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鲔——PE线的新挑战

  • 来源:路亚中国
  • 关键字:大眼鲔,PE线,路亚
  • 发布时间:2015-03-09 13:53

  大眼鲔(Big eye tuna)常群栖于我国广东、海南及台湾地区的近海海域,它们经常被人们误认为是黄鳍鲔(Yellow fin tuna),其实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鱼种。简单来说,大眼鲔的眼径很大,身体粗短,上下两根离鳍虽然色泽鲜黄,但是较为短小;而黄鳍鲔的体形则为流线型,眼径较小,其背后的两根离鳍不但色泽鲜黄,而且长如弯刀。两者从上述外形特征来看还是较容易分辨的。

  热衷海水路亚的钓友大多喜爱与鲔鱼交手。鲔鱼不仅体型庞大,而且泳速极快,它们具有一流的拉力及鲜美的肉质,因此在全世界都有其忠实的追捧者。从大眼鲔的相关生态资料来看,其最大个体长度可达2.5米,这种体型相当可观。不过,我们将本次台湾绿岛之行的交手对象锁定为1.5~2.5千克的大眼鲔,这是因为时值冬季,徘徊在绿岛外海的大眼鲔多在这个重量区间。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在低温时节挑战大眼鲔吧!

  一、生态习性

  大眼鲔比较肥壮,其身体呈纺锤形,横切面近圆形,稍侧扁;尾柄细,平扁,每侧具有发达的中央隆起脊,尾鳍基部每侧另具小隆起脊2条;眼特大,大于吻长之半;上下颌各具细小尖齿一列,鳃耙正常,第一鳃弓上之鳃耙数为23~31;身上有细小圆鳞,头部无鳞,胸部鳞片特大,形成胸甲;第一背鳍具硬棘,与第二背鳍起点距离相当近,其后具8~10个离鳍;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皆不特别延长而略呈镰刀形,其长度远短于胸鳍;胸鳍较头长,幼鱼时延伸至第一离鳍基底之下方,成鱼时则延伸至第二背鳍起点之后方。大眼鲔的体背侧呈蓝绿色,腹部呈银白色,胸鳍及新月形的尾鳍呈灰黑色,第一背鳍呈黄色,第二背鳍、臀鳍呈淡黄色,离鳍呈淡黄色且具黑缘。

  大眼鲔广泛分布于全球各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其栖息范围覆盖北纬40°~南纬30°,唯独地中海中不见其踪。我国台湾各地均产大眼鲔,尤以台湾东部及南部产量最多。台湾东部紧邻太平洋,那里是黑潮通过之处,所以各类远洋洄游性鱼类的产量极高。

  二、适合钓具

  1.钓竿。由于绿岛地区的大眼鲔常见个体均在1.5~2.5千克,所以我们可以以这项数据为标准,根据不同的标点来酌情选用钓竿。

  ①深水标点。钓者可选用直柄式汲钩路亚竿(铁板竿)来主攻深水标点。竿子的长度最好为6尺(1.8米),适投饵重为80~100克,适配钓线为1.0~1.5号PE线,泄力负荷为4~5千克。

  ②水面标点。钓者可选用7尺(2.1米)直柄式路亚竿直击水面标点。竿子的适投饵重为40~50克,适配钓线为2.0~3.0号PE线。

  2.拟饵。路亚大眼鲔时,汲钩路亚和波扒是最常用的拟饵。

  ①主攻水下标点时,以80~100克的长菱形汲钩路亚(Metal jig)为最佳。

  ②主攻水面标点时,应首选30~50克的波扒,拟饵长度在12~15厘米。

  3.渔轮。用于路亚大眼鲔的渔轮以4000型纺车轮为最佳,轮子的钓力值在4~8千克,线杯可容纳200米1.0号PE线或150米2.0号PE线的轮子为首选。

  4.辅助工具。大眼鲔的拉力很强,因此在作钓时要备好抄网或搭钩,同时也要准备一把路亚钳。

  三、操作手法

  1.主攻深水标点的操作手法。

  钓者可根据探鱼器的鱼层深度指示,将汲钩路亚送至40~60米深的水层(用于海钓的PE线上每隔10米就会有一种颜色的标识,钓者可根据线体颜色的变化推算出放线的深度)。待拟饵到达预定的深度之后,先关闭纺车轮的出线开关,然后就可以扬竿收线,做出汲引(Jigging)动作。这里的汲引动作无须一直抽挑钓竿,而是在大力扬竿一次之后,静待1~2秒,使汲钩路亚呈现出向上跳起再落下的动态。之后,钓者可再度重复这个动作,直到中鱼或者拟饵完全被收至水面为止。采用这种钓法时,常见的中鱼深度在20米左右。

  大眼鲔属于长期留栖在绿岛海域的鱼种之一。绿岛沿海一共投放了四处大型水底人工鱼礁,每一处礁区内都有大眼鲔的族群。只要选对了出钓季节,我敢打包票说大家绝对不会空手而返。我每次出征绿岛海域都会有不错的收获,从下午2点出船到傍晚5点半返航,可谓全程无冷场,拉鱼拉得腰酸背痛。

  2.主攻水面标点的操作手法。

  要想用水面系拟饵钓获大眼鲔,唯一的时机就是它们浮上水面掠食的时候,这个时机可遇而不可求。总之,我们在乘船的时候可以先把装备放在一旁等待,如果见到鱼群浮出水面掠食,那场面犹如万头攒动,极为壮观!此时,我们只要将拟饵打入鱼群之中,再稍微拖动几下,就会将对象鱼引诱过来。只要大眼鲔发现了拟饵,往往会一路追咬至船边。即使是在冬季,绿岛海域的大眼鲔成群浮出水面掠食的现象也比较常见,有时鱼群中还会夹杂着鲣鱼、鬼头刀或鰆鱼(马鲛)等凶猛的鱼类。冬季的鲣鱼体型肥硕而巨大,我最近一次游钓绿岛时就钓获了两尾重达8千克的正鲣,这样的巨鲣在绿岛当地也是十分罕见。此外,我还钓获了鬼头刀和鰆鱼,可见这些鱼种都是当季绿岛能出现的对象鱼。

  四、温馨提示

  1.要想尝试绿岛船钓,一定要先做好船只的预订工作。绿岛码头有几艘专营各式海上活动的船艇,船内环境干净而又舒适。如果没有事先预订好船只,等到登岛时很可能没有船艇可用。当然,这项预订工作可以请旅行社代劳。

  2.必须自己携带钓具,船上不提供钓具租借服务。

  3.从台湾本岛前往绿岛,可以在台东富冈渔港搭乘高速游艇,也可以在台东机场搭乘小型离岛飞机。当然,以船只作为交通工具的话比较方便,而且经济实惠。

  4.登上绿岛之后,钓者可以租用摩托车来代步。如果只租用3天,除去租金不算,汽油费只要20元人民币左右,十分划算。

  【绿岛旅游小贴士】

  绿岛历史:据史料记载,绿岛最早为达悟族、阿美族等原住民的居住地。清朝嘉庆18年(1813年),小琉球(今琉球乡)汉人渔民曾胜开等人随风漂至火烧岛,于阿眉山下的海滨建一共同住屋,称之为公馆。后来,众人着手开垦此地,并招小琉球家眷及民众至此。因来者日众,故在中寮湾岸形成一聚落,名曰“中寮”。自光绪年间起,汉人往来此地更为频繁。

  清朝道光30年(1850年),东港渔民陈必先等人在行船归途中遭遇台风,漂流至绿岛。众人大叹绿岛之美,一年后便率人前来定居开垦。这些移民最早于柚子湖、温泉一带居住,后来移民渐增,即形成今日公馆村、南寮村、中寮村、温泉村等村落。

  绿岛美食:绿岛的鹿角菜、海苔等海菜相当不错。此外,绿岛当地有很多私立鹿场大量养殖梅花鹿,钓客可以在当地餐厅点到鹿肉火锅或其他鹿肉菜肴。当然,钓鱼人还有属于自己的战利品呢!新鲜的鲔鱼、鲣鱼、鰆鱼等海鱼在这里都可以做成“刺身”,也就是生鱼片。只要你把鱼获交给餐厅,他们定会为你料理出一顿丰盛的全鱼盛宴。

  撰文/郑博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