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秘密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8-11-13 17:35
本刊记者 武佳
“路径选错了,你就会死亡,但是大多数公司的死亡,并不是由于选错路径,而是由于三心二意,在优柔寡断的决策过程中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最危险的莫过于原地不动。”——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
北京,中关村,融科资讯大厦。背靠中关村科技园和中国知名学府,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就在这里。2006年11月,英特尔CTO贾斯汀在视察了研究中心之后,高度评价中国研究中心已经发展为成熟的独立实体。此后,中国研究中心成为公司全球研发网络中重要一员,也是英特尔(www.intel.com.cn)在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研究团队。
如果说CPU是计算机的心脏,那么实验室就是英特尔的心脏,创新的源泉。ICRC实验室里,研究员的故事正在上演。
网络加速
“网络发展的速度远超于摩尔定律,隔几年就提高10倍,以太网3、4年性能能提高十倍,不像摩尔定律18个月提高一倍。”2004年的冬天,余志洪博士突然意识到,在设计CPU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网络的处理性能了。
互联网虽然在以太网级别可以传输海量数据,但如果CPU处理不了,就会成为阻碍互联网乃至信息行业发展的大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余志洪走进了英特尔通信技术实验室。“当时在中国研究这个项目的只有四个人。”余志洪说起来总是充满自豪。
从走进实验室的那一刻起,余志洪和他的团队就开始思考怎样和CPU对话,让CPU高速处理数据?是不是网卡离CPU越近越好?
“在美国房子涨不涨价,什么因素最重要?”刘东博士解释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第一是location(位置),第二是location,第三还是location。对于我们来说,网卡的性能好不好,网卡在哪儿也很重要。”新的设想出现在这帮研究员的脑海—能不能把挂在总线上的网卡直接挂到CPU上面。
说做就做,余志洪和其他研究员开始为这个名为L3NIC(L3:第三级的高速缓存;NIC:网卡)的项目废寝忘食。一旦有了一个想法,就要立马付诸实践。适当地规划、投资项目并投入人力支持,是英特尔的纪律,也是英特尔的节奏。
硬件工作、软件工作、设施工作,数据分析的工作……,设计与数据压力并没有压倒这些偏执于新理念的研究员们。对结果的渴求让这帮研究员的热情温热了略显清冷的实验室。经常有人加班到深夜,突然的灵感让半夜赶来实验室的同伴和依然工作在岗位上的研究员不期而遇。为了使设计的FPGA(可编程门阵列)可以和英特尔的CPU互通工作,贴近CPU的网卡必须可以编程。新一轮的编程战役弥漫在通信技术实验室,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原理看似容易的项目,竟是一场耗心耗力的持久战。
刘东的偏执
“如果不是这些同事当年都是偏执狂,也许这个项目在一开始计划的时候,就丢到垃圾堆去了,当时大家如果知道后面经历的痛苦,也许就不做了。因为无知所以无畏,但确实做起来并积累了很多技术,这是英特尔给我们两三年的时间积累的东西。”听着刘东谈笑风生的叙述,余志洪脸上泛起了微笑。在他的领导下,L3NIC项目的成果后来演变成一个基于FPGA的硬件仿真工具。
刘东博士的加入,使这个硬件仿真工具变成了产品。“当时大家为用软件模拟这个工具着迷。”刘东用“着迷”来形容这支团队的战斗力。没过多久,竞争对手号称“加速器”的产品使英特尔开始寻找并行加速的方法,而通信技术实验室里的FPGA的硬件仿真工具,正是一个现成的加速器。
英特尔火速从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抽调人马,与刘东的团队合作,迅速把技术变成产品。
加速器已经有了,未来怎么变?通信技术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再次聚集在一起。
“为什么我们的CPU里头不可能有这个东西?”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当时刚进入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的博士后工作站的王韬博士。前期调研和技术积累让这个新的主意听起来那么的诱人:利用CPU芯片上的一部分晶体管做成可编程的门阵列(FPGA),组成片内的加速器,是否可以提高多核CPU的效能?从当时的结果来看,在CPU外置的加速器确实可以对一些应用加速。
“这个主意我不喜欢。”当刘东向高层领导汇报这个设想时,通信技术实验室(全球)总监、高级院士康凯文在他们头上泼了一桶冷水。“我来告诉你们为什么我不喜欢,”凯文停顿一下,“我见过太多的人在一个很小的领域很成功,但要跨出那个领域就不行。你们可以对几个特别领域的应用加速,但对于很多别的应用会怎么样呢?如果没有普遍的加速,放在CPU里又有什么好处?”凯文话锋一转,“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试一试。不过,你们必须告诉我,有多少种应用可以加速,而不是一种。”
“我知道凯文的顾虑,但唯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刘东想到那些精力充沛的研究员,“凯文已经给了我们支持,下一步我们可以把这个主意提到TSLRP(Technology Strategic Long Range Plan,中长期技术规划)。”这个中长期技术规划是公司的一个扶持研究新想法的重要机制。
那年公司的中长期规划收集了500多个主意。刘东小组和美国的另外一个由一位英特尔院士领导的小组不约而同地都提出一个主意,他们想要把并行计算的技术植入CPU里,从而提高CPU的效率。两个小组很快合作起来,刘东小组得到了那位英特尔院士的支持。合作小组的加入壮大了刘东研究的力量,背景资料的搜集、技术的积累、解决方案的提出,这个提案成为最终呈报给英特尔CEO的五个提案之一,并得到公司CTO的高度重视。
高速前进
TSLRP得到批准,研究小组开始给自身制定目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季度目标,要达到什么、实现什么……尽管这其中有些看似没影儿的梦想,但英特尔鼓励这些梦想,用严格的考核标准促成梦想的实现。
实验室将所有项目按照重要性罗列出来,并且在某个位置上标一条线,线以下的项目就不分配资源。“如果产品部门的项目落在我们这条线以下,我们还是不会做的。”刘东对实验室的研究中心很是坚持,“大家都是找最有价值的项目去做。我们的价值是研究,不是产品。”
“我们就是要使CPU个性化。”刘东与朋友谈起他的研究会很得意,“其实最理想状态是这样的,如果你每天都在用Word,操作系统和CPU每天主要处理Word,它会把这个消息告诉英特尔网站,或者在本地计算一个优化的程序,将CPU的功能切分成适合你做Word。两天之后,就会发现你的Word快了一些。如果你经常用PPT,用一段时间你的PPT就变快了。”要实现刘东他们的梦想,也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英特尔特有的偏执,让这个团队离成功越来越近。
傍晚,刘东走出实验室的门,慢慢放松着颈部的肌肉,工牌上“take pride in our work”(以工作为荣)隐约可见。
……
“路径选错了,你就会死亡,但是大多数公司的死亡,并不是由于选错路径,而是由于三心二意,在优柔寡断的决策过程中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最危险的莫过于原地不动。”——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
北京,中关村,融科资讯大厦。背靠中关村科技园和中国知名学府,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就在这里。2006年11月,英特尔CTO贾斯汀在视察了研究中心之后,高度评价中国研究中心已经发展为成熟的独立实体。此后,中国研究中心成为公司全球研发网络中重要一员,也是英特尔(www.intel.com.cn)在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研究团队。
如果说CPU是计算机的心脏,那么实验室就是英特尔的心脏,创新的源泉。ICRC实验室里,研究员的故事正在上演。
网络加速
“网络发展的速度远超于摩尔定律,隔几年就提高10倍,以太网3、4年性能能提高十倍,不像摩尔定律18个月提高一倍。”2004年的冬天,余志洪博士突然意识到,在设计CPU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网络的处理性能了。
互联网虽然在以太网级别可以传输海量数据,但如果CPU处理不了,就会成为阻碍互联网乃至信息行业发展的大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余志洪走进了英特尔通信技术实验室。“当时在中国研究这个项目的只有四个人。”余志洪说起来总是充满自豪。
从走进实验室的那一刻起,余志洪和他的团队就开始思考怎样和CPU对话,让CPU高速处理数据?是不是网卡离CPU越近越好?
“在美国房子涨不涨价,什么因素最重要?”刘东博士解释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第一是location(位置),第二是location,第三还是location。对于我们来说,网卡的性能好不好,网卡在哪儿也很重要。”新的设想出现在这帮研究员的脑海—能不能把挂在总线上的网卡直接挂到CPU上面。
说做就做,余志洪和其他研究员开始为这个名为L3NIC(L3:第三级的高速缓存;NIC:网卡)的项目废寝忘食。一旦有了一个想法,就要立马付诸实践。适当地规划、投资项目并投入人力支持,是英特尔的纪律,也是英特尔的节奏。
硬件工作、软件工作、设施工作,数据分析的工作……,设计与数据压力并没有压倒这些偏执于新理念的研究员们。对结果的渴求让这帮研究员的热情温热了略显清冷的实验室。经常有人加班到深夜,突然的灵感让半夜赶来实验室的同伴和依然工作在岗位上的研究员不期而遇。为了使设计的FPGA(可编程门阵列)可以和英特尔的CPU互通工作,贴近CPU的网卡必须可以编程。新一轮的编程战役弥漫在通信技术实验室,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原理看似容易的项目,竟是一场耗心耗力的持久战。
刘东的偏执
“如果不是这些同事当年都是偏执狂,也许这个项目在一开始计划的时候,就丢到垃圾堆去了,当时大家如果知道后面经历的痛苦,也许就不做了。因为无知所以无畏,但确实做起来并积累了很多技术,这是英特尔给我们两三年的时间积累的东西。”听着刘东谈笑风生的叙述,余志洪脸上泛起了微笑。在他的领导下,L3NIC项目的成果后来演变成一个基于FPGA的硬件仿真工具。
刘东博士的加入,使这个硬件仿真工具变成了产品。“当时大家为用软件模拟这个工具着迷。”刘东用“着迷”来形容这支团队的战斗力。没过多久,竞争对手号称“加速器”的产品使英特尔开始寻找并行加速的方法,而通信技术实验室里的FPGA的硬件仿真工具,正是一个现成的加速器。
英特尔火速从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抽调人马,与刘东的团队合作,迅速把技术变成产品。
加速器已经有了,未来怎么变?通信技术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再次聚集在一起。
“为什么我们的CPU里头不可能有这个东西?”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当时刚进入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的博士后工作站的王韬博士。前期调研和技术积累让这个新的主意听起来那么的诱人:利用CPU芯片上的一部分晶体管做成可编程的门阵列(FPGA),组成片内的加速器,是否可以提高多核CPU的效能?从当时的结果来看,在CPU外置的加速器确实可以对一些应用加速。
“这个主意我不喜欢。”当刘东向高层领导汇报这个设想时,通信技术实验室(全球)总监、高级院士康凯文在他们头上泼了一桶冷水。“我来告诉你们为什么我不喜欢,”凯文停顿一下,“我见过太多的人在一个很小的领域很成功,但要跨出那个领域就不行。你们可以对几个特别领域的应用加速,但对于很多别的应用会怎么样呢?如果没有普遍的加速,放在CPU里又有什么好处?”凯文话锋一转,“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试一试。不过,你们必须告诉我,有多少种应用可以加速,而不是一种。”
“我知道凯文的顾虑,但唯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刘东想到那些精力充沛的研究员,“凯文已经给了我们支持,下一步我们可以把这个主意提到TSLRP(Technology Strategic Long Range Plan,中长期技术规划)。”这个中长期技术规划是公司的一个扶持研究新想法的重要机制。
那年公司的中长期规划收集了500多个主意。刘东小组和美国的另外一个由一位英特尔院士领导的小组不约而同地都提出一个主意,他们想要把并行计算的技术植入CPU里,从而提高CPU的效率。两个小组很快合作起来,刘东小组得到了那位英特尔院士的支持。合作小组的加入壮大了刘东研究的力量,背景资料的搜集、技术的积累、解决方案的提出,这个提案成为最终呈报给英特尔CEO的五个提案之一,并得到公司CTO的高度重视。
高速前进
TSLRP得到批准,研究小组开始给自身制定目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季度目标,要达到什么、实现什么……尽管这其中有些看似没影儿的梦想,但英特尔鼓励这些梦想,用严格的考核标准促成梦想的实现。
实验室将所有项目按照重要性罗列出来,并且在某个位置上标一条线,线以下的项目就不分配资源。“如果产品部门的项目落在我们这条线以下,我们还是不会做的。”刘东对实验室的研究中心很是坚持,“大家都是找最有价值的项目去做。我们的价值是研究,不是产品。”
“我们就是要使CPU个性化。”刘东与朋友谈起他的研究会很得意,“其实最理想状态是这样的,如果你每天都在用Word,操作系统和CPU每天主要处理Word,它会把这个消息告诉英特尔网站,或者在本地计算一个优化的程序,将CPU的功能切分成适合你做Word。两天之后,就会发现你的Word快了一些。如果你经常用PPT,用一段时间你的PPT就变快了。”要实现刘东他们的梦想,也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英特尔特有的偏执,让这个团队离成功越来越近。
傍晚,刘东走出实验室的门,慢慢放松着颈部的肌肉,工牌上“take pride in our work”(以工作为荣)隐约可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