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服装的思想成长史 2015中国服装论坛迎来第20届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关键字:服装,WTO,深泽直人
  • 发布时间:2015-03-10 12:51

  在2015中国服装论坛举行前的飞行采访中,几乎所有与会企业都谈到,面对新秩序要将下一步品牌战略聚焦于产品。回顾中国服装论坛20年的发展,每年的议题都是跟随着行业发展形势在变化,反映着行业的每一步思考,指导着品牌的前路。

  伴随中国服装品牌意识的苏醒

  当初,1996年论坛成立之时,市场仍处于短缺时代,一批怀着朴素发展观的本土服装品牌对于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于是论坛请来了原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默克里埃、皮尔·卡丹中国区代表宋怀桂、日本CI之父中西元男等各界专家,为本土品牌运作的萌芽提供思路,于是杉杉率先进行了品牌形象设计,白领则开启了服务的先河..

  随后中国加入了WTO,致使大批国际品牌涌入国内,直到2003年论坛正式更名为中国服装论坛,中高档品牌的消费市场已被大量国际品牌占据,国内自主品牌仅占40%左右。此刻的中国服装论坛,已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开始对自我价值重新定位。白领、例外等一批本土企业相伴而来,开始显现中国服装“梦之队”的力量。

  在2005年开启“后配额时代”后,论坛认识到,中国品牌必须建立自己的美学价值,品牌形象竞争时代结束了,品牌美学时代开始了。美学文化成为当时论坛的一个价值识别,于是,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戈巴克、法国瓦蕾流行趋势工作室设计总监瓦蕾赫、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中国台湾艺术家洪丽芬、当代艺术家徐冰等人的身影出现在了论坛上,和中国服装企业家们济济一堂,构建起了智慧能量场。

  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国新也是其中一员,这段时间他最关心的问题是产品风格的明晰化,在与论坛专家的互动中他逐渐找到了答案,使歌力思越来越被消费者认可。此时的例外也在服装界崭露头角,以独特风格,开创了自己的市场。

  伴随中国服装传统审美的成长

  而此时也正值金融危机。“我们需要瘦身。”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说,“我们需要关心环境,生态设计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生活。”的确,金融危机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要让白领时装‘软’下来,回归女人柔美优雅本色。”白领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苗鸿冰如是说。爱慕内衣秀则提出“新朴素”口号,在式样倾向实用、面料讲究环保之余,把过去常用的水钻也换成了低调的小亮片。

  而山本耀司在中国服装论坛上的出现,更是带来一次思维风暴。“设计师一定要始终贯穿自己的信念。”他建议中国设计师把中国传统美学用起来,做出中国自己的服装。广州例外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继鸿对此很有共鸣:“例外的口号就是‘寻找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自我’”。而中国服装设计的背后,还要有传统文化的保障。

  中国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的结合,成为了当时中国服装论坛关注的重点,著名雕塑艺术家隋建国、曹氏扎燕风筝传人费保龄、剪纸艺术大师杨梅英等一批“大家”陆续来到了论坛。

  2012年依文在伦敦时装周上,展示了富含中国手工工艺的系列设计,如一双看似普通的鞋,鞋底是中国传统的千层底。而思凡也一直遍寻默默无闻的老一代技艺大师,试图把即将消失的中国传统工艺有效地保护起来。

  伴随中国服装研究型企业的构建

  2010年之后,随着自媒体发展,信息扑面而来,消费者倾听自我的需求越来越高涨。这就需要品牌建立独立的核心价值,中国服装论坛组织者认为,中国进入了品牌的产品时代,没有品牌的产品,必定会失去发展路线、失去精神。

  这是一个更庞大的系统,“我们应该带领团队创造一个故事,创造一种新体验。”优衣库董事长柳井正说。在体验方面国内最有话语权的则是苗鸿冰,通过十多年的打造,白领开创了服务型品牌的运作体系,从细节入手,展开幸福营销。

  于是,论坛开始立足全球,从文化、管理、营销、传播等角度,全面关注美学和商业的融合,关注社会和商业的关联,挖掘消费者需求。由此,中国服装“梦之队”的思想也更加成熟,逐步成为了研究型企业。

  今年,正值第20届的2015中国服装论坛将移师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以“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为主题,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既有对消费趋势和产业方向的前瞻思考,又有对传统手工艺与文化美学的深度挖掘,论坛将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企业家,推动其成为商业的领航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有文化底蕴同时创新的产品。企业关注的焦点必须回归到产品本身,真正从工艺、技术、设计、材料等基础出发,建立属于当代中国的生活美学。

  “做好论坛的内容,就是对论坛20岁生日的最好纪念。”中国服装论坛执行主席王军说,他希望论坛成为企业的创新工厂和品牌实验室,企业家不仅能在这里完成自己的课题,相互之间还会产生巨大的化学作用。

  这给组织者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从核心价值和产品去思考品牌自我建立的问题,需要思考品牌一致性和差异性的问题,需要从传承等角度去思考品牌构成和建设的问题。

  本刊记者_董笑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