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巨头押注移动互联

  在IT业,抢滩掘金的行动天天在上演;而多个领域内的企业集体押注同一市场,却是史无前例的盛况。为何在全球盛名远播的各家PC厂商和其它IT厂商同时发力移动互联?IT巨头们押注移动互联究竟想得到什么?他们会成功吗?

  美国电影制片人Dan Wooley在海地工作时遭遇大地震,幸运的是他依靠自己iPhone手机中一款灾难自救教育软件,在被埋65个小时后获救。39岁的Dan Wooley被困之后头部和腿部都受了伤,当时他利用iPhone在App Store下载了一款急救知识应用程序(可能是“Pocket First Aid&CPR app”急救及心脏复苏手册),并找到了关于失血过多和骨折的紧急自救方法,然后把自己的衬衫撕破当做止血带缠住了受伤的腿,另外用袜子止住了头部伤口的流血。之后他用自己的闪光灯找到前往一个电梯井的通道,在那里他一共呆了65个小时,等待过程中为了防止自己昏睡过去还用iPhone的闹钟功能每20分钟叫醒自己一次,最后他幸运的被路过的法国救援队发现并救起。

  这样一个新闻为我们展示了移动互联的价值。自2009年以来,包括以英特尔和NVIDIA在内的芯片级厂商,以诺基亚、摩托罗拉为代表的手机厂商,以戴尔和华硕为代表的硬件厂商,以百度和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纷纷将触手伸向移动互联领域。而如果说一年前这些公司在移动互联领域的拓展计划还只是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上,那么现在各家厂商已经在最近几个月先后推出各种硬软件产品,充分显示了各自的决心……

  诱惑力十足的橄榄枝

  国内资深IT评论人士陈逸说:“在PC行业中,CPU和操作系统这两个核心制高点已经被英特尔和微软占据,给其它企业剩下的空间很少,而现在正好是将移动互联战略作为一个重要互动战略来考虑的大好时机。”此外,PC一直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现在才刚刚开始以个人为单位展开销售,而且更新换代的周期一般也都在三年以上;但手机市场则不同,它早就实现了以个人为单位,换机频率更是达到平均一年半的水平,以中国超过6亿手机用户的庞大基数计算,即使热衷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的体验只有30%,一年半的换机市场规模也高达2亿部,与传统PC市场相比,移动互联市场的空间更为广阔。从苹果的iPhone,到谷歌联合HTC推出的Nexus One,再到传闻中微软酝酿已久的Pink,硬件、软件厂商纷纷推出能快速连接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终端。在全球手机用户将增至40亿的趋势下,对于毛利率已经低于10%的PC厂商来说,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的高利润率和乐观的市场前景,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另外,苹果在移动互联领域的成功也让其他IT企业垂涎不已,2009年第三季度苹果iPhone的利润是16亿美元,而手机制造商诺基亚的利润不过11亿美元,仅凭iPhone一款产品,苹果几乎就“打遍天下无敌手”,由全球PC巨头变身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机厂商。iPhone激起了人们对移动网络的热情,也进一步坚定了传统硬件厂商进军移动互联的决心。同样看好移动互联网的也不仅是PC厂商,从硬件厂商英特尔到软件厂商微软再到互联网企业百度等,整个产业链都将焦点锁定了这一领域,不仅推动了这一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充分体现了3C融合的大趋势。

  2009年,3G在中国正式商用,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6亿,而平均每4个手机用户中就有1个使用手机上网,这个数字几乎占到全体网民数量的一半。

  根据工信部通信发展司的相关规划,今后3年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对于3G网络的直接投资将达到4000亿元;到2011年,我国3G用户规模将达到1.5亿。这意味着中国不仅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移动通讯网络、最多的手机用户数和手机网民数,还将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

  互联网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有目共睹,而移动互联的影响力正在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数据显示,目前国内WAP域名有50万个,WAP网页已经超过15.6亿个。“手机网民”如此爆炸式增长出现在3G元年—2009年似乎并不意外,但是如此迅猛的速度难免给人“幸福来得太快”的感觉。业内专家预计,未来三年3G将产生1万亿元左右的资金拉动,除了运营商建设网络的投资4000亿元外,用户更换手机约4000亿元,相关服务产业约2000亿元。仅2009年第一季度,移动互联网的市场收入规模达到60亿元,预估2012年会达到600多亿元的水平,所有人都看到了移动互联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IT巨头投身新潮流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发现移动互联这座巨大宝藏后,IT企业纷纷出手,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今天的诺基亚已经不单单是一家手机公司,我们要转型为互联网公司,而我们要开放平台,把移动互联这个产业链建造起来。”诺基亚全球副总裁邓元鋆如是说。在缺乏互联网核心竞争力和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的时候,诺基亚主要采取收购的策略来构建自身的资源和应用服务竞争力。早在5年前,诺基亚就开始了并购行动,到目前为止,总共收购了六家分别经营手机邮件、数字音乐、地图导航、图片分享、移动广告和社交网络等众多热点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增值服务厂商。

  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然而联想集团却是“吃了回头草”。2008年初,手机业务被看做是联想的“弃子”,联想移动被联想集团以1亿美元打包出售,然而不到两年的时间,联想又以高出一倍的价格重新将之回购。联想第一款“互联网手机”就是为淘宝定制的产品i62,这款手机通过内置淘宝旺旺等多种淘宝提供的应用软件,可以让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自由管理自己的店铺或浏览他人的网店,甚至下单购买。手机里固化的软件是淘宝和联想共同开发的。看来,联想是准备把和淘宝的合作当成一种可复制的模板,未来推广到更多的互联网应用当中去。用杨元庆的话说,3G时代不容错过。他认为,“联想的移动互联网战略,就是要开发更先进、更完整的移动互联网系列终端产品,它们将能整合,并适用于最流行的网络应用,从而给用户带来最佳的端到端的互联网体验。”

  和联想一样,宏碁也是看好移动互联网市场并最早行动起来的PC厂商之一,这也使得它在移动互联网另一终端—超便携电脑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宏碁当然希望将优势延续下去,进军智能手机是不二之选。2010年,宏碁将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设立两个研发中心,一个专注于智能手机,另一个则专注于上网本等移动解决方案,总之,全部剑指移动互联。2009年踏入智能手机市场的宏碁,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在三年内使智能手机业务达到总营收的10%。

  与此同时,另外一家PC制造业的巨头戴尔也已经行动起来,直接瞄准智能手机,联合中国移动推出了其全球首款手机产品—基于中国移动自主操作系统的OPhone手机。戴尔副总裁Tatelman告诉记者:如果你观察未来三至五年的业务趋势,可以公平地说,每一种设备都将一直连接到网络。他说,戴尔正在寻求与移动运营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除此之外,早已在中国发售了智能手机的惠普、华硕、苹果等全球主要PC巨头厂商都已经杀入手机市场,再加上“跨界”的谷歌和微软,以及早些时候的“上网本”大战,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热闹空前。

  移动互联网对IT厂商来说,是最值得期待的新利润增长点。PC厂商要开始跟手机厂商抢市场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各家IT巨头来讲,具体怎么切入移动互联网已经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相对来说“别错过这一波浪潮”才是关键。但是PC厂商玩移动互联,有戏吗?

  PC厂商玩移动,有戏吗?

  目前移动终端战场主要有三股势力:终端厂商(含手机和PC厂商)、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其中电信运营商由于所扮演的角色特殊性,占据先天优势。互联网公司如谷歌则致力于强化手机操作系统的功能,争取更多的硬件厂商进入他们的合作伙伴名单,真正赚钱靠的还是互联网服务。而传统硬件厂商尤其是之前没涉足手机领域的PC厂商刚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从品牌、产品研发、企业战略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向手机注入资源,而且基本上都要从头来过,实在风险颇大。金融风暴的侵袭之下,之前的手机厂商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岁月。摩托罗拉连续多个季度巨额亏损,索尼爱立信同样深陷亏损泥潭。

  相比之下,互联网公司显然不太看好传统定义上的手机行业,硬件是旧经济,手机制造行业的发展曲线早过了巅峰期,因此互联网公司根本不指望卖手机赚钱,谷歌CEO施密特干脆说“手机应该免费”。这对于刚刚步入手机领域的硬件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在IT巨头眼里手机行业仍然是一片前途光明的“富矿”。华硕个人移动设备事业部副总裁兼CEO林宗梁很自信地告诉记者:“Windows Mobile和Android两种手机平台在内的华硕智能手机,今年的总出货量目标定为100万台。”

  从硬件底层上看,随着英特尔、AMD这些芯片巨头推出ULV(超低电压处理器)产品,手机上沿用多年的ARM处理器架构正在面临巨大挑战。在应用层面上,目前手机高清播放能力的天生不足也将催生手机向另一个方向进化,以NVIDIA和创新为代表的其它芯片厂商杀入手机市场,借助独立解码芯片打造高清多媒体手机产品。这一切均给传统硬件厂商带来无限希望。

  PC厂商的跨界进入以及手机巨头们的自我救赎无疑将为市场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而手机这种产品也注定将在这场3C融合的大潮中完成一次彻头彻尾的革命。从市场格局上来看,传统硬件厂商是否能玩转移动互联,目前还很难预测。但是可以肯定的,在“群雄逐鹿”下,手机类产品的定义将越来越向MID(移动互联设备)靠拢,而且表现形态也会更加多样化,而移动互联的进程也会大大加快。

  移动互联时代,应用为王

  虽然有句老话叫做“隔行如隔山”,但在联想集团CEO杨元庆看来,联想重新进军手机业务“并不算跨度很大的多元化”。随着3C的融合,个人电脑和移动终端的融合是一个大的趋势。这一融合不仅表现为PC厂商做起了手机,手机厂商也可以做PC,当然他们更想玩的是移动互联。为了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整个产业链上企业都加大了合作力度。对于已经把一只脚踏入互联网的手机厂商,最重要是寻找伙伴;而对于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如何把他们在PC端的优势延续到移动互联网上,最重要也是寻找合作伙伴。比如海尔手机与58同城网合作,在手机里内置生活信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设置招聘、租房、二手交易、交友等服务,一键获取自己所需的生活服务信息。诺基亚与人人网合作,索尼爱立信与开心网合作,分别在手机中内置网络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这一服务分别在手机上享受人人网和开心网的社交网络平台。

  不管是硬件厂商,还是网络公司,均有自己的优势。苹果是数字娱乐,亚马逊是图书,谷歌是移动搜索,特别是位置相关搜索。淘宝选择联想移动和TCL做代工,很可能看重他们对消费电子的理解。

  除了合作,收购则是更大手笔的投入。如果说联想集团对移动业务的回购还算重操旧业,那么早在2008年,惠普、宏碁对无线互联网企业的收购则充分体现出了其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前瞻性和决心。

  前英飞凌一位资深工程师给记者做了形象的比喻:“传统的硬件厂商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自己的软实力,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就好像你天天住在别人家里一样,没有主动权。”毕竟移动互联服务才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内容、应用的持续增值能力要比硬件销售强得多。显然,在这一方面,传统互联网公司比硬件厂商更有竞争力,譬如百度和谷歌借助自身在传统互联网搜索领域建立起的技术和品牌影响等优势,使其在移动搜索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当然,移动互联网行业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模仿传统互联网,其真正的价值在于以手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进行技术平台的创新,提高用户的体验度和使用黏性,这些无论是对网络公司还是硬件厂商来说都是一门需要好好学习的新课程。

  微型计算机:自从发布iPhone以来,苹果身上的IT味道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触角越伸越广的全领域厂商。而其它PC厂商要想在移动互联时代取得一席之地,需要因势利导站稳一个市场。基于客户的不同需求,厂商们都必须在移动互联网有所布局。昔日手机巨头诺基亚为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保持自己的地位,已经向移动互联网方向转型,即从硬件供应商转型为服务与内容提供商,并于近期再次对其应用商店Ovi客户端进行了升级,使其更好用。三星、LG、摩托罗拉都在忙着发布自己新款3G手机的同时,悄悄地推出了各自的应用商店。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实施自己的“移动互联计划”。2010年是关键的一年,硬件厂商们都渴望成为下一个“苹果”。

  混乱的平台和系统,厂商的百家争鸣,以及移动互联应用仍待挖掘的绝大潜力……遥想PC发展初期,和如今的景象惊人相似。我们也期待着,厂商间的全面竞争能带来移动互联的快速普及,早日让每个消费者享受到无所不在的数字生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