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特点及其对不良资产市场的影响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经济,地方资产,管理
  • 发布时间:2015-03-13 09:17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和“三期叠加”,区域性、局部性风险暴露增多,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速加快,金融风险进一步暴露。当前为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程,第二轮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地方AMC)陆续成立,不良资产市场参与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对新设立的地方AMC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利于把握不良资产行业整体运行情况,更好服务国家存量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现状和特点

  为加快推进不良资产风险化解工作,2012年2月2日财政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随后,2013年11月28日银监会发布《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各省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AMC,参与本省范围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和处置业务。2014年7月末,中国银监会正式公布了全国首批可开展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业务的地方AMC名单,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广东、上海等五地。2014年11月底,继第一批试点成立之后,地方AMC名单再次扩容,银监会批复并允许北京、天津、重庆、福建和辽宁五地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参与本省(市)范围内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至此,正式获准开展批量收购不良资产的地方AMC增至十家。综合来看,监管部门正式批准的地方AMC大部分在不良贷款分布较多的区域。从多家上市银行三季度报可看到,不良贷款集中爆发地从长三角蔓延至华北地区和珠三角,这与第二批地方版AMC试点范围相符合。从银监会2013年年报数据看,北京、天津、重庆、福建、辽宁五地不良贷款余额规模在全国分列第8、14、24、6、7位,此次批准设立试点的省份仍是饱受不良资产困扰的地区。同时,地方政府推动处置不良资产的意愿较强,这些省市的地方AMC开展业务的基础较好。截至当前,十家地方AMC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于地方AMC尚处在探索起步阶段,未披露太多运营、监管信息。根据全国已设立具有不良资产处置功能的省级AMC或经营公司经营情况,十家地方AMC具体情况,以及监管制度设计及相关文件规定,可将以地方性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为主业的地方AMC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资质认可条件出台后,地方AMC“本地化”优势明显。随着银监会45号文发布,以及宏观经济下行区间地方金融机构风险加大,为维护地区稳定,地方政府对设立地方AMC开展不良资产业务态度趋向积极,支持力度加大,如地方财政扶持,地方金融机构资金支持等,使其在处置行政区域内的不良资产时,具有更多的便利条件和更强的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效益。如广东粤财依托广东省政府,截止2014年底累计业务规模达842亿元,累计创造利润54亿元,有效化解了地方金融风险。

  具备处置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功能的省级资产管理或经营公司数量增多,单体与总体注册资本显著提高。截至2013年2月末,全国共有18个省(区、市)已设立具有不良资产处置功能的省级资产管理或经营公司21家,其中13家曾参与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注册资本普遍提高,其中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分别高达50亿元和100亿元,十家获取资质的地方AMC总资本规模为296亿元,相比牌照发放前单体最低0.2亿元和总体173.48亿元,资本规模显著提高。

  地方AMC不良资产业务范围和处置手段受限,行业和客户集中度较高,受宏观周期和区域经济影响更大。受监管政策约束,地方AMC只能参与本省范围内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且只有债权重组一种处置途径,增加了地方AMC的资金压力和运营风险,且面临行业和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如经济环境不景气下“一煤独大”的山西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不良资产主要集中于与煤炭行业相关领域,客观上不利于资产管理或运营公司开展不良资产处置业务。

  地方AMC在人才、管理经验和资金来源等方面总体上实力欠缺,但部分地方AMC发展迅速,竞争实力快速提升。地方AMC由于成立时间较短,业务产品和经营模式不稳定,相对全国性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四大AMC),在人才队伍、资产规模、专业实力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差距,总体来看,在当前的竞争中尚不具备竞争优势。但随着部分地区金融牌照的获取,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成绩显著。如重庆渝富,在战略规划、人才培养(设立博士后工作站)、资金来源(成功发行5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 )、产融结合等方面,已成为地方AMC集团化发展的领先者。

  地方AMC为独立法人,经营决策链条短,业务网点延伸能够深入到基层和现场。相对四大AMC在全国主要省市设立的分公司或办事处,在地区不良资产领域的竞争中,地方AMC作为独立法人,自主经营管理灵活,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和决策,更能适应市场化要求。同时,地方AMC可以在本省不同地区设立网点,业务拓展深入基层和现场,对于不良资产的合理定价、尽调等,具有潜在优势。如江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设立南京办事处,借助省级各金融机构集聚及省会城市优势,大力拓展业务渠道,深化资产管理业务。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分析

  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地方AMC的陆续设立将改变我国不良资产经营管理行业的竞争格局,对于缓释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风险,化解和降低地方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将发挥一定作用。

  降低不良资产行业壁垒,市场参与主体日益增多,直接或间接进入不良资产行业的现象增加。虽然目前正式获批的地方AMC数量有限,但却向市场传达出强烈的信号,预示着不良资产市场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地方AMC在同地方政府保持紧密关系、熟悉当地情况、协调处置地区产业群、提升产能过剩资产质量、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能给四大AMC带来分流市场份额、提高收购竞价水平、压缩利润空间等方面的挑战。

  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不良资产处置主体多元化,加剧不良资产市场竞争。在不良资产处置端上,经济下滑压力加大以及不良资产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市场普遍看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前景,而成立地方AMC在客观上形成行业准入有可能逐步放开这一预期,从长期来看将带来示范效应,投资银行、PE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金融机构以及部分规范化程度不高的民营机构,直接或间接进入不良资产经营管理领域的现象增加。2014年以来,各地金融资产交易所不良资产交易服务业务的活跃从侧面证明了不良资产投资需求的增加。

  受不良资产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以及实际的市场供给规模主要取决于金融机构对外转让意愿,不良资产在供给端上日益市场化。当前在处置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对清收、核销等内部消化方式的关注度提升。在外部处置方式上,除了四大AMC以外,向地方AMC转让不良资产的规模逐渐加大。同时,商业银行也在探索更多的转让渠道,如通过金融资产交易所直接面向广大普通投资者的方式有所增加,且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例如,江浙地区部分银行紧跟互联网金融创新热潮,在淘宝司法平台拍卖不良贷款中的抵押房产、土地、抵押物,创新资产回收新渠道,从侧面反映出商业银行对向外转让不良贷款这一传统方式的依赖性有可能降低。

  政策建议

  为有效发挥地方AMC在化解地方不良资产风险和资源再配置中的作用,相关政策建议如下:

  地方AMC在发起、设立或增资过程中,可积极与四大AMC展开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动发展,做好不良资产风险化解和存量调整工作。着重加强与四大AMC的交流与沟通,利用其在不良资产处置技术与经验,人才培养、产品创新、业务模式等方面的优势,为打造地方AMC核心竞争力积累和借鉴先进经验。如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在通过更加宽泛的综合金融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具有特色,在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且服务需求旺盛的地区,地方AMC可通过共同发起等多种途径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及其所在地办事处建立合作关系,更好满足当地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

  已成立的综合实力较强的地方AMC,可通过与四大AMC总部直接建立战略关系的方式加强合作,平滑经济周期影响,建立可持续业务发展模式。由于地方AMC业务经营受区域经济周期影响较大,且不良资产处置手段与经验有限,与全国性、全牌照的四大AMC集团总部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可以有效地将地方AMC自身有限的资源嫁接到四大AMC遍布全国的业务体系中,降低地方经济金融差异化发展下宏观经济周期对地方AMC业务的影响,在建立起稳定的业务品种和持续的业务经营模式的同时,不断增强地方AMC的市场影响力。如中国长城资产作为同业中唯一一家囊括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全牌照”的公司,在综合金融服务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地方AMC与其合作不仅能够提升品牌价值,还可以更好的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盈利模式。

  利用天津金交所、北京金交所等网络平台优势,加大与互联网金融的对接,在市场竞争中以创新培育比较优势。当前在商业银行公开出售不良债权项目增加的趋势下,一方面,要重点加强与起步较早的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以及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温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区域性不良资产交易平台的合作,丰富不良资产处置手段,推动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地方AMC要充分掌握地方经济金融的动态发展情况,制定有预见性的战略规划,把握不良资产增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开创不良资产处置新模式。

  李玲

  (作者单位: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