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杂谈_钓鱼_体育

  • 来源:垂钓
  • 关键字:小药,商品饵
  • 发布时间:2015-07-07 08:04

  一提到小药,我的心中有些不平。小药与袋装的商品饵比起来,似乎总是“低人一等”,很多人认为小药是“歪门邪道”,而商品饵才是正统。

  在鱼类学界,小药被称为鱼类诱食剂或鱼类促摄物质。将小药添加到鱼饲料中,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在垂钓界,小药加载体(加工后的各种粮食作物和食用色素)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商品饵。使用这种饵料可以达到诱鱼进窝、促其咬钩的目的。

  “动物和昆虫,对其生存具有价值的化学物质都有特殊的感受性。骆驼能嗅出稀薄的水分子,因而能在荒漠中迅速、准确地发现水源;人类对丁硫醇有所厌恶,所以会避免进食腐败变质的食物;蚕之所以爱吃桑叶,是因为桑叶中含有柠檬醛、已烯醇及异栎素等。蚕在进食加有这些化学物质的人工饲料时,犹如吃桑叶一样津津有味。”(注1)我们对于小药的研究,就是基于动物的这种特殊的感受性。

  一、小药的功效

  让我先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在上个世纪末的一场“光威钓王杯”全国钓鱼比赛中,一位中年汉子在第一天的四场比赛中,拿到四个1分。他在第二天的四场比赛中又是遥遥领先。于是,他那张手捧奖杯、笑容满面的照片被刊登在某家钓鱼类杂志的封面上。这次获奖源于他身边的一支矿泉水瓶子,瓶子中被溶解的透明液体(小药)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

  比赛结束后,当地的一位高手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称:“比赛时,有一场比赛我和冠军挨着,我们使用的都是日本产的丸九鱼饵。比赛开始时,我们的上鱼数量差不多,但后来他越钓越来劲儿,我斜眼看去,发现他的浮标的下顿动作比我的浮标‘凶狠’得多,而且上鱼频率也比我快。”

  收到这封信之后,我给这位高手(现具大师称号)寄去了0.5克“小药”,并将使用方法交代给他。他收到“小药”之后,与其他20多位钓手再次来到原比赛场地。他先把“小药”在矿泉水瓶中溶化,然后再用瓶中的水和饵,最后将饵挂钩施钓。早间时段,钓场上无一人开竿,他也不例外;中午过后,闷热天气有所减缓,气压开始回升,他终于率先开竿了。下午收竿算账时,他总共钓获了20多尾鲤鱼,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看着当天有一半人当了“空军”,这位高手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了。

  现在,我们借助国外鱼类学家Nakajima K的实验(1989年)来进一步认识一下上述“小药”(即化合物)的诱鱼效果。Nakajima K当时测试了鲫、鲤、源五郎鲫的摄食反应,结果表明:1.在以鲫鱼为实验对象时,实验鱼对该化合物的摄食频率是摄食谷氨酰胺的2倍;2.在以鲤鱼为实验对象时,实验鱼对该化合物的摄食频率是摄食谷氨酰胺的1.35倍,而且是“接近、咬饵、品味、吞咽”一气呵成;3.该化合物显著地加快了鲫鱼的生长速度;4.该化合物显著地增强了鱼类的耐缺氧能力。

  二、小药的浓度

  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小药”是一种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或晶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在合成过程中,有时会因合成失败而呈液态,但诱鱼效果依旧),它的化学名称叫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硫(注2)。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硫存在于淡、海水的藻类体内,鱼类同它已经打了几千万年的交道。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硫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才被科学家发现,并被认定其属鱼类环境激素。这种化合物有提高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耐缺氧能力的功效,而且鱼类无法在自身体内合成该化合物,只能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因此,在水体缺氧的状态下,鱼儿对它的追求极为强烈。这样一来,在钓鱼比赛中谁挨着使用该化合物的高手,谁就一定会倒霉。

  鱼类学指出:鱼类的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是对水体中低浓度化学物质的感觉。这里所说的“低浓度”究竟低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将1克酒精滴入北京颐和园里的昆明湖中,就会使该湖中的每尾鳗鱼产生嗅感;而鱼类味觉的灵敏度更是惊人,鲤科鱼类对食盐的感知要比人类敏感184倍,对果糖的感知要比人类敏感2000多倍。也就是说,我们尚未感觉到食物的甜味或咸味时,鱼类早已经感觉到了,甚至感觉到“过了头”。

  在我看来,小药的浓度可分为三类:1.应答反应浓度,指的是某种小药溶解到水中后被鱼类的嗅觉捕捉到的起始浓度;2.饱和浓度,也就是鱼儿能够接受的最佳浓度;3.过饱和浓度,会造成鱼儿只在化合物的周围徘徊,却不进窝咬钩。

  小药之所以带个“小”字,就是出于“低浓度”的原因。例如,1克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硫要用8000倍的水来稀释,才能达到“饱和浓度”,此时的浓度处于10-3摩尔/升。如果在8000后面再加3到4个“0”来稀释,就达到了“应答反应浓度”。这种浓度也会促使鱼儿捕捉到小药的存在信息并做出相应反应(游向食物源)。如果在8000后面抹去3个“0”(很多人主观认为小药的味儿越浓越招鱼),那么水族箱中的实验鱼就会惊慌逃窜,碰撞箱体,甚至跳到地板上。

  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硫分子式为C5H11BrO2,分子量M=215,熔点MP=104℃,酸碱度PH2.8(1%浓度)。用8000倍的水稀释后,酸碱度将降到pH6.5,呈弱酸性。鱼儿之所以在过饱合浓度的水体中惊慌逃窜,可以用“鱼儿掉进了醋缸里”来形容。

  上述化合物只是千百种小药中的一例。不同的小药成分适应不同的水体环境,所以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小药是不存在的。

  任何小药的自身品质都有优劣之分。举个例子,我们单独使用上述小药时,其诱鱼效果极强。在缺氧的状态下,就算将碎砖和泥巴浸泡药液后放入水族箱内,也会出现“鱼咬石头”和“鱼吞泥巴”的现象(我曾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令人惊奇的宝贵画面)。这种小药的扩散速度较慢(可能是大分子量的原因),进而导致鱼儿进窝也较慢,但是其后劲儿很大。此外,该小药的另一缺点是什么鱼都能诱进窝,而且这些鱼都会开口咬钩。比如在鲢鳙占很大比例的水域中施钓,你使用这种小药就很难钓起对象鱼了。那么,这种小药可否与其他诱鱼剂混用来弥补上述缺陷呢?这是目前大家都在探讨的课题。

  这种小药经过媒体传播后,引起了国内钓友的广泛兴趣,也引起了日本钓鱼界的关注。在东京出版的《东方时报》钓鱼新闻专栏中有一篇署名文章称:“由XXX撰写的《鱼咬石头》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水族箱鱼类摄食活动的试验报告,可以看作是中国钓鱼界饵料研究的一个信号……”

  该小药公开后,国内多家鱼饵公司马上量产此产品,众商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将该药品的价格一度降到了80元/千克。但是,在其低价的背后却是质量的大打折扣,这也使该小药的信誉开始下降。我在这里要补充一句:任何化学品都有一个纯度问题,例如层析纯氨基酸属实验级,分析纯氨基酸属药用级,化学纯氨基酸属饲料级。纯度不同导致药品效果的差异极大,其价格也可相差万倍。我最初在实验室里合成出的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硫的成本价为250元/克。而我使用的氨基酸为分析纯药用级,是从制药厂的仓库直接提取的(日本进口原料)。

  三、对小药的香、腥型讨论

  在鱼饵的包装袋上,多标有“香型”或“腥型”的字样。钓鱼人在选购饵料时会习惯性地用鼻子去嗅一嗅,这是一个很简便的识别味型的方法。

  但是,这种分类是否科学呢?

  在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干,而是关系到小药的本质和寻找小药的途径及源头的大事。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一个概念:人和陆生动物同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相比,获取嗅感的途径是不同的。前者的嗅感来源于物质的挥发性,后者来源于物质的溶解性。有的物质人闻得到,而鱼闻不到,比如香油;有的物质人闻不到,而鱼闻得到,例如味精和氨基酸;还有的物质人和鱼都闻得到,例如酒(乙醇)。这是因为酒既有挥发性,也有溶解性。鱼类生活的介质是水(科学的说法是电解质溶液),跳出水面的鲤鱼嗅不到大气中的香、腥气味,因为它不具备获取和识别各种挥发性气体的嗅觉器官。同样,人生活的介质是大气,再高明的潜水员也嗅不到溶解在水中的各种化学品的味道,否则他就会呛水。

  下面,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个骗局:

  1995年,在北京怀柔举办的春季渔具展销会上,一位老板让我将具有浓烈乳香型气味儿的椰蓉香精从展位开始沿着走廊边缘一直洒到大厅门口。这一招儿还真灵,一位操着山西口音的客商沿着此味儿一路找到了我们的展位,他一进门就大喊道:“我要的就是这个味儿!”我问他:“为何?”他答曰:“台湾鱼饵都是这种味儿。”次日,一位北京通县的大棚老板兴冲冲地对我说:“我的池子里放了4尾七八斤重的大草鱼,去年一年无人钓起。昨天用了你们的小药加麦麸竟然钓起了3条,这个乳香味儿我真是服了!”他在临走前又订了一大批货。

  我心里十分内疚。因为我曾对椰蓉香精(100元/千克的进口货)进行过多次实验,各种实验鱼对其均无反应。面对这位痴情的客户,我不敢讲真话,也不愿讲假话,只好不说话。20年过去了,我要对这位朋友说声抱歉,并且把真话说出来。他受骗了,但是没有上当。现在,我要将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

  这个“乳香型”的椰蓉香精配方如下:

  这12种物质的总重量为6.5克左右,用小塑料袋封存包装后便成为了一种新产品。其实,它的主要诱鱼成分是氨基酸。

  我们再来看看它的诱鱼过程。如果钓场的水体偏酸,氨基酸主要以阳性离子形式存在;如果水体偏碱,则以阴性离子形式存在。三种离子在水中通过得到H+或失去H+相互转换而同时存在。

  鱼在游动的过程中,水从前鼻孔流入,从后鼻孔流出。鼻腔中的嗅小板将所截获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的食物信息通过嗅神经传递给端脑,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整合,最后下达“前进、摄取”的指令。

  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鱼儿获取食物信息的正确途径。那么,这些游离在水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到底是什么味道呢?

  在本文开篇,我所介绍的那位光威钓王杯获奖者所使用的小药——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硫在水中呈现出了带阴离子的溴(Br-)和带阳离子的硫(S+)。这些离子才是鱼儿的捕捉目标。

  1978年,Takagi等科学家的试验证明,一价阳离子对鲤鱼嗅觉刺激效果的顺序为NH+>K+>Ni+、CS+、Na+>Choline(胆碱)。那么,上述各种化学元素又是什么味道呢?可以肯定,它们既不是腥味儿也不是香味儿。

  鱼类学家断言:硬骨鱼类促摄物质的共同特点是低分子量,不挥发,含氮,两性。这个结论对于我们平时用香型和腥型来为鱼饵分类的方法是一个否定。

  姜太公“芳其饵”的教导已流传几千年,在钓鱼界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现在,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芳”字。字典里的“芳”字的第一种解释是芳香,第二种解释是美好的意思。那么,我们就用“美好的鱼饵”来解释这个道理吧。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心得,不一定正确,还望“百家争鸣”。

  四、小药是鱼类天然食物味型的复制品

  钓鱼人常用的陆生蚯蚓,是鱼类在水中的天然食物——水蚯蚓的复制品。冬季,南方的塘主通常把鱼塘的水抽干来打鱼。这时穿上水靴,拿把铁锹,找到塘底的蚓粪或红虫的透气孔,一锹下去,许多水蚯蚓和红虫都会被翻上来。有经验的渔民会根据这种天然食物的多少及水质的肥瘦(肥水是水生植物生长的条件)与出租者讨价还价,以便减少人工饲料和化肥的投入成本。

  用于打窝的酒米以及用酒泡中药得到的药酒都是鱼类在水中食物的复制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生植物含有淀粉,它们死亡之后在水中酶(曲)的作用下发酵,其生化反应过程如下式其实这个反应并没有完成,与酒共生的其他产品是多种氨基酸、叶酸、泛酸、烟酸、胆碱、多种维生素以及钾、钠、钙、磷等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它们以碎屑的形式存在。酒与水是共溶关系,酒精的扩散速度快,但它不是鱼类的摄食对象,只充当“二传手”或“介绍人”的角色。后面的一系列元素和化合物才是鱼儿真正摄食的对象。

  在这里要多说一句,无论是曲酒、白酒、葡萄酒、米酒,还是纯度最高的医用酒精,都可以充当“二传手”的角色,因为它们的本质都是乙醇(C6H5OH),都能达到诱鱼进窝的目的。

  其实,钓友们自制的发酵饵料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其发酵过程与水生植物的降解过程完全一样,可以称作是鱼类食物的人造复制品。

  上文介绍的几种小药,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硫和上十种氨基酸的配方,就是根据水中鱼类摄食对象所散发出的味道人工合成出的复制品。它们是溴(Br-)、硫+(S+)以及带正电或负电的氨基或羧基,它们既不是腥味儿也不是香味儿。

  早在上个世纪,鱼类学家就完成了不同氨基酸对不同鱼种嗅觉及味觉的刺激效果实验,这对我们制作小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五、垂钓水体是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

  上初中时,我们学到了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是由“氢二氧一”组成的。但是,我们垂钓的江、河、湖、海的水体却是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我们使用的小药其实就是由这里诞生的。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这一点,我请出中国鱼类生态学家、为我的小药研究把关的中科院院士刘建康所长来谈几句:“目前被人类发现的107种化学元素中,有80多种已从天然水体中检出。水同时又是一种良溶剂,它在蒸发、冷凝、降落往复循环的过程中,与大气及陆地上的各种化学物质接触、作用,使之溶解或悬浮于水中。”(摘自《淡水生态学基本概念》)

  “天然水是一种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存在生物活动的多组分复杂电解质溶液,各组分间可能发生的反应相当复杂……有络合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摘自《淡水养殖水化学》)这些反应构成了淡、海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营养物循环。

  该循环过程是:水中的绿色植物以日光为能源,把水中的无机营养物(碳、氢、氧、氮、硫、磷等)合成为有机物质供消费者利用。同时通过生物的呼吸、分泌和排泄以及动植物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使营养物重新释放出来。它们以多种形式存在,有低分子物质,也有高分子物质。它们可以成为单个的离子,也可成为分子、离子对、无机络合物和有机螯合物。这些化学物质在天然水体中的分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存在着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还存在水平分布变化和立体分布变化。鱼儿则会随着这些变化为自己定位。

  这些物质的存在及其各种变化,考验着垂钓者的水平,这些论述也是我们研究、开发小药的理论基础。

  六、小药的分类

  从形态上看,小药可分为粉状、膏状、液态等;从内含物上分析,又有中小药和西小药之分;从味型上看,又有香型、腥型的区别……

  小药(鱼类诱食剂)究竟该如何分类呢?为了找到答案,我来到了中科院水生所第四室。走到门口,我就愣住了,因为大门上又加了一块牌匾——国家重点实验室。犹豫中,一位女研究员从身后走了过来:“邢工,您又来啦?”我连忙说明情况,之后她把我介绍给了一位年轻的博士。

  我向这位博士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化合物对鱼类有引诱作用,它们都属于能量供应物质,因此可称为“营养型诱鱼剂”。有些维生素、微量元素、激素类物质也存在诱鱼效果,那么我们对这种诱鱼剂该如何称谓呢?

  博士回答说:“鱼类学界尚未涉及鱼类诱食剂的分类。既然你有了‘营养型’一说,那另一类就称为‘非营养型’吧。”博士的一句话使我“拨开云雾见青天”。那些隐藏在水中的,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的鱼类诱食剂,现在可以借助人类或动物营养学及化学层面的知识寻找线索,并按照这个逻辑推演下去。例如,你只要找到一个苷氨酸,那么丙氨酸、谷氨酸等一大串同类物质就会被找到,你可以单独将其用作小药,也可以优化组合;你只要发现一个核糖核酸化合物具有诱鱼效果,它的整个家族就会暴露在你的面前;你只要找到一个环境激素(例如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硫),它的兄弟姐妹又是一大堆。这些理论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啊!

  乘公交车返家的路上,我想起了一位朋友,他曾对我说过:“邢老师,我找鱼饵找得好辛苦啊!我连罂粟都用上了,我心想它能让人上瘾,会不会让鱼儿也上瘾?结果,几个鱼缸的实验鱼对罂粟均无反应。”听了他的话,我认为这又是一场以人类的感觉代替鱼类感觉的噩梦。今天我可以告诉他:只要找到小药的正确分类方法,咱们就都有救啦!

  回到家后,我推门就喊:“老伴儿,想吃点儿什么,我立马去买!”妻子惊奇地看着我说:“你今天这是怎么啦,捡到钱啦?”我回答说:“是的,我学会了小药的分类方法,我一下子就成了‘百万富翁’!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知识就是财富!”

  我国钓鱼界对小药的研究方兴未艾。前不久,某钓鱼类电视频道播出了关于辽宁某鱼饵公司将多年对玉米的诱、钓研究进一步深化的节目。该公司与辽宁某化学研究所合作,从玉米中浓缩、提取出一种液态诱鱼物质。只需在饵料中添加少许该物质,即可起到很好的诱鱼效果。从科技发展的角度讲,这是该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的一个质的飞跃。

  七、对小药诱鱼效果的实验方法

  详见《中国钓鱼饵料标准(供讨论)》。作者:邢乐仁。载于2014年11期《垂钓》杂志47页。

  八、小药的毒副作用(同上)

  注1:摘引自《从动物的化学感受性谈诱食性物质》。作者:大连联合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吕连贵、姜英、邵军。载于1993年《水产科学》杂志。

  注2:2—羧乙基二甲基溴化硫是原二甲基—β—丙酸噻啶诱鱼剂的“具体化”。

  文/图 湖北·邢乐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