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介

  少的力量

  金融风暴之后,很多美国人开始反省他们的生活和价值观,他们开始觉得过去老是拼命工作、拼命挣钱,到头来却根本不知道为什么。香港人也是如此,每个人一天到晚都忙得一塌糊涂,一见面第一句话就问你最近忙什么。如果你跟别人说我根本不忙,那么大家就会觉得你大概是出问题了,甚至认为你整个人存在的价值都减弱了。

  本书作者认为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应通过“少的力量”来管理自己的生活,提升人生价值。生命的目标不是提高效率,然后省下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而是寻找轻松工作的方法,拥抱闲适的生活。

  作者的观点一点也不复杂,就是希望大家过上简单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挑出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事情,同时减少平常的工作。坚持下去,就会发现能够完成很多一直想做但又没有时间去做的事。

  该书的第一部分将探究“少的力量”中的六个指导性原则,这个指导思想将有助于你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生产力,同时简化你的生活。“少的力量”将渗透整本书:学会限制,选择最重要的,简单化,抓住重点,养成习惯,从小处着手。第二部分至第六部分会涉及到如何把“少的力量”运用进实践中。作者将指导人们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如何把这些原则和窍门运用到一些关键性的领域。

  如今每一个职场中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压力重重:太多事情都理不清头绪:似乎永远被各种任务和目标追赶着……在今大这个信息量和工作最倍增的世界里,我们忽略了“少”才是真正的力最所在。

  我们都想提高效牢,完成工作,但是,生命的目标不是提高效率,然后省下时问左做更多的事情,而是寻找轻松工作的方法,拥抱闲适的生活。“少”,让这一切变得更加简单。

  作者:(美)里奥·巴伯塔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译者:段淳淳

  Facebook效应:看Facebook如何打造无与伦比的社交帝国

  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也许是历史上由完全不同的人聚合在一起的速度最快的团体。2010年7月22日,Facebook全球活跃用户突破了5亿大关。对于一个仅有6年历史的社交网站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纪录。事实上,Facebook可以夸耀的是,注册用户有一半以上每天都登录网站,用户平均每天在上面花费1小时的时间。

  本书作者近距离地采访了与Facebook相关的人士,其中包括Facebook的创始人、员工、投资人、意向投资人以及合作伙伴,加起来超过了130人。

  如今扎克伯格依然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由于他的决策力、战略头脑以及一点点运气,他依然掌控着公司的财政大权。收购者们不断递出橄榄枝,而扎克伯格更多关注的是“把事情做好”和让更多人使用他的服务,而不是从中盈利。他将自己的想法、人格和价值观融入到公司的精神之中,使Facebook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

  扎克伯格希望把注意力集中在媒体与用户进行互动的产品上,在他看来,这才是Facebook的真正价值所在。他把产品管理当作自己的首要工作。“我觉得那些最成功的科技公司的领导者们最关注的永远是产品,”他说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希望能使世界更美好,而我们所采取的途径是制作出合适的产品。在我们公司,技术所占的比重最大。”

  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精巧的叙事结构,解密了Facebook如何从哈佛的宿舍里萌发,创始人的内讧,权力之争,如何放弃华盛顿邮报的投资,怎样争取到第一个广告客户,而第一轮融资又如何获得一亿美元的估值,让人痴迷的图片产品如何上线,面对Twitter的竞争,与Google的世纪之争……

  作者:(美)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译者:沈路/梁军/崔筝

  谁偷了MySpace:被社交网络改变的疯狂世界

  在互联网时代失落的不仅只有MSN,还有MySpace。它一度是美国访问量最高的网站。如今社交网络已经彻底改变了互联网文化,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社交方式。MySpace为什么惨败给Facebook?社交网络的未来又在哪儿?

  即便以互联网时代的标准去评判,MySpace的传奇发家史也依然令人惊叹,然而MySpace的传奇之处并不止于此,它的故事也许足以成为定义数字时代的标准剧本。

  和Google、雅虎不同,MySpace这家新型网站的中心不是技术,而是人类的创造力。换句话说,MySpace好比一家好莱坞式传媒企业,在这里,拥有热情和创造力的人们竞相登台献技,没有人知道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2003年8月15日星期五下午,MySpace正式创立。创立之初,MySpace模仿了许多同类网站,自身的创新并不多。2004年3月,MySpace在访问网页次数方面超过了之前的Friendster,成为最大的社交网站。2005年10月,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收购MySpace。

  本书讲述了MySpace这个互联网综合工厂的崛起之路。通过其敏锐的观察力详细说明了这个网站在互联网中掀起MySpace风暴的基本手段:抄袭网络一切最优秀的创意。

  此外,本书还向我们介绍了MySpace的两位创始人克里斯·德沃尔夫和汤姆·安德林,他们在创立MySpace之前,曾涉足计算机黑客、网络色情、垃圾邮件和间谍软件等多个领域。虽然他们的街头风、倔脾气远远掩盖了他们在技术领域的光芒,不过他们还是一路跌跌撞撞地走向了成功。本书除了揭示全球社交网络异军突起背后秘闻,走近故事背后其中各种带有传奇色彩的非凡人物:鲁珀特·默多克,提拉·特基拉,约翰·多尔……也将一一登场。

  作者:(美)茱莉亚·盎格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译者:吕敬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