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才是硬道理

  • 来源:向导•感悟
  • 关键字:道理,写作课,思考力
  • 发布时间:2015-02-14 12:10

  在日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里,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的总目标是:“培养对国语的正确理解能力和适当的表现能力、思考力、想象力以及语言感觉,同时培养学生对国语的深切关心和尊重态度。”学校则通过低落脚点的通俗易懂的灵活教学方式,在启发孩子们的思考力、想象力的同时,使他们逐渐接近这个高立足点的目标。

  来看看日本小学三年级的写作课。老师抛出问题:“今天的课,每人写一首关于家人的诗,你们打算写谁呢?老师想写妈妈。”学生们开始思考,老师接着引导:“你们可以列出三条对这个人的不满,希望他改掉的毛病,比如我妈妈,1.爱生气,2.化妆时间太长,3.打电话的时候嗲声嗲气,和平时声音不一样(以上三条为板书)。”学生们爆笑,老师继续“穿针引线”:“下面用‘可是’这个词,写出三条这个人的长处,我妈妈:1.做饭很香,2.喜欢干净,3.我生病的时候对我非常非常温柔(板书)。”学生们于是边思考边写。老师让写好的同学念一下,没写出来的同学可以参考。大家都投入地朗读和倾听。老师:“最后用一句话对你写的人表达感激之情,我写的是:能当妈妈的孩子,真好!”整个教室充满感动和温馨。老师又让写完的同学互相交换一下,用ABC给对方打分。如是,一首清新自然的小诗在老师巧妙的引导下完成了,虽然短小,但里面有转折、有亲情、有日常生活的气息,还有每个孩子的独特感受。相信每个在场的孩子日后写作时,不会有思维的定向性,即一味去堆砌溢美之词,在下笔前,他们会想起老师那个“化妆时间太长”的妈妈来。

  其实,日本小学语文课既看重知识技能的培养,也关注语文本身所特有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光村图书》编选教材的编辑方针是:适应孩子在21世纪生存的需要,尊重并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彻底体现并保障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让学生有兴趣地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日本小学高年级的一堂汉字观摩课似乎可以体现以上原则。老师让学生在纸上写下“木”字,给这个字添一笔,把它变成别的汉字。写好的孩子争先恐后举手,答案有“本”、“禾”。老师又写下“大”、“代”、“侍”、“万”、“内”、“舌”等字,让想好的同学上来写答案——“太”、“伐”、“待”、“方”、“丙”、“乱”。教室气氛活跃,大家情绪高昂。接着,老师问,减去一笔变成别的汉字的有什么呢?写出来的答案有“田”、“日”、“体”等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后,老师开始讲解“土”这个字的象形意义。下面的一横表示什么(答案是大地)?有的孩子说脚踩的地方,也有的孩子说地面。上面的十字表示什么(答案是种子从大地中破土发芽)?如果新芽长大了,长出新叶子,那是什么汉字呢?学生们猜是“王”、“主”?老师这才给出答案,原来是“生”。最后,让学生写出对这堂课的感想。60分钟里,没有死记硬背和冗长的说明,却让孩子们接触并记住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在做游戏的感觉中学习,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对八九岁的孩子来说,与拖沓沉闷的讲解相比,好玩儿才是硬道理吧。

  沙丘摘自《北京青年报》2014/12/03

  ●田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