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化解信息孤岛 实现互联互通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医院,IT,信息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27 14:20
2015年3月26日,北京协和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在参评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这说明协和在信息化领域中的建设理念、管理方式、应用水平受到了业界的认可与赞同。代表着协和的信息化建设在经历开拓、领先、落后、奋进种种经历后,终于走出低谷,重新跻身国内医院先进行列。
六步统一 推动一体化建设
北京协和医院较早的将计算机应用于医疗过程当中。在1934年,医院就购买了IBM公司生产的第一代商用处理机。这台穿孔卡制表机被用于协和病案的整理。
1981年,北京协和医院计算机室的成立,标志着医院信息化在协和正式启程。在1981-2006年间,医院在系统开发、网络建设、HIS应用、移动医疗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有益探索,规模和深度曾位居当时国内领先水平。
然而,随着信息发展提速,计算机应用深入医院业务和管理各个方面,从点状开花变成燎原之势,早期的诸多探索反而变成了掣肘。2010年前后,医院内部40余套系统林立,各自为政,联通不畅,系统运行冗杂缓慢,医院用户怨声载道。信息管理处常务副处长朱卫国幽默地描述了这一问题:“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你在微博,我在微信。”
消灭孤岛比新建一个更加困难。医院管理层意识到,做好顶层设计,实现系统的全面整合、数据的互联互通才是医院信息建设的重中之重。
2010年,中石化信息团队携石化盈科团队加入协和,为医院信息化管理制度化、IT基础设备建设前沿化、IT运维管理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信息中心更名信息管理处,完善管理职能,增强工作管控能力。发布《信息化管理办法》,正式确定医院信息化管理“六统一”原则:“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投资、统一管理、统一建设”。机构更名与管理制度的出台,标志着协和的信息服务由技术支持向管理职能转变。
医院聘请IBM公司诊断信息管理,制订信息化五年总体规划。规划确立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化建设原则,明确了信息服务于医疗质量、安全与效率的建设核心,优化医院管理流程,发展数字化医院,推进医教研一体化传统优势,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整体发展目标。在对医院业务现状梳理、发展需求分析和信息化需求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了信息化整体规划、架构设计以及信息化实施计划,同时对硬件环境、信息安全进行了统一设计,按照IBM CBM(业务组件模型)对未来医院的业务改进和管理提升重点进行识别,以确定未来信息化支持的重点和优先级。
“任何科室都可以签署协议、引进系统,这就是造成孤岛的原因。”曾兼任信息管理处处长的王以朋副院长指出,“六统一原则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医院信息一体化建设。”
加快互联互通进程
2010年,医院投入6000万,按照国家B级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了全国总面积最大的、1900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完成了全院信息基础设施的重建和升级改造工作,位居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
医院聘请专业的运维团队,成立IT运维支持中心,建设监控中心,实时监控全院网络和服务器运行情况,基本实现了从“被动运维”向“主动运维”的转变,全面提升了医院IT基础设施运行水平。
进行全院网络系统加固,无线网络全院90%以上覆盖。现主干网络万兆带宽,多核心冗余架构,形成了覆盖全院的高带宽、高可靠性承载网络架构,以及预防及抵抗能力强的安全防护体系。
实现桌面虚拟化。在西院门诊、口腔科等硬件设施不足的地点,部署集中式虚拟桌面。采用数据集中管理,严格分发控制的方式,在数据安全、节能减排、管理和备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技术设施渐趋完善的基础上,医院下大力气主抓数据互联互通,消灭信息孤岛。现已形成以业务数据仓库、数据整合仓库、HIS业务平台、PACS影像平台和UIS数据平台为纽带的信息支撑体系。在这一体系里,所有数据通过平台进行对接。
重症医学科就是这次系统融合的受益者。该科于2008年引进了一套独立的重症医学信息系统(CIS系统)。“这套CIS系统和原来的HIS系统是分离的,不能实现一体化,有些内容需要手工在CIS系统中进行记录”,重症医学科的信息关键用户张青医生介绍说。
当医院决定上线新HIS,在统一平台上实现数据融合的时候,重症医学科积极响应,在新HIS平台上以定制化的方式、按需开发了更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功能和界面,同时保证了历史数据的完整性。“我们和新系统磨合了差不多半年,最后平稳过渡。虽然初期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但通过日夜加班、积极改进,两周时间就把大部分问题都消化了。”现在的CIS集成了大量的监控数据,与HIS完全对接,实现了出入量、泵入药物量、血滤数据的自动计算、危急值自动报警等,很好地支持了重症治疗的连续、动态管理。
为了让一体化的新HIS系统更贴近临床实际,信息管理处收集并整理了来自各科室关键用户的5000余条建议,通过系统改进和二次开发,实现了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申请与报告、影像、医嘱执行的闭环管理、医疗知识、手术申请与麻醉记录、数据展示、质量控制、CA认证等35大系统功能,开发了临床路径、院内感染管理、重症监护、专科治疗、专科检查预约、临床移动应用、危急值等多个专项业务系统。大大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和医院运行效率。
此外,为了实现医院对各方面数据的需求,北京协和医院的数据利用主要在临床、医疗质量和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加以实现。
在临床上尽可能提供完善、便捷的临床数据共享服务;在医疗质量方面提供多种数据展现形式;在数据应用于运营管理中,为院领导、临床科主任、职能处室管理者开发数据展示系统,分角色分权限对数据进行分层显示、分级管理,提供常规院科两级门诊量、周转率等日常监控数据。
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在新门诊楼启用及新HIS上线之际,医院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思路,借助信息手段对患者就诊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实现窗口、114预约、银行ATM机、网银挂号等多种挂号方式,以及挂号、缴费、查询结果、打印报告和胶片等多种自助服务。安装导医系统实现分级候诊,65%的检查无需预约或自动预约,引入自动摆药机“人等药”变成“药等人”,大幅缩减排队等候时间,让患者看病更加方便、快捷。
医院还在数据挖掘领域开拓创新,开展数据展示研究,以多种形式向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与微软公司合作,搭建医疗数据集成与应用整合平台(UIS),通过动态数据采集和不同场景模拟,对科研数统分析、医院经营管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同时继续开发科研电子病历,为科研人员提供协和特色的模板服务。
未来,北京协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将继续在质量安全、服务百姓、互联互通、数据利用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继续在医院数字化与智能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本报记者 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