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逐鹿校园

  《超级课程表》和《课程格子》两款校园课表APP的走红,让校园成为了移动互联网业内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其实,在这两款话题APP的背后,还有《趣分期》、京东校园白条和《饿了么》等多种APP和服务活跃在各大校园之内。

  我们所关注的是,校园为何成为了开发者的新乐土,围绕在校学生是否真的能够实现自己的商业理想,以及开发者大叔们又应该如何做这些90后“小鲜肉”的生意呢?

  校园,何故成为开发者争夺重点?

  校园永远是个充满故事、令人向往的地方,而去年一个余佳文让大家对校园有了新的认识。这位被网友冠以“史上最霸道总裁”的90后CEO在《青年中国说》中霸气放言“明年发一亿利润给员工开心一下”,让他的《超级课程表》火了的同时,也让大家意识到校园逐渐成为创业者与开发者必争的沙场。

  巨头和创业者赤膊上阵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校园是年青人的故事,也是创业者的故事。工具类、社交类、游戏娱乐类和餐饮服务类等各类应用在校园内遍地开花,一方面得益于几千万年轻互联网用户,另一方面则利用了在校大学生的传播力和辐射力。

  去年,一款“国内最大的大学生泡妞平台”《超级课程表》刷爆朋友圈,这款内置点名神器、翘课等社交功能的APP在2012年7月就获得创新谷第一笔天使投资,6个月后又拿到奇虎360的第二笔天使投资。2013年6月,《超级课程表》以200万的用户数获得红杉资本千万元人民币级别的A轮投资。而在去年,余佳文又宣称获得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领投的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不管这些数据真实与否,可以肯定的是阿里和红杉这样的资本巨头已然盯上校园市场并开始开疆扩土。与《超级课程表》类似的《课程格子》也早已获得创新工场和IVP的百万元人民币天使投资。随着对市场的深入,工具类APP未来盈利也逐渐清晰——融合分期付款购物、试水O2O、接入游戏平台甚至粗暴植入广告等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这也在暗示着与校园生活相关的服务,如教务通知、选课和图书馆图书查询等也存在很大商机。

  工具类APP受巨头追捧的同时,社交类产品也没闲着。荷尔蒙经济是社交产品发展的永恒驱动力,从“摇一摇”的《微信》,“看附近”的《陌陌》,再到《师兄帮帮忙》、《11点11分》和tata UFO等,学生都是核心用户。

  2011年“光棍节”,尚处于雏形阶段的《师兄帮帮忙》网站刚在公测时迅速蹿红,2013年初已面向全国100所重点高校开放,累计用户120万。同样作为校园交友的《11点11分》在上线数月的时间里便累积了数十万用户,其用户日活跃率保持在20%。工具出身的《课程格子》,也欲发展社交和服务,打造校园版58同城。同样,阿里系老兵狄玮杰创建的分时社交“黑白校园”,这个半匿名,主打图文信息流的移动论坛,白天吐槽、晒照、二手交易、聊学习和工作等“正经”话题。而到了晚上,用户随机分配ID,身份转入完全匿名,上线后便获得学生热捧。师兄师妹,男神女神在线上线下之间,虚拟现实之中,拉开了校园社交的新产品链。这也刚好借机人人网退潮,新主流社交平台尚未崛起的社交空白期,社交创业热情暗潮涌动,空间巨大。

  而作为成熟的餐饮市场,校园外卖市场也成为热点,甚至一枝独秀,引领O2O创业大潮。学生是除了白领之外的最大外卖消费群体,校园自然成为外卖平台寸土必争的战场。

  《饿了么》在获得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后,加速扩张,由原先的16个覆盖城市扩充到150多个。作为大众点评的对手,美团的外卖业务也已覆盖全国百余城市和高校。为加速抢夺大学校园外卖市场,《饿了么》和《美团》通过基层员工发传单来拉客户,去年被曝出发生多起冲突。

  此外,深耕白领市场的“黑马”《外卖超人》也开始发力校园市场,据说2015年其团队规模将扩至300人。尽管校园学生市场客单价低,利润率低,但高校区拥有优质的目标消费群和巨大的潜在市场,巨头自然不肯放过。

  如此激烈争夺、殚精竭虑,无论哪个细分行业,不管何种进入方式,创业者们无非是死盯着这群学生,校园就是创业者的优质市场。

  天生的优质用户:学生群体

  为什么会是天生的?因为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在校大学生普遍追求个性,喜欢跟风,对新生事物不排斥,并且愿意尝试。喜欢潮流,同时具有很强的分享意识,同时他们的热情容易被激发,容易产生随机消费甚至冲动性消费。

  大学生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也不强,多数消费是由媒体宣传诱导或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他们的消费可比喻为潮汐消费现象——一个新事物、新品牌在某个大学生市场中获得高度一致的群体认同感,在某一个节点呈现突然的高峰。比如,开学季智能手机潮和暑期游戏潮,以及开学时课程APP下载量飙升等。

  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不但使用手机刷微博、看视频、看电子书、听音乐和玩游戏,就连学习时,也拿它来查资料,做练习。他们比其他人群更加了解手机厂商的动态,知道市场最新出现了哪些设备,他们无论在路上还是课上,都低着头看手机,不再依靠电视、广播和报纸了解时事新闻。他们一般没有固定收入,缺钱但有时间,对品牌的消费欲高,但对价格敏感,喜欢团购,拼单AA制等活动是他们的最爱。

  他们也就是未来的主流消费群体——大学生。目前,他们尚处于消费的初始阶段,处于价值观和品牌观念形成的阶段,也就是品牌忠诚形成、固化的关键期。同时,他们所具有的相对较高的学历和综合能力使得他们将成为未来高收入人群。创业者也都纷纷发现,应该抓住大学生市场,利用大学生特定消费或应用场景,解决大学生刚性需求,在高频且普遍消费的使用惯性下培养用户忠诚度,实现快速切入市场形成入口。

  校园,市场战火已燃

  除了优质的消费群体——大学生之外,消费环境——校园,也是创业者进入校园市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校园拥有人员密集和人数庞大的特性,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按此推算,目前高校学生在2500万人左右。如此庞大的数量,其实代表着背后更加庞大的市场。而人员密集有利于快速截取用户,获得先发优势,形成捆绑效应。在每位创业者眼里,每个大学校园市场,都是一块让他们垂涎欲滴的“肥肉”。

  另外,校园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闭塞的环境,学生的消费都在这个封闭的市场环境展现。他们的生活范围较为固定,在以兴趣为纽带的小圈子里。再加上他们乐于口碑相传,校园流量的变现能力巨大。作为最大的时尚化群体,学生频繁使用网络社交工具,让创业开发者更易开展营销活动,且成本低廉,信息传达迅速直接。其实,在大多创业者眼里校园市场虽是块诱人的“肥肉”,但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就目前来说,各种APP在校园市场已呈泛滥之势,巨头们通过各种融资积极进入校园市场,但在校园社交、就业招聘、游戏、外卖和O2O旅游等行业中,都还没出现完全称得上“龙头”的产品。

  可以预见的是,创业者和巨头们都期待自己的产品成为校园市场中的翘楚,并会为此引发激烈竞争。疯狂融资过后,拿着钱的创业者们就要开展新一轮的“大战”。

  进入校园的正确方式

  校园市场虽然肥美可人,但是也正因此竞争者众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抢夺到更多的“小鲜肉”,值得开发者们细细琢磨。别看这校园市场现阶段如此热闹,但并非任意种类的APP都适合去校园淘金。进入校园,APP开发者需要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到“小鲜肉”当中去

  时至今日,校园内仍没有一款能让人津津乐道的通用性明星产品,对于广大开发者来说,仍有很多机会和空间。不过要去做这些90后的“小鲜肉”们的生意,首先自然要到他们中间去,和他们打成一片。对于离开学校数年的大叔开发者而言,对现阶段90后大学生的了解并不充分。而校园当中的意见领袖,或许正是这一难题的突破口。

  其实,征聘校园大使、校园代理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儿,早在PC互联网时代就已经存在。不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校园营销,信息不对称已成过去时,营销方式和此前也会有诸多的不同。小米是移动互联网当中声量最大的公司,他是如何做校园市场的呢?小米告诉我们,不要想着着急变现,而应该耐心播种。

  小米有专门的校园团队,人数超过3000人,目前团队的负责人单兴华是从校园大使中挖掘得来。这几年时间里,单兴华和他的团队做了很多事,但归结起来主要是传播品牌理念、营造小米的文化,拉近距离而不是硬广式的落地宣传。

  比如,他们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义工,看望和照顾老人;在学校里举办讲座,但是不讲产品本身的内容,而是讲公司大佬的学生时代、曝料各互联网公司的薪资情况等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甚至以AA制的方式,组织小米学生旅游团。一次,陕西的小米校园团队在华山景区里帮忙收拾垃圾,还曾被华山景区管委会的官微点名表扬。

  对于APP开发者来说,校园营销并不应该只看一时的装机量。要知道,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卸载甚至比安装APP更方便。因而,对于消费能力还并不算强的大学生们而言,APP的校园营销其实更适合作为品牌展示出口。开发者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在他们心中种下种子,最终使其成为产品的核心用户。相比人人网当年用鸡腿换注册量,小米的做法见效慢,但是后劲却更持久。

  除此之外,APP开发者还可以尝试在校园中培养自己的KOL用户。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使用和体验开发者的产品,并有较强的表达分享欲望。让一批活跃的大学生用户提前体验最新的产品,及时“泄露”更多的产品动态,并适当提供相关小奖品,提升他们对于产品的关注度。

  正所谓,再小的个体也有品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开发者都是以产品功能先行,对品牌的提炼关注度较少。一个产品可能生命周期有限,但是如果能够在高价值的潜在用户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则有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

  然而树立品牌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需要耐心和时间。遗憾的是现如今移动互联网行业略显浮躁,很多开发者都想玩快节奏,赚一把就走,而很多APP也最终难逃火一把就死的宿命。也因此,并不是每一个APP开发者都会有这样的耐心,能在校园市场精耕细作。

  针对性的产品

  正如前文所说,大学生虽然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也有时间和精力尝试新鲜的玩法,但是他们本身的消费水平并不高。针对这些特点,提出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将是APP开发者打动大学生群体的重要思路。

  以火爆大学校园的订餐APP为例,它们所采用的这种单价低、使用频次高的模式,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一些外卖网站在校园周边打出了首单立减7元、满10元减3元,以及在线支付再减4元等优惠活动。这些订餐APP所提供的菜品价格优惠、选择面也广,而且还能节约时间,因此吸引了大量大学生扫码安装。湖北经济学院此前的一项校内调查显示,有的班50%的同学用APP订餐。

  小东小西可以玩低单价,而对于智能手机和PC电脑这类对大学生吸引力十足的3C数码产品,则可以用分期的方式。比如,京东刚刚推出的面向校园的京东校园白条。京东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30天免息期的校园白条本身是不赚钱的,推出这一业务主要还是为了吸引学生用户。京东方面强调,大学生可以通过京东移动客户端还款。

  最终,这项服务也的确受到了不少大学生的欢迎。有媒体记者在北京交通大学活动现场看到,学生们对于京东校园白条的兴趣非常高,签约台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据现场一位来自附近中央财经大学的校园白条用户透露,与其同屋的6位室友中,已经有4位成为了校园白条的用户。

  不过,校园内所流行的跳蚤市场、二手交易等平台,目前还基本都不支持分期付款。相关的APP也并没有明星产品出现,相关的开发者或许可以趁虚而入。比如,最近风头正盛的二手手机,如果这一领域的创业者想要打进校园,也完全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进行推进。

  低单价、可分期这样的做法,非常符合消费能力不强的大学生的口味。而除此之外,类似短期租赁和产品试用等,也都是大学生喜欢的体验方式。以此,开发者便可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针对性改造,在大学校园获得一席之地。

  不过,校园内的学生是流动的,三四年就是一个周期,且在校大学生的总数也只有2500万人。如果投入全部精力打造一款针对校园的产品还略显冒险,对此我们在后文还有详细的分析。

  不是每一款APP都适合校园市场

  尽管玩转校园市场的方法各种各样,但是并非每一种类型的APP都适合校园市场。一切都得围绕在校学生的口味和实际需求出发。具体说来,以下几类APP或许更适合在校园市场一展身手。

  1.社交应用。无论是社会人,还是在校的大学生,都会有旺盛的社交需求。实际上,Facebook和人人网等社交平台,都发迹于校园。可如今,社交APP市场已被《微信》和《陌陌》瓜分殆尽,校园也不例外。如果想在校园内有所作为,只能根据具体的校园场景,走垂直社交的道路。

  早在去年,《超级课程表》和《课程格子》也纷纷引入了社交元素。在最新版本的《超级课程表》当中,对于社交元素的大幅强化甚至还引发了产品方向本末倒置的争议。而此前已经小有名气的《师兄帮帮忙》的无奈转型,主打分时社交的《黑白校园》也声量不大,这从侧面表明这条单纯的校园社交之路并不好走。

  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校园内人口密度大、短期流动性小,也给匿名社交APP带来了一些新的体验。已是日薄西山的人人网,便推出了针对校园的匿名社交APP《哔哔》,想从中分得一杯羹。

  2.免费替代方案类APP。在前几年,《飞信》凭借可以免费发送短信,在校园内风行甚至成为装机必备。而现如今,类似《微话》这样通过Wi-Fi方式免费打电话的APP也吸引了不少学生用户。这类有一定使用门槛的APP,在社会上推广有一定难度,但在校园内却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对于免费替代方案的热衷,以及更强的尝鲜欲望,会使很多大学生主动安装《微话》类APP。而一旦APP用户数小有规模,也会引得更多同学效仿,从而让星星之火最终燎原。对于那些只能在APP用户之间才能完成业务逻辑的APP来说,校园市场更是培养首批种子用户的绝佳场所。

  3.二手、校园周边信息整合。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高校市场对于二手交易一直都有着较为强烈的兴趣。但是除了《有闲》和《校园二手》两款APP之外,很少见到其他产品,更没有见到太多相关推广。事实上,除了校园内的二手交易,这些垂直领域的APP甚至还可以尝试高校间的二手交易活动,有不错的想象空间。其实除了社交之外,像《超级课程表》和《课程格子》等APP,就可以在课表上植入相对应的二手教材的售卖活动。

  校园周边的信息,也是有着富足时间的大学生很关注的内容。比如,校园附近有哪些美食、哪些娱乐方式、哪些折扣信息、哪些技能培训信息,以及哪些可以参与的社会活动等。如若能搭建一个类似的信息查阅和分享细分平台,也有想象空间。当然,这亦是58同城和赶集网这类成熟平台的机会。

  除此之外,类似于考研、考级和考证的相关教育类APP也是校园内人群所关注的重点内容,更是能够刺激学生群体产生直接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在这方面猿题库等已抢先完成布局。不过,腾讯和新东方的联手,也仍有很大看头。对于创业者来说,在线教育领域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内容,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进入门槛较高。

  看上去很美的大学生市场

  一个消费人群密集的封闭市场、一个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市场、一个孕育出Facebook的市场……,对于APP创业者而言,校园绝对是一片蕴藏着无限潜力的、未来无限美好的乌托邦。但仔细想想,大学生市场真的是一个一本万利,稳赚不赔的领域吗?相对遥不可及的预期,现实总让人神伤。

  低门槛的红海市场

  炒预期并不是中国股市独有的现象,在校园APP领域,美好的市场前景同样吸引着众多企业和个人的参与。参与者众多意味着该领域注定了竞争激烈,尤其是在不缺人的国内。较低的技术门槛让校园APP难以凭借技术形成壁垒,并以之阻止后来者进入,同质化几乎是校园APP难以回避的话题。

  当前校园APP主要可分为社交(《黑白校园》、《师兄帮帮忙》)、工具(《课程格子》、《超级课程表》)与消费信贷(《趣分期》)三大类,APP本身技术含量并不高,功能往往也比较单一。除专门的APP开发公司或者职业APP开发者外,三五个学生、几台电脑,便能着手进行APP的开发、测试乃至推广。低门槛注定了校园APP市场的红海格局,激烈的市场竞争让生存成为第一要素,能否盈利往往不是校园APP在研发、推广过程中需要考虑的。

  校园团队是有力竞争者

  相比APP开发公司或职业APP开发者,校园团队或许在APP开发技术、经验上有所不足,但却是校园APP领域最有利的竞争者。从研发成本看,校园团队本身成本几乎可以做到无限趋近于零,参与研发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并不需要获取工资,而生产工具电脑几乎就是当前高校学子的必备品,加上学生寝室这一早已付过租金的研发场所。校园团队需要做的,仅仅是将想法变成现实,并在班级、朋友圈里开始推广而已。

  除本身团队运营成本极低外,能够有希望开发出APP的校园团队往往受到班级、院系甚至学校欢迎。除了提供各式奖学金外,不少学校都为这部分学生准备了专门的创业基地以及辅导老师。此外,校园团队成员基本上由在校学生组成,开发者本身也是APP的目标客户群体,其能更准确的了解用户需求,在人性化方面往往能做得更好。同时,来自校园的开发者们本身便具备一定推广渠道和资源,加上学校内部体系的帮助和同学朋友的互推,其APP产品在推广阶段往往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用户群体的先天不足

  说到底,学生还是穷。虽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单向消费型个体,但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本身就在1200元人民币左右。除吃饭外,聚会、购物甚至部分学习用品还得从这个钱里面支出,APP想要通过自身提供差异化服务让学生群体购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充满好奇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学生或许是很好的用户,但资金有限难以让其成为合格的消费者。

  学生的穷,不单单体现在不愿为APP软件及其功能买单上,还影响相关。坐拥数量庞大的学生用户群,APP的确可以在坚持免费的基础上,向客户要钱,从而完成流量变现。但学生群体消费体量太低,难以吸引到房地产、奢侈品等高大上的品牌投放,而其他大中型品牌本身营销推广费用有限,往往也不愿为校园市场投入太多资源。

  盈利模式之困

  校园学生收入和支出较少并不一定意味着校园APP无法生存,低单客价、低利润率的行业只要有足够多的量支撑,一样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但当前校园APP极少有一个让大多数人认可的盈利模式,很多初创团队在开始的时候都没有思考盈利模式和方向,类似《师兄帮帮忙》这样的老牌APP也因为找不到赢利点,团队在忙碌三年后黯然转型。

  在“增值服务”难以打动用户,让用户掏腰包买单的情况下,唯有广告收入相对现实和稳定一些,但广告投放者往往需要APP能覆盖尽可能多的校园学生,拥有庞大的流量。但这对于初创团队而言,需要庞大的后期运营成本,光靠最初几百万元人民币甚至几十万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难以满足软件运行及推广费用。

  一个相对另类的细分市场

  正如上文所说,大学生对很多APP类型无感,是校园APP创业遇到的另一个问题。不少初创团队在项目选择上往往会集中在校园社交与校园生活服务两个领域,前者借助高校学生希望交友,渴望认同的心理(如《师兄帮帮忙》),而后者更是诞生了颇具代表性的《饿了么》这样的明星产品。

  相对狭小的APP类型一方面对校园APP方向和路线进行了束缚,而另一方面也使得热门领域APP扎堆、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让费用和精力都在最初的红海竞争中消耗殆尽。

  校园市场作为一个消费者集中的封闭市场,对于企业而言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但这样的封闭市场却绕不开过于独立的问题。每个大学所在地域的不同,相对其他学校而言都是一个个封闭的存在。即使同在一个城市的高校,对于APP推广而言,也是相对独立的存在。虽然产品在使用上的共性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推广环节,每一个校园都需要APP应用去单独开发、推广,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是相当沉重的负担。

  除APP运营成本外,APP企业和初创团队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成本和精力,才能覆盖尽可能多的校园点和学生群体。这对于一个本身盈利潜力差、利润量较低的领域而言,投入和产出难以成正比,这也是为何很多校园团队推出的APP仅能在本校或者周边两三个学校推广,却很难打开学校所在城市、区域甚至全国市场的问题。

  产品定位,这是一个问题

  无论是市场还是消费群体,校园APP在研发、生产过程中会呈现出非常多的缺陷。现实总是残酷的,校园市场虽有潜力,但产品本身的定位却令人堪忧。

  当校园二字成为APP品类和细分的时候,在产品市场定位变得更精准的同时,受众也将拥有更大的局限性。学生市场对于APP的应用定位十分挑剔,同样,大众市场恐怕也不会接受《超级课程表》和tata UFO这样具备强烈排他性的产品。当产品本身定位和功能符合学生群体需要时,其往往又难以符合大众消费者胃口。以高校学生为例,大多数学生都是四年的学业,一款APP能够在这四年里陪伴用户,可当学生毕业后,你还指望他会用《超级课程表》选课、搭讪?

  除了用户流量,学生用户很难成为APP忠实的粉丝,用户黏性做得再好,可产品在用户手上的生命周期有限,相对独立的应用定位,会对APP本身乃至企业拓展造成阻碍。QQ在产品生命周期上就做得相对好很多,其陪伴不少80后用户走过了十余年的人生历程,已经真正融入用户生活中。QQ如此长的生命周期对于腾讯而言,也是相当实际的事情。

  专门针对校园学生群体开发的APP受限于学生学业时间,单用户较短的生命周期会让APP企业和专业开发者最终意识到校园APP是一个投入与回报难以成正比的事情,而校园创业团队也会在APP的运营过程中发现,当前的环境让他们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盈利。

  在软件功能定位设计上向大众倾斜,或许能够提升APP单用户生命时间,不过除游戏外,学生群体对这类软件又多少有些抵触情绪。

  此外,相比在社会上打拼许久的成年人,学生群体更显青涩和单纯,而校园APP往往集成了各种学校动态信息和信息化服务,同时推出校园新闻、空闲教室、教师名录、校园黄页社交功能、成绩查询与就业信息查询等功能模块。

  学生通过校园APP体验这些信息化便利的同时,也会将个人信息分享出去,大多源自草根校园创业团队研发的APP们,真的能够确保用户信息安全的问题吗?尤其是校园APP在推广过程中,不少团队开始尝试将高中生甚至初中生纳为未来目标客户群的时候,用户隐私安全问题将会占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校园,注定不是主战场

  校园市场虽然看起来很美,而且非常庞大,学生人群是目前移动互联网的主流用户,其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能够以校园为基点出发的APP却少之又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没开启的时候,当年的校内网如今的人人网,曾经为自己在校园内争得了一席之地,而在国外,也有不少大型社交平台先是以校园为基点。

  可如果将这些成功者放到整个互联网市场来看,那么其成功率可谓是寥寥无几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成功者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看似开放的象牙塔,其实有着无数暗流涌动。对于没有做好足够调研的团队而言,贸贸然闯入其中,甚至还不等大公司出手,就已经被无情的市场所淘汰。毕竟对于那些想要走校园路线的APP开发者,虽然一开始此类APP往往具备了开发成本低,一旦找准了用户群的痛点就传播快的特点,但是很快就会在起步阶段遭遇第一个重大瓶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隔阂。同样的一个APP,想要在一所学校中获得成功并不难,但是想要扩张出去,就要和其他学校一个个谈合作,谈分成、谈前景,而这样的努力却未必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

  在学生群中,虽然不乏有每年都愿意投入大量金钱购买最新移动设备的用户,但是在消费观上却并不成熟,有不少用户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不愿意产生进一步消费。这也就意味着,只有那些财雄气粗,一开始走免费路线吸引用户的APP开发商,加上自身对于渠道强大的控制力,才有可能在这块看似肥沃的贫瘠之土中脱颖而出——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做什么不好?这恐怕就是许多APP开发商在一边为校园APP叫好,一边却自己只处于观望状态的原因。

  虽然校园对于不少APP开发商来说就是一个小台子,但是若能换一个角度来来看,也许它的价值也并没有那么悲观。我们不妨将其视为一个练兵场,在其中小成本团队不仅可以尝试推出自己的作品,也能够在其中培养潜在用户,最终将其转化为自己其他产品的用户。虽然它可能无法成为你的主战场,但是它却可以成为一个通道一个入口,在未来的某一天,把用户带到你的身边。

  文︱曾响铃、华华、凹凸嫚、张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