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OS谢幕 第三方ROM路在何方?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百度云,OS,安卓
  • 发布时间:2015-04-24 12:41

  “告别的话很难说出口,因公司业务调整,我们不得不痛苦地决定暂停百度云OS的更新和维护。迷途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也许是永别,也许白小云还会回来。”

  3月11日,百度旗下的手机操作系统百度云OS宣布,因公司业务调整,决定暂停百度云OS的更新和维护。百度云OS是国内安卓第三方ROM中的一员,从2012年6月推出至今,已走过近3年的光阴,多达133款手机完成了官方适配,用户规模超过1000万。规模如此大的百度云OS在国内众多的第三方ROM里有一定的地位,这一停运的消息刹时间让许多人唏嘘不已。

  有着百度做靠山的百度云OS都夭折谢幕了,这不仅给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揭示了第三方ROM市场的残酷现实和坎坷不平的路途。这更让我们思考:第三方ROM应该何去何从,真的没有生存的机会吗?

  第三方 ROM为何存在?

  其实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智能手机自带系统的体验不是很好,早期的安卓手机,特别是国产安卓手机的UI做得非常差,甚至根本没有进行UI修改和系统优化,直接使用了原生的Android系统,而原生的Android系统存在对农历、天气等本地化支持不足的问题。此外,早期的安卓手机配置低、预装软件多更造成了系统卡顿、不流畅的问题。另一方面,早期的Android系统在界面设计和系统优化上都有所不足,其界面色彩搭配简单、功能也不够人性化,Android 4.0之前的系统几乎可以用丑陋来形容,而且大部分安卓手机的界面都相同,这使得用户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用更好看的系统。再加上Android的开放性和可定制性,第三方ROM应运而生,刷机也成了大多数人换手机后做的第一件事。

  自2009年Cyanogen Mod成立后,众多基于官方或Cyanogen Mod进行深度定制的第三方安卓ROM团队相继成立并推出了各自的OS或UI,通过适配不同的机型让用户获得另类的ROM体验。小米公司于2010年发布的MIUI受到了大量Android用户的热捧,因为它专门针对中国人的习惯设计,通过修改系统底层做到深度定制,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早期的MIUI基于Android 2.3开发,在界面上它允许用户自己更换字体、主题甚至还可以任意设置锁屏界面。在功能上它增加了更多的人性化设计,比如T9智能拨号、短信弹窗等功能。在系统更新上也和手机的原厂系统不同,大部分手机的原厂系统很少进行系统升级,而MIUI遵循每周更新的原则,用户只需要在手机上点击“系统更新”就能轻松升级。MIUI的出现改变了Android用户的使用体验,也颠覆了大家对Android系统的认知,更是叩开了第三方ROM市场的大门。

  随着第三方ROM的不断发展,刷机市场逐渐进入火热时期,各种第三方ROM层出不穷。乐蛙科技推出的乐蛙OS基于Android系统进行了大量的二次开发和优化。盛大创新院于2012年推出的乐众ROM也在外观和功能设计上进行了大量改动和优化,早期的百度云OS名为百度云ROM,主要基于Android 4.0或以上系统进行开发,给用户带来不同的体验。除此之外,还有深度、魔趣、新蜂、点心等其他第三方ROM。

  第三方 ROM的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第三方ROM的迅猛生长,厂商们逐渐意识到了ROM的重要性,纷纷对Android系统进行修改定制自行研发自己的ROM,魅族自研的Flyme凭借强大的功能、人性化的操作方式和简约素雅的界面风格,被认为是优秀的定制Android系统。小米自研的MIUI与小米手机、米聊组成的“铁人三项”更是在中国手机市场创下了传奇。此外手机厂商还采取了开放适配、收编其他ROM团队的策略,华为的EMUI、MIUI、Flyme等手机厂商的ROM支持适配给其它机型,一加科技更是收编了Paranoid Android成员来打造海外自制固件Oxygen OS,这似乎是想把其他的第三方ROM逼入绝路。刷机精灵的2014年年度数据报告显示,有54.12%的刷机用户因为系统太慢、不稳定而选择刷机,但经过不断地发展,手机自带的ROM越来越好用、其预装软件越来越少、安全等权限管理也越来越完善,很多手机厂商甚至把ROOT权限给了用户,这大大地减少了用户的刷机需求,也缩小了第三方ROM的生存空间。

  不仅如此,第三方ROM在自身生存上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很多草根ROM团队主要靠预装软件和适配大厂的ROM获得盈利,但这些利润微乎其微。如今的第三方ROM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点心已经不复存在,魔趣也转型走Cyanogen Mod的老路,艰难地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深度更是毫无消息……第三方ROM剩下的路越来越漫长。

  第三方 ROM该怎么办?

  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第三方ROM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首先,第三方ROM依然需要重视用户体验,现在刷机用户越来越少,能为用户带来优秀体验的ROM才有生存的机会。MIUI、Flyme凭借巨大的特色让用户难分难舍,而反观刚刚死去的百度云OS,中规中矩、没有多大的特色,正是用户体验上的差距决定了百度云OS的生死。

  另一方面,第三方ROM操作系统的分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如百度这类无硬件支撑的操作系统,这类操作系统依靠刷机和提供给无系统研发实力的小厂商来推广;二是如小米这类有自家硬件支撑的系统,他们不仅自家产品预装,还开放供应给其他品牌手机使用。在刷机市场并不广阔的时代,与手机厂商合作寻找硬件支持,从单一的手机系统发展成为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载体,使硬件与软件相互促进才能让第三方ROM在未来继续生存。其他的小众ROM则更应该继续精心耕耘,在用户体验上赢得信心,至少总有那么一小撮的玩家对其一见倾心。

  其实,并非只是智能手机才有ROM,如今的各种智能设备都带有操作系统,与其苦守在单一的手机终端上,不如抬起头将目光放在其他智能产品平台上,毕竟在万物互联的趋势下,智能设备定会成为主流。虽然第三方ROM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是静下心来向新的领域延伸或许也能看到希望。

  写在最后

  尽管目前手机操作系统格局十分稳定,颠覆的机会不多,但从整体上看,第三方ROM的市场仍然有发展的空间。3月3日,腾讯的Tencent OS正式开启内测,这是腾讯第二次踏足ROM市场;最近,360也在周鸿祎的带领下重新杀回手机圈并推出了360OS,直接与小米展开竞争;Cyanogen Mod不久前也获得了来自高通、Twitter等公司的巨额风投。可以看到第三方ROM仍然还有机遇,我们应该对坚守在该领域的厂家、团队甚至个人充满信心,正如微博说的一样“相逢的人会再相逢,也许是永别,也许白小云还会回来。”毕竟第三方ROM的未来依旧可期。

  文/宋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