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不同地方的人易得什么病?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地方,致病
  • 发布时间:2015-03-23 15:50

  广东人:易得鼻咽癌

  一些在特定地域范围有很高发病率的疾病往往与该地区的地理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鼻咽癌高发于广东。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约4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南方,其中以广东为最高,因此鼻咽癌又称“广东癌”。

  今年年初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广东省内,肇庆、佛山和广州地区属于高发核心地区,男性可达20~30/10万,女性为10~20/10万。

  虽然生活环境变化,饮食结构改变,但鼻咽癌发病率一直很稳定,即便是移民离开的广东人,依旧是鼻咽癌的高发人群。

  至于鼻咽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结论,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广东气候湿热,因此广东人易得鼻炎、咽喉炎,而不断反复的炎症正是癌细胞生成的温床。

  此外这还和数亿年前形成的地质条件有关。鼻咽癌高发地区的地下都分布着距今五亿年前地质时代的寒武纪地层,其中的炭质页岩和石煤含镍较高,而鼻咽癌的发病率和来源与寒武纪地层的镍元素含量成正比。

  分析还表明,鼻咽癌高发区的岩石、土壤、饮用水、大米等食物和人头发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都具有一致性。

  对于鼻咽癌的发生还有一种看似离奇的说法——与讲客家话、潮汕话的广东人相比,讲白话的广东人最易“招惹”鼻咽癌,这一结论来源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洪明晃教授。

  如果追根溯源,讲客家话、潮汕话的广东人祖先其实是北方人,但讲白话的广东人就属于纯正的南方人。现在医学界大多认为它的形成和基因有关系,不过因为还没有锁定到基因,因此鼻咽癌确切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南方人:易发肾结石、痛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永生教授介绍,南方水系,特别是靠近山区的地方,钙、钠等矿物质含量高,这样的“硬水”,长年饮用就可能增加发病率。泌尿结石还跟体内易缺水有关。上海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李爱华教授指出,南方气候比北方偏热,尤其是夏天人体大量出汗,假如水分补充不及时,就会导致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尿盐沉淀,这也大大增加结石形成的机会,南方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高就是这个原因。

  此外,南方虾蟹等嘌呤含量高的海鲜类食物比较丰富,当地居民一旦摄入过多,就会导致血液和尿液中尿酸含量升高,这些人不仅容易长结石,而且还会合并高尿酸血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痛风。

  青藏高原:易得白内障

  尽管白内障属于多因素疾病,但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都已显示,紫外线属于白内障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白内障高发于西藏地区绝非偶然—根据相关的医学调查,西藏的白内障发病率高达14.6%,比我国其他地区(相同年龄、性别人口的白内障发病率)高出约60%,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西藏高海拔所特有的强烈紫外线辐射。

  高海拔除了会导致更高强度的日照,氧气含量和气压等原因还会带来一些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例如高血压,有大量的医学论文和著作都有数据显示: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海人:胃容易出事

  那生活条件好一点的呢?在中国人的饮食图谱中,上海人绝对以精细取胜。然而,根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上海成为了全国胃癌发病较突出的省市,究其原因,依旧是生活方式。

  其一是高速运转的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活、工作压力;其二则是,“上海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对冰箱的依赖性强,喜欢把食物都放在冰箱里面存储,如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细菌滋生。”同济医院大内科主任兼消化内科主任杨长青说。

  类似的状况也发生在河南、山东等地的花生高产区,当地的居民经常食用霉变的花生,这些花生中的黄曲霉素也直接导致该地区的肝癌发生率居高不下。

  以上种种也印证了西方一句老话:“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么就像什么)。”

  (王技技荐自《壹读》)

  文/张跃 责编/水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