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服务平台建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 来源:3D打印世界
  • 关键字:3D打印,服务平台
  • 发布时间:2015-07-14 12:40

  经过2012年的萌芽起步、2013年的初步发展、2014年跳跃式的引起全民关注,2015年3D打印将迎来一个什么样的挑战?

  2013年底,世界经济论坛评出的“有望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12大颠覆技术”中,3D打印技术位列第9,排在新材料、页岩气之前。国外专业机构预计,到2025年,3D打印产业的产值将达2000亿~6000亿美元。由目前预估的几十亿美元增长到数千亿美元,增长的空间相当巨大。为了抢占这个市场,也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政府层面,他们对3D打印的发展都有强烈的发展意愿。

  当今社会,创新是现代商业发展的基石和动力,符合时代潮流的新技术都呈现出极快的发展速度,3D打印作为新技术的代表也逐步由社会热点话题阶段转入实质应用及产业化竞争阶段。在过去的一年里,3D打印的个性化及定制化的需求被大大激发,未来3D打印产业发展中,关于模型设计、智能化制造、以及新材料的研发都将成为影响3D打印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个人认为,起到关键性因素的,还是整合3D打印产业链的资源,将上下游企业涵盖其中,为大家提供一个优质的产业服务平台,合理配置资源。

  随着德国主导的工业4.0概念的逐步升温,与美国推进的工业互联网概念并驾齐驱,并且大有超越之势。从3D打印技术的特点来看,不论是从互联和集成角度还是绿色生产、敏捷制造和泛在制造的角度来分析,3D打印都可以与双方所倡导的工业升级概念做到极佳的挈合。3D打印后期必将进入到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应用阶段,当然这必须借助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化的业务时代,是3D打印一个重要的发展新阶段。笔者在这里想重点提一下,3D打印技术的发展必然会走向“分布式智造”。所谓的“分布式智造”就是通过互联网以及服务平台的信息收集获取来自国内不同地域用户的3D打印需求,然后通过服务平台的大数据整合来将需求分类甚至将大的需求分解成若干执行速度快的小需求,通过分包来将需求交给3D打印服务机构来完成,最后再通过服务平台将整个需求的完成结果反馈给需求方。通过这个过程将整个的设计,加工都通过平台分散到合作服务团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整合大量的平台资源来为一个企业需要的比较难实现的项目做服务。甚至可以将一个简单用户的制作需求通过网络将设计交给远在大洋彼岸的设计师去完成,再交回中国的3D打印服务机构来完成最终的制作过程。可见,这种“分布式智造”模式是与网络平台和3D打印技术密不可分的。

  以上运营模式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如何站在产业的高度上去整合整个产业链的资源,作为产业顶层设计的产业服务平台化建设首当其冲。作为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三迪时空网的创始人,亲历国内3D打印产业的逐步发展。三迪时空网2013年成立之初,国内的28家3D打印企业都是以科研院校为基础,研发和销售为主体的注册企业,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根据我司平台的追踪,目前国内的3D打印注册企业已达到近700家。与次同时,企业类型也呈现多样化发展,逐渐上升到包含研发、设计、生产、服务、应用、推广等各个方面的产业化雏形阶段,涌现多姿多彩的互联网平台,如以3D打印互动为主的“南极熊”、“3D打印资讯为主的天工社”,以3D打印模型设计为主的“微小网”以及3D打印云平台的“意造网”,等各种专业性的互联网平台运作模式,这都为3D打印对大众认知的深入普及,和对传统行业的垂直化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渠道。

  于2014年末成立的3D科技创新产业联盟,意味着中国的3D打印已经打破了以自我为中心和满足于小范围发展的局限性,走向全面联合、各行业协同发展的新阶段。作为联盟的发起单位和副理事长单位,三迪时空一直在践行着“打造中国最大最权威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的创业初衷,脚踏实地,深入平台客户,整合资源,不仅服务于国内3D打印企业,使其健康发展,更将通过平台的自身便利条件,参与国际交流,为我国3D打印企业能在国际范围内拥有重要话语权做不懈努力。

  李培学

  青岛三迪时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4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清华EMBA总裁班深造;历任青岛磐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岛华盛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及青岛深海科技投资开发公司公司法人、董事长;2013年10月创办青岛三迪时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建立运营中国最大的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三迪时空网,目前平台注册3D打印相关企业超过700家;2015年1月,受邀担任中国3D创新科技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