产电影有很长时间都在依赖Mark这样的技术外援。Mark今年50岁,从影30年,在他眼里自己并非单纯的技术匠人,而是个“绝对的艺术家”。“Mark把每一部电影都当艺术品做,他对我的影响最大的,就是让我学会自己动脑、动手。我们的工作在流程上可能是重复的劳作,但是所有的创意都是新的,这也是我为这份工作着迷的原因”。“当然更重要的是团队协作精神,一个人再牛也没用。”

  刘吉在接下来Mark牵线的电影项目中,很谨慎地对待每一次创作、服务的机会,这反过来感染了Mark。于是刘吉又非常“运气好”地随老师来到了美国,见识到了100多个特效化妆师为一个剧组工作的场景。“他们每个人都身怀绝技——因为Mark比较全面,所以我掌握得也比较全面。”这段在美国做项目的经历,也为他之后在国内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职业到事业

  刘吉必须在“自己花二十年的时间超越Mark”还是“以公司带动特效化妆行业在中国做大”之间做出取舍,经过反复衡量,最终他决定做强公司的品牌。

  从入行算起,刘吉用3年时间达到了对行业“了如指掌”。第5个年头,他凭借在行业积累的经验,终于熬到了不用老师引荐,自己独当一面。

  人在不停成长,市场环境也在不断成熟。近些年,国产电影市场持续高速发展,古装、魔幻、玄幻、神话等高投资类型片纷纷上马。市场需求也成为行业细分的前提之一。

  特效化妆业脱胎于美术、化妆部门,近年来开始独立、壮大。刘吉算得上国内这一行业的先行者。当同龄的大学同学都沉浸在广告业,他另辟蹊径,在上海注册了一家特效化妆公司,Mark成为他名义上的合伙人。但因生意并无起色,“过了大概8年青黄不接的日子,吃亏上当是常事”,这使得刘吉不得不在2011年注销上海公司,转战北京,成立了FUNHOUSE。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初来乍到,“生意好了5倍都不止”。

  刘吉介绍,国外的收费标准都是明码标价,制作费用包含所有的人工和消耗材料,如果超支,制片部门需要补差价。而国内现在更多的操作是根据整体预算打包。即便账算错了,也要自己负责。通常情况下,刘吉都会根据剧本出设计图,也有美术指导或者造型设计出图的情况,他一般会在前期制作阶段带领十几个人在工作室,三四个人到现场,如果是大片,“像《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这样的影片,一部戏就把我们干停了”,到这种情况时,“Mark会直接从美国‘发’一些好莱坞的特效化妆师过来,他们很贵,月薪要10万人民币。”但刘吉觉得“请老外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下一代人才,来带动我们这样的本土技术性公司的发展,而不是每次仅仅靠他们来完成一部电影”。

  话虽如此,高昂的人工费确实给刘吉带来了不小压力。公开资料显示,FUNHOUSE现在的年营业额在500万元到700万元之间,就人工、材料的开支来讲,并不特别富裕。作为公司掌门人,刘吉不得不为公司的发展寻求资本合作。“去年谈了很多投资公司,他们的反馈很简单,就是对稳扎稳打的企业没兴趣,一心想找有互联网基因的、卖客户服务的、恨不得一个月就可以回本的公司”,“但我们这一行,想做真正的企业,要么做实体,要么就得做经得起考验的技术。”

  为了扩大知名度,FUNHOUSE之前“赔钱”与湖南卫视《百变大咖秀》这样的节目合作,但每一期有主持人何炅的口播广告,他觉得很值。亏本买卖是为了他的两个梦想:一是要搭建自己的特效影棚,将来能够将特效化妆行业推向民用;二是将专业培训带进高校,在学校建立实验室,为行业源源不断地输入人才,也能为更多80、90后年轻人提供实战机会。

  文/郭小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