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原因:代沟。
更深层更残酷的解释:时间。
《小时代》刚火时,我看到一则新闻,说是一家文化公司40多岁的老总不觉得这电影好,但不服气它能得这么高的票房,就要求全体公司员工反复看,看了20多遍,还要写心得体会,直到看出这部电影的好来。
这么整,哪怕我真的是《小时代》的粉丝,怕也再不想看了。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经典,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回忆。何必为难自己呢?以那位老总为代表的那代人,可能就觉得《小时代》讲几个没吃过什么苦头的小丫头片子,打打闹闹有啥好看,可90后的生活大体就是这样的啊!
没有经历过上山下乡的90后也不懂60后的青春,难道你们那个年代的人天天都那么苦大仇深么?那个年代的人朴素,还不是因为那时候都穷,那时候的女人虽然不知道香奈儿,但是也渴望着能有一套花布新衣裳。再说了,当年知青返城大潮,不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么?
很多人批评《小时代》拜金,让我想起苏东坡和佛印对话的故事——“我心中有佛,所以我看见的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见的是屎”。能认出电影中所有名牌东西的人,那是你自己就在用、在渴求啊!为什么你自己就在用、在追求却要批评别人呢?
《小时代》吸引我的是友情主线,让我很羡慕的,是她们几个人的友情在经历了考验过后更加坚固。
《平凡的世界》那个年代的人,又有多少在闹掰了之后永不再见?孙少安、孙少平和郭敬明所做的事在本质上有何区别?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大胆者、创新者,也是成功者。
50多岁的孙少安们批评20多岁的郭敬明瞎胡闹,却忘了当年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那个年代男生哄女生是用一个饭盒,里面装上馒头鸡蛋泡菜,但是《小时代》的男生哄女生得用巧克力和玫瑰花,这是时代的变化。诸葛亮发明的三角刺,在古代用来扎马蹄,在《平凡的世界》用来扎自行车胎,在《小时代》用来碰瓷。
不管时代怎么变,事物的本质都没变。面对不同的人,想要激起他的共鸣,请选用适合他的方式。
●坏坏小狐狸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