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机床:信息化紧扣业务流程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IBM,APC,PDM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4 09:49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连机床”)的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制造能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组合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及自动化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制造基地。产品遍布全国各地,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完成由老厂区向新厂区的搬迁改造后,大连机床开始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国家数控机床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水平数控机床产业化基地和高起点、大批量数控功能部件产业化基地。
全面开花
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是:(设计和财务,中间部分的生产、采购、库存、销售等都是基本的项目应用。大机床信息中心主任伊继滨告诉记者,大连机床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将数字化制造涵盖在内。从管理方面看,已有客户关系、财务系统、生产供应链等多个应用系统,所配置的网络服务器、监控系统等硬件设备累计投入了1000多万元。大连机床自行研发的“企业营销系统”已在2007年上线运行。“以前,产品销售去向与追溯对账很困难,回款、应收账款等查证核对也难进行;(企业营销系统投入使用后,售后服务、营销分析、市场预测等就能比较轻松地及时跟进了。”伊继滨认为,推进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根本问题在于企业内部管理,产品的售后服务必须跟着业务流程走,必须要做到有账可查、有据可依。
在产品设计方面,CAD应用先后在三维软件应用系统上投入500余万元。升级后的三维CAD软件具有模拟仿真功能,能保证产品设计质量的大幅提高,也使得车铣中心的加工效率明显提高。此外,在CAE辅助分析方面也投入了200多万元。
在办公自动化方面,企业内部文件管理系统已取得了成功应用;实时会议视频系统也很适用,不仅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伊继滨认为,“企业的生产制造基础数据量庞大,涉及到自制件、外购件等生产制造所必需的一切原材料和物耗。”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原始单据及成本数据的主要来源。库存系统至少应包括:出入数据管理、库位管理、库存调整、移动管理、成品送货单跟踪销售定单、采购收货单跟踪采购定单、在制品入库单跟踪生产定单、生产出库单跟踪配料单、库存分析等功能。
通盘考虑 集成应用
企业信息化的集成应用可对业务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应变支持。伊继滨认为,企业信息化需要通盘考虑集成应用,包括:企业内部的规划、成本、人员、业务流程等多种因素,信息化软件系统就是要能够将设计、工艺、预测及销售、生产、人力资源、财务等多项应用全面集成。
“企业网初建时,我们选择了IBM服务器、磁盘阵列存储、思科交换机、APC电源等机器设备,网络系统已连续运行了3年多,目前网络联结点有600余个,系统整体工作性能一直稳定可靠。”伊继滨介绍,按大连机床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拟投入资金6000万元;现在已用上2000多万元,还有PDM、ERP两大应用项目,估计至少还需要3000多万元。现在,企业的产品设计数据和经营管理数据是严格分开管控的。大连机床将继续加强企业的物流系统、车间生产管理等信息化项目的应用和建设。
在任何系统中,企业的基础数据都是很重要的。当前,客户要求的交货期不断缩短。在此情况下,如何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降低销售成本、减少销售损失、提高服务效率、协调与相关部门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企业信息化的集成应用可对此提供积极有效的应变支持。
“当时主要考虑了与财务集成,整体集成还考虑得不够充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了,现在编程设计时根本不用考虑内存、磁盘空间等硬件支撑问题。”林德才认为,从应用软件的开发成本及运行维护费用、技术支持与服务等方面考虑,整个系统全面集成对企业信息化很有实际意义。“如果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做不好,PDM项目实施就很难成功,实施ERP也就不可能成功。”伊继滨解释说。
从上到下 全方位推进
企业决策层与职能部门及应用层的关系要和谐。“实际上,信息中心就是企业的网络中心、数据中心。”伊继滨介绍。
伊继滨认为,搞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懂得企业管理流程,工作要一环紧扣一环,一点都不能脱离实际。首先,领导层要对企业的业务需求、业务流程和信息化方法把握准确,只有领导层有了统一的正确认识,才能更有效地实施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其次,“员工的素质”是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大连机床的普通员工主要是技校生和民工这两个方面,需要对企业员工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和业务能力的培训。例如,要推广应用自行开发的“生产物流系统”,就必须对员工进行业务流程知识的培训,不然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源自业务 从实际出发
采购系统的难点在生成计划,重点在流程控制,焦点在付款。据林德才介绍,装备制造企业要做大做强,一般是将非核心业务大量外包,因而其产品中的外购件比例越来越大,采购中心也就成了企业里花钱最多的部门。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也是企业最敏感的部门。
“大连机床现在是规模化生产,采购中心负责整个集团的物料供应,企业花钱的地方有80%在这里。”林德才说,企业生产中所用的原材料与零、配件等共计有8万多种,其中常用的有4万多种。作为企业网覆盖下的一个单独系统,采购中心网络已成功运作了6年。
林德才认为,装备制造业由于行业特点,在质量与成本相矛盾的情况下一般倾向于产品质量,通常选择合格稳定的供应商或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保证生产进度,同一种物资通常会选择两家以上的供应商供货,采用供应商货源价格信息管理,可避免同一物资在不同供应商处以不同的价格进行采购,同时可实现计划、合同、到货、入库全过程的价格控制管理。
与过去分散的采购方式相比,集中统一的采购方式优势很明显。每个月,生产所需的外部件、配套件等的采购票据与明细就有几万张,采购市场遍布全国各地,财务结算需要及时跟上,若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就很难胜任今天的工作。现在,这个采购管理系统就像企业的生产系统一样,一时不能停、一刻也离不开。
如何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企业要考虑生存问题,然后才是发展问题。”林德才认为,现代企业的物流需要信息化支撑。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必须在透彻了解企业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才能做好信息化。企业经营的实质是要赚取利润,包装华丽的软件并不一定就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以前,大连机床是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后来转制成股份制企业。在采购中心,过去的管理流程全靠手工作业,对于供应商管理、物流管理等进行手工作业实在太繁杂。”大连机床采购中心总经理全炜告诉记者,实施信息化以后,账目清晰,管理起来快捷、便利、有效,所需要的信息在电脑上全部都能体现出来。
“我们的采购系统运行到现在一直处于良好状态,这个系统已经应用得比较成熟了。”
林德才自豪地说,采购业务的信息支持、绩效考核的基础数据、相关数据的查证等都以“系统数据”为准,由信息主管全权负责。
本报记者 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