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篇 怒江大峡谷的铁血史诗和民俗盛宴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云南,怒江大峡谷,民俗
  • 发布时间:2015-04-14 12:52

  怒江大峡谷中,“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且遍布地质奇观:双纳洼地嶂峡、丙中洛石门关、怒江第一湾……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石月亮”。

  在中国抗战史上,怒江曾与中国远征军一起谱写了一曲铁血挽歌。当年发起的那场腥风血雨的战役,就叫做“强渡怒江”。

  怒、傈僳、景颇、独龙、阿昌、佤、白等14个民族世居在怒江中游,古老文化和神秘仪式,在这些民族的后人中代代传承。

  怒江离开西藏进入云南后,迎接它的是世界上一个最神秘、最原始古朴的区域--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这一区域中并列着3条大峡谷,即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大峡谷,其中尤以怒江大峡谷最为壮观。

  怒江在怒江州境内全长310多公里,江东岸有以碧罗雪山山脉为主的4000米以上高峰20余座,江西岸则有以高黎贡山山脉为主的4000米以上高峰20余座,怒江奔腾于群山之间,两岸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这一数据,让它与科罗拉多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并称为“世界三大峡谷”。

  进入云南境内以后,怒江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西岸高黎贡山的峡谷高差达5000米,东岸碧罗雪山的峡谷高差达4000多米,平均高差3000多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怒江”之名可谓名副其实。

  怒江大峡谷

  “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

  怒江进入云南境内后,在大部分地段都显得汹涌澎湃,江上甚至不能行船。据资料显示,怒江每年平均有高于黄河1.6倍的水量从大峡谷中咆哮而过,因其落差大,水急滩高,因此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由于两岸危崖众多,故而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誉。怒江大峡谷上段的齐那桶纳卡洛段,两岸雪山海拔更是高达5000~6000米,江面海拔2000米,由于山体雄浑,江流湍急,人烟稀少,此段峡谷显得异常幽深、神秘,现已成为国内外众多探险队的目的地。

  由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怒江大峡谷内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垂直气候:河谷中常常茂林葱绿,炎热似夏;山坡上花俏草黄,如春如秋;山顶则是冰雪世界,冬日盛景。同时,这样的气候也让峡谷中保存着各种珍稀动植物,如树蕨、秃杉、珙桐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熊、虎、灰腹角雉、热羚、红岩羊、金丝猴、叶猴、小熊猫、齿蟾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

  每年2月是怒江大峡谷的最美时节,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白雪皑皑,怒江的江水开始变得轻柔,色如碧玉,峡谷里的众多湖泊,如听命湖、干地依比湖、恩热依比湖、瓦着低湖等,都在这时解冻,迎来了最好时光,探访其间,犹如身处仙境。此时最好的摄影点,莫过于峡谷中的众多地质奇观,如双纳洼地嶂峡、马吉悬崖、丙中洛石门关、怒江第一湾、腊乌崖瀑布、子楞母女峰、江中松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福贡县的“石月亮”。

  “石月亮”位于福贡县北部的高黎贡山上,其实是一座岩峰上裂开的一个竖立式椭圆形大洞,高约100米、直径约45米,远远望去,宛若山峰中映出的一轮圆月。经地质学家研究发现,这块在5.43亿年前寒武纪时期形成的玄武岩,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强烈碰撞下迅速抬升,成为云南大地上最早升起的陆地之一,经过大自然数亿年的溶蚀、风化、崩塌,才形成了今天的景致。二战时期,“石月亮”由于地处山巅,且拥有独特的外形,很快成为中国抗战战场的生命补给线--驼峰航线的重要导航地标。在这个地标的指引下,无数盟军飞行员飞越冰雪,穿过暴风,为中国战场“输血”,将一箱箱补给弹药输送到抗击日寇的士兵手上……

  怒江之战

  中国抗战大反攻首胜

  如果你认为怒江在峡谷里留下的只是美景,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怒江在这条大峡谷中,与一群英武的男人一道,谱写了一曲悲壮的铁血挽歌。

  这群英武的男人有个统一的名字:中国远征军。而那场腥风血雨的战役,就叫做“强渡怒江”。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开始着手准备滇西大反攻。为了迅速攻占腾冲、龙陵,与驻印远征军会师缅北,打通中印公路,5月11日晚,集结在怒江东岸的数万中国远征军,在怒江沿岸的12个渡口分别乘坐橡皮艇,准备强渡怒江。

  5月的滇西,已经进入漫长的雨季,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山脉的雨水和无数高原支流汇集到怒江里,让怒江像它的名字一样狂怒地汹涌。远征军渡江的具体实施计划是绝密的,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出发命令只提前几个小时才下达。远征军要在极短的时间里渡江,而橡皮艇有限,为此军需部又预先在江边准备了许多木船、竹排。

  据已故的原远征军老兵董嗣勋回忆,当时很多士兵直到渡江前才得到命令:“我们所在水井渡有一只木船,勐古坝有两只木船,大约7点多钟的时候,要开始渡江了。我们把木船放进水里,但那只木船是拿木板一块一块拼凑起来的,接合部裂开了,漏水。当时我给营长打了电话,营长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完不成渡江任务,军法从事。我就想,与其军法处置,不如到对岸去跟日本人拼了。最后,我们把所有的被子都撕成布条,一边堵口子一边划船,好歹过了江。”

  远征军官兵们都很遵守纪律,虽然人数众多,但渡江行动十分隐蔽,甚至没让刺刀和水壶发生碰击。更幸运的是,在战士们渡江时,江面竟然忽起大雾,数万士兵就在江雾的掩护下极为顺利地渡江,仅17名后援人员因触礁倾覆而沉船牺牲。

  渡江后,远征军在西岸民众的引导下猛攻日军阵地,尽管美国空军与炮兵部队对高黎贡山的日军阵地实施了全天候轰炸,但日军依然凭借有利地形负隅顽抗。一位曾参与怒江战役的美国炮兵如此回忆中国军人的勇敢作风:“他们一个班一个班地对敌军碉堡进行自杀性冲锋……绝大部分伤亡皆产生于企图冲过,或更准确地说是爬过日军机枪火力网的封锁地带……一些排长被打死在距敌人枪眼的一两米距离内,一些优秀的连长、营长在亲自带队作战中死去或受伤……”

  最终,远征军成功地击溃日军第56师团及第53师团的部分兵力,鉴于中国驻印军已开始攻击密支那,日军在短期内难以调动大部队增援滇西,远征军便接连向龙陵、芒市方向实施战役突击,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歼灭日军56师团主力2.1万人,在抗战以来第一次对日寇的大反攻中取得首胜。

  怒江大峡谷之魂

  时光遗下的民俗盛宴

  除了美景与并不遥远的历史,怒江大峡谷真正的灵魂,是众多的少数民族及其在漫长的时光中传承下来的独特风情。

  怒、傈僳、景颇、独龙、阿昌、佤、白等14个民族,世居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流域,他们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文化和神秘仪式,因此,当地的每一种民俗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一处遗存后都有一个传奇。

  怒族是云南怒江流域最早的原住民之一。从名字上来看,怒族有点令人害怕,似乎他们很凶猛、野蛮,但实际上,这个名字不过是音译--“nu”在怒族语言中与汉语的“怒”恰恰相反,是“和善”、“温柔”的意思。当地一位怒族人开玩笑说:“怒江在丰水期就像你们汉语中的‘怒’,白浪滔天;在枯水期就像我们怒族的‘nu’,非常温和。”

  怒江大峡谷沿岸的怒族聚落里,秋那桶是较为突出的一个。这个村子坐落在滇藏交界处耸拉勒卡雪山下一块狭长的缓坡上,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附近就有怒族先民居住。从地理上来看,秋那桶是云南沿怒江前往西藏的最后一个村庄,从这里北行80多公里,就可以抵达西藏察隅县的察瓦龙乡--在2004年修通公路之前,这条道路被称为“云南最后的茶马古道”。可以说,作为滇藏分界线上的村庄,秋那桶记录了当地的历史与现实、宗教与文化的交融。现今,这里依然自然与人文辉映,田园风光秀美,民风纯朴,每逢“鲜花节”,怒族人的欢歌响彻云天……

  对这一流域文化影响较大的,还有傈僳族人。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处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现今,作为云南的特有民族,他们主要聚居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傈僳族为古老的氐羌族后裔,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敬天爱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包括种植玉米、水稻、荞麦等作物。傈僳族的民族风俗在唐代即已见诸史端,人们行走怒江沿岸,可以通过特别的服饰而将傈僳族人从人群中区分出来:傈僳族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喜欢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

  傈僳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非常喜爱唱歌,素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他们的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或模仿动物,或表现生产生活;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傈僳族的传统节日也很多,如有阔时节、刀杆节、收获节等,每到节庆或遇到收获、结婚、出猎和盖房等喜事时,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

  由于地处边疆,怒江沿岸的许多民族都曾民风彪悍,不管是上山狩猎还是下水捕鱼,他们都会精诚合作,甚至为了制作一种武器,各个部落间不分彼此--这种武器,就是著名的阿昌刀。

  阿昌族打制刀具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屯驻怒江江畔的军队中,有一部分人是专门制作兵器的工匠,他们具有较高的锻造技术,后来这些匠人与当地人通婚,逐渐融合于阿昌族中。阿昌人继承和发展了明军的冶炼和锻造技术,生产出了各种极具民族特色的刀具,而且工艺越来越精湛。

  阿昌刀“制炼极精纯,柔可绕指,剁铁如泥”,用木、皮、银等原料配制的刀鞘也极为精美。阿昌刀的长短、形状多种多样,有生产用刀、生活用刀、狩猎者护身用的长刀、宰牲畜用的匕首等数十个品种。由于工艺精湛,阿昌刀不仅被本族人视若珍宝,而且还深受傣、景颇、傈僳、藏、白等周边民族部落的喜爱,发展到后期,阿昌族各部落之间做了极为细化的打造分工,各寨、各部落都开始打造自己的名牌产品--黑长刀、花钢刀、腰刀、小尖刀、锯齿镰刀、背刀和刀鞘……如今,阿昌刀已走出云南,远销到北京、西藏、青海、新疆、黑龙江等省市,甚至有外国友人专程翻山越岭而来,只为求得一柄好刀……

  峡谷里各个民族部落的服饰、歌舞、年节活动、婚姻形式、生活习俗均不同,但他们和谐相处,构成一幅美妙的峡谷文化风情图。右上图的怒江溜索,是这里最突出的江上文化之一--由于峡谷壁陡崖悬,滔滔江水如野马奔腾于峡谷之中,一对分居于怒江两岸的傈僳族恋人受到彩虹的启发,拉起了怒江上的第一条溜索,从此,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便被两岸的人们广泛运用。

  图 肖育文 卢海林 水冬青 姜曦 文 徐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