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
- 来源:新潮电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移动电源,不破不立,洗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25 08:04
移动电源洗牌后的世界,才是我们要的世界
不破不立不单能用在武功修炼上,同样适用于当前的移动电源市场。作为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伴生品,移动电源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普及而出现爆炸式增长,但低门槛让移动电源快速出现同质化问题,混乱的市场不但让消费者难以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更带来行业内部的残酷洗牌,业界宣称90%的移动电源品牌将在洗牌中倒下。洗牌并不意味着行业的衰退,一个健康规范的市场,才能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从而持续增长下去。
移动时代的受益者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续航时间上面的缺失,催生了移动电源这一IT配件品类,更帮助其在过去的几年里实现爆炸式增长。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实体店铺,甚至于街边小摊,到处都可以见到移动电源的身影,《2014年度中国移动电源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2014年移动电源市场规模分别为34亿元、58亿元、105亿元、165亿元,真正享受了移动互联时代红利。
2011年,以电小二、羽博等品牌为首迅速崛起,到2012年,已经有上百个品牌角逐移动电源市场,“投资10万元便能做一个移动电源品牌”的低门槛让整个市场在巅峰时期出现数千个品牌进行厮杀。持续五年以上的高复合增长率让移动电源市场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每年都有大量企业进入的新产业,其中夹杂了大量追求短期利益的初创品牌,低门槛和同质化让移动电源高速成长的同时也快速成为低利润、低附加值、低质量的红海市场。
从移动电源到危险源
对短期利益的追逐让移动电源厂商不愿意在产品研发、品控及品牌塑造上投入太多,消费者需要移动电源,但大多数消费者真正在进行购买时,几乎没有任何品牌意识,经销商也倾向将移动电源容量和价格作为推销点。源自市场对价格、容量的压力让大多数移动电源厂商选择以微利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松懈对产品品质的监控。安全隐患逐渐曝光的移动电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消费者和行业人士眼中的危险源了。
别小看“暖手宝”、“打火机”或者“定时炸弹”等别称的调侃,移动电源自然、爆炸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了。原本购买移动电源是为了方便外出时为移动数码终端充电的,可当移动电源成为危险源时,有多少消费者还愿意购买和使用?
混乱吓退消费者
购买空调,消费者第一反应总能出现格力、美的、海尔等品牌;想到电视,总会有长虹、夏普甚至乐视等品牌浮现在脑海中;但当我们想要购买一款移动电源的时候,绝大多数消费者脑海里并没有一个品牌浮现,消费者对移动电源产品的认知更多时候停留在容量和价格上,可当容量虚标成为移动电源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时,消费者自己都不太相信不到20元的价格能购买到10000mAh容量的移动电源,而接口接触不良、使用寿命较短已经成为移动电源产品通病。虽然当前移动电源通常在百元内,可本应该是作为后备应急使用的产品却总在需要的时候掉链子,再加上自燃、爆炸等新闻的不断传出,不少消费者在购买移动电源以前都会感觉迷茫。
混乱的品牌、混乱的产品,足以对消费者选购产品造成阻碍,直接影响到移动电源市场整体的健康发展。普通消费者不太可能弄明白锂电芯、IC甚至外壳设计中的奥妙,他们需要是一些能真正信赖的品牌和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规范,帮助他们购买到安全合格的产品。
推动洗牌的强制国标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真正耕耘行业的移动电源品牌厂商,都渴望有一个行业标准存在,虽然移动电源行业内部也有不少品牌尝试组建协会或通用标准,以推动市场的规范,但面对数千个品牌组成的市场,行业内部组织的声音和影响力明显不够,国家强制性标准成为最切实可行的办法。近日,我国首部锂离子电池安全强制性国标《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GB31241-2014)正式发布,将于2015年8月1日实施。该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质量水平,规范锂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行为,优化锂电池产品的材料、工艺、设计和管理,并对以锂离子电池为关键部件的移动电源等相关产品的安全性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该移动电源新国标,包含了30多项数据指标,业内认为,该标准对移动电源测试达到了无死角覆盖。多位业内人士预计,移动电源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企业将减少到20到30家左右。如果说,强制国标公布以前移动电源市场的洗牌更多是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那么随着强制国标的公布,移动电源新一轮洗牌即将开启,未来一两年,移动电源品牌想要成为剩下的一员,首先需要的是产品品质过硬,这将帮助消费者筛选优秀的品牌和品质过硬的产品。
洗牌带来行业转机
从数千家到不足50家,移动电源行业的洗牌恐怕是相当残酷的,但这残酷的背后,确能够帮助整个行业持续健康的成长。过多的品牌和资本进入,让整个移动电源领域深陷红海竞争的泥沼,在其它行业可见的资本并购几乎就没有在移动电源领域出现过,近乎畸形的价格竞争让移动电源厂商很难拿出足够的利润做研发、创新和品牌推广甚至售后服务也难以维继,大多数品牌在这样一个新兴市场中并没有拿到足够的利益,更多是在生死线上挣扎,根本没有实力和欲望去完成并购。强制国标将直接清理出一大批近乎三无的小品牌,完成退出或继续的选择后,剩下的品牌想要在产品品质和成本间寻找到平衡,上下游纵向以及品牌间横向合作,借助资本运作实现企业和品牌的做大做强将是在洗牌中屹立不倒的最直接手段。
数十家企业面对2016年有望超过300亿的市场份额,才能真正享受到行业高成长带来的利益,并帮助企业同步实现高增长,唯有移动电源企业脱离生死边缘的挣扎后,才能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价值,形成理性的、健康的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推动市场的成长壮大。
平台化的移动电源
强制性国标能够推动整个市场完成洗牌,当解决产品品质问题后,回归移动电源本身,其作为移动终端设备的伴生品,产品本身难以摆脱“过渡”的标签,一旦移动终端设备解决续航问题后,移动电源的生存空间将会被急速压缩。基于创新的研发才能最终解决移动电源本身应用的局限,不少移动电源新品已经开始尝试应用功能的平台化发展了,除充电这一基本应用功能外,不少移动电源产品还加入了无线AP、应急手电、便携影响等等附加功能,虽然不一定真的能满足市场消费者需求,但这样的平台化发展,却能弥补产品功能单一的短板,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写在最后: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技术门槛较低、产品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等等问题让移动电源市场混乱不堪,严重干扰了产业的健康成长,强制性国标的出现和即将到来的深度洗牌,或许会在移动电源行业真的出现“浮尸遍野”的局面,但乱世需用重典,唯有强制性地对行业进行梳理和监控,才能真正帮助行业发展回到正轨上。“移动电源洗牌后的世界,才是我们的世界”—这里的我们,不单单指消费者,更有其中的从业人员和品牌厂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