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世界
- 来源:信息化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网,物流网,能源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31 09:35
“信息网、物流网、能源网三网合一的全球大分工将是人类协作的终极模式。如果确实是分工协作驱动着人类世界的进化,那么终极之后……”序“这本书叫《第四世界》,也叫《七日之书》。”
第一日,三个世界“自毛主席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了。当我们用互联网时代的全球视野来回溯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会发现他老人家果然目光如炬:第一世界是全球分工的组织者;第二世界是全球分工的参与者;而第三世界则是全球分工的被遗弃者,是的,连消费者都不一定算得上的被遗弃者。”“风云变幻,当年的第三世界国家们早已全面融入全球大分工,甚至中国已隐隐有几分全球分工组织者的气象。当老牌的三个世界在互联网时代其乐融融的打成一片,我更愿意将那些依然被遗弃在世界之外的世界称之为第四世界。”
第二日,第四世界“我们的全球化覆盖了全球,却没有覆盖全世界。”“弗里德曼将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大航海时代是“国家的全球化”;二战之后是“企业的全球化”;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则是“人的全球化”。在“人的全球化”阶段,已经无法为第四世界划出清晰的地理疆界。被遗弃者不会形成国家也不会形成组织,而只会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在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自由港——香港:当金融、信息、物流、商贸等行业尽享全球化红利的时候,大批的制造业工人与简单劳动者被全球化的大分工排除在就业体系之外。当劳动人口不能跟着产业转移而转移,他们,就是香港的第四世界。”“在一水之隔的中国大陆也一样:微软刚刚宣布将东莞的诺基亚工程转移到越南河内;松下也宣布将洗衣机和微波炉工厂迁回本土;富士康虽然没有迁出深圳的迹象,但是新增产能都投放在了印度。这些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产业转移一样会挤出大批生活在的第四世界的被遗弃者。”“理论上,全球化的大分工意味着任何一个岗位都面临来自全球的竞争。这种来自整个世界的挤压在互联网时代可以直接深入到社会的基底。比如互联网教育到底革了谁的命?很可能最先被革掉的是乡村教师和民办教师的命,而不是大都市的金牌教师们。”“当互联网时代的赢者通吃无孔不入,当任何一个领域只有最顶尖者才能生存,被遗弃者很可能将面对永久的放逐。”
第三日,第四世界无处不在“其实在人类历史的任何一个时期,被遗弃者都不是什么稀奇的存在。每一次产业升级和技术迭代都会挤出一些被遗弃者。信息化时代如此,工业化时代和农业化时代也如此,甚至我们可以视之为优胜劣汰的一种必然。但唯有在我们这个时代,被遗弃者的数量才足以被称为第四世界。”“当信息化打破了竞争的时间障碍,全球化打破了竞争的空间障碍,我们实质上构建了一个人与人“绝对自由竞争”的世界。绝对自由竞争中赢者能通吃到什么程度,参见“李嘉诚的香港”即可。”“被通吃的赢家们落下倒也没什么。因为这只能把人挡在新时代的门外,旧时代的日子还是可以照过。通吃的赢家们也不可能无止境的独自狂飙,因为社会系统的崩塌他们也无法承受。”“这个时候,机器来了。机器智能是对人类生理极限的彻底解放,机器带来的就业挤压更甚于全球化。而且这种挤压绝不像“绝对自由竞争”带来的“淘汰”那么温情脉脉,而是从产业链末端开始的持续不断的“吞噬”。”“刘慈欣在《赡养人类》中推衍过绝对自由竞争与超级机器智能叠加后的世界:整个世界只有两个阶层。一个人,通过合法竞争拥有全世界所有的资源,剩下的全部二十亿人都是赤贫阶层。”“至此,第四世界有了足够的人口。”
第四日,不止是生产“第四世界并不仅仅无法融入全球世界的生产,同样无法融入全球世界的生活。”“就在前天,一大早游完泳出来,听到一位老人与工作人员争执。略听了一下大概是这么个情况:市民日,游泳馆免费开放,老人一早赶来,原来报名流程要扫门口二维码关注微信报名,老人不会扫也没微信,最后只能回去了。”“就在再前一天,我家老爷子托我在线缴个500块的罚单,是停在路边停车位被罚的。对,就是新闻说《深圳路边停车用APP缴费,办妥不到1分钟》的那种路边停车位。吃罚单的原因不言自明,关键是老两口最后的一致决策:以后不开车去那一片儿了。”“不敢坐电梯的奶奶”“不会用网银的妈妈”“而往往,所有被遗弃的消费者都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被遗弃的生产者。时代在进步的同时毫不留情的扔下了那些跟不上它脚步的人们,他们都生活在第四世界。”
第五日,第四世界往哪里去“如果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推衍下去的话,我们可以为第四世界的故事设置两个里程碑:当劳动人口的淘汰周期比一个代际(25年)更短,这可以视为第四世界的诞生;当技术进化的速度超过大部分(50%)使用者的学习速度,技术红利开始只服务于少数人,这可以视为第四世界的爆炸。我们今天应该刚刚目睹第四世界的诞生。”“如果上述两个里程碑成立,则可以推出两个结论:创造,决定了一个人是否会被社会生产所淘汰;学习,决定了一个人是否会被社会生活所淘汰。”“如果创造与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遗传,无论是基因遗传还是社会遗传,都意味着被遗弃者的整个族群将被几乎永久性的排除于全球世界之外。”“也许一百年后的世界是这样的:一种人生活在那个联接一切庞然无边的全球世界;另一种人生活在松散细碎散落荒野的第四世界。”“人类,终究分化成了两个物种。”
第六日,第四世界的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好吧,就算人类真的分化为两个物种了,就算我既没有创造能力去统御天下机器也没有学习能力去享用天下机器,就算我和我的子孙后代都是第四世界的被遗弃者,那又怎么样?”“好像怎么样也不怎么样。”“我会去开两亩荒地,搭一间茅屋,种一株枣树,娶一个第四世界的老婆,过着男耕女织的日子,闲来无事练练字、酿酿酒、想象一下古代的星空。”“是的,全球化来了,全球脑都量子跃迁了,只有最强的人才被需要。这个人比我强,那个人比我强,任何事儿上都会都有人比我强,甚至他们手下的机器都比我强。可是我为什么非要比人强呢?在极致效率的全球世界里里没有我,不代表我的世界里没有我。”
第七日,一百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那个联接为庞然大物的全球世界存在,而松散细碎的第四世界也一样存在。”“那个庞然大物处处整齐划一,而千万个第四世界则缤纷各异。”“那个庞然大物没有死于单调的基因,因为被遗弃的第四世界保住了多样性的种子。”“二元结构永存!”
摘自:蔡玉梅Skylandhuman的博客
■郭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