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深入,赢得世界口碑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哲学,外交,智库
  • 发布时间:2015-06-11 14:43

  受访人:郭良平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员

  东亚研究所前身是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当时也是为了因应东亚崛起与儒家思想等的传播,之后更名为新加坡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发起人是前新加坡副总理、新加坡经济起飞的掌舵人吴庆瑞先生,后来吴被中国大陆聘请为东南沿海开发的战略顾问。后来1997年4月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章程成立了自主性研究机构:东亚研究所,致力于东亚发展的研究,当然研究范围比以前的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更广泛,但中心仍然放在当代中国。研究课题包括中国崛起的地区性和世界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的变迁以及香港和台湾等地区的社会发展等。与此同时,结合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深入进行政策性研究,试图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研究东亚发展最重要的研究机构。目前在围绕当代中国这样的研究核心之外,但随着东亚局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研究资源的发展和专业高水平研究人员的增加,东亚所也在日本、台湾、香港和朝鲜半岛问题上有所着墨。

  回归到上个世界八十年代中国刚刚开放时,新加坡对中国大陆并不了解,所以就藉助开创东亚研究所所,来关注中国前沿动态,由政府出资,定时出台中国研究报告,这也是东亚所的任务之一;其二是给新加坡外交部、贸易部提供相关讲座,便于其了解中国经济、外交等多领域的最新发展,近二十年来也涉及到了天津的生态城、苏州的工业园等的评估,也包括在重庆等地的一些新加坡项目,藉助东亚所的专业性,从而强化新加坡与中国的合作交流。

  除了上述两大义务之外,东亚所和相关研究人员就比较自由,经常会前往中国各地的政府提供一些咨询,也为前往新加坡“取经”的大陆地方政府人员在东亚所举行相关研讨和座谈,智库的负责人郑永年所长也是长期关注中国发展,强化东亚所与大陆各地政府与学术机构、甚至民间企业的沟通力度,东亚所常年邀请学术功底扎实资深研究人员,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这样的经验也被众多合作机构所重视。

  所以事实上,东亚研究所在中国与新加坡之间更是搭建了一座沟通的平台,一方面更好地将新加坡经验传播、运用到中国,另一方面也为新加坡引入资金、人才,谋求长远发展。

  谈到新加坡智库的形成特色对大陆和澳门的影响,不妨可以看看大陆智库与新加坡智库在运行中的不同之处,事实上,新加坡的智库一般不会由政府出题来主导研究方向的,采用由学者自己选择,自行完成提交政府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大陆智库的独立性差一些,更会出现多个智库抢项目,以及智库观点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相关联的困局。大陆对独立性的约束相对较多,往往选题会依顺政府;同时学者的独立性也很重要,学者有一定的道德操守,不能弄虚作假,说话要客观,有倾向性也必须作出声明,才能令人信服,公众或者政府可以不喜欢你的建议,但是不能忽视你的研究,所以长期以来新加坡形成的智库独立性与学者自主性在未来大陆和澳门的智库发展中都可以提供重要经验。

  也正是这样的独立性与学者的道德素养让东亚所“门庭若市”,凭藉着专业性与客观性的评估更吸引到欧美和世界许多国家的机构的咨询和合作,如果只是一边倒的发表倾向言论,就不可能获得世界公信力。

  澳门作为经济崛起的新区域,在整体发展中必然需要智库在公共政策领域发挥关键作用,除了智库的独立性、客观性以外,未来澳门在发展智库的过程中更要引进人才。从新加坡经验可以看到,东亚所内新加坡本地研究人员较少,大量的都是由欧美、澳洲聘请过来的资深研究员,具有独立的个人风格,只有引进人才时多元化,智库才能更加多元、客观。另外,对于澳门的智库建设中,必须体认到资金设计要独立的重要性,因为资金必将影响到报告的取向。而澳门发展高端智库仍需要较长时间,必须付出持续努力。

  传统中国文化以权力核心,要养成独立的学者文化与思维对澳门而言是一大挑战。新加坡依据国家独立、多元的特色,形塑出具有世界口碑的智库更值得澳门参考。

  采访整理:明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