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控”消灭现金

  • 来源:IT经理世界
  • 关键字:移动支付
  • 发布时间:2015-07-29 14:56

  标榜自己是科技公司的卡组织一直致力于消灭现金的存在,移动支付技术让它们发现更多的机会。

  在移动支付行业,新兴的认证技术将会逐渐取代数字密码。可穿戴设备、机器智能、自动化等领域也将迎来大爆发。PayPal CTO 詹姆斯?巴雷斯(James Barrese)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明确表达了这个预测。

  2014年对支付技术来说是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Apple Pay终于登场,让更多的人看到了NFC结合指纹识别,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无密码支付的新趋势;巴雷斯所在的PayPal也一直在做无密码支付方面的尝试。在国内,银联或将要推出基于指纹识别的Android Pay;手机厂商魅族试水自己的mPay;优势占先的支付宝在声波支付、指纹支付等方面都做出了不断的探索……

  美国科技媒体将2015年称为移动支付的一个实验之年,高科技公司正在试图以新的支付方式取代传统的刷卡系统。标榜自己是科技公司的卡组织一直致力于消灭现金的存在,Visa和万事达卡就在利用新技术尝试移动支付更多的可能性。

  3.0 时代的数字融合

  相较于传统的基于塑料卡片的电子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是非常大的创新和跨越,也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方向。万事达卡认为,未来的电子支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移动支付替代塑料卡片的过程,而会呈现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的局面,其中支付的介质和基础架构不会过时。

  中国的支付行业正处于转型之机。在1.0时代,实现了银行间的互联互通,各个机构开始建设信用卡中心,各类卡产品百花齐放,行业高速成长;在2.0时代,各大机构业务能力增强,一些机构的规模甚至在全球市场都进入了领先行列。如今,整个支付行业又迎来了一次变革的机遇——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的发展、智能手机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和转型机会,中国支付行业进入3.0时代。

  在万事达卡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常青看来,中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网民,并已成为全球数字化进程最迅速的市场,中国的消费者和企业日益深入地参与到全球电子商务中来,这使得消费者对更加便捷、安全、快速的支付需求持续增加。在未来,除了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外,物联网使得离线的装置和物体也能够变成互联的设备,消费者会不断寻求更快捷、更容易、更加丰富的互动形式。

  万事达卡将这一趋势称之为 “数字融合”。“因为我们无需完全区分移动支付、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而应该使用开放的标准和接口将它们融合,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使他们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可以进行安全、便捷的支付。”常青说。

  未来的创新支付,无论是基于移动终端还是PC,不论是在网上还是在实体店购物,只有当整个行业都采用开放统一的标准,才能在新技术下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行业各方参与者一起建立并应用开放的、统一的标准。基于这样的理念,万事达卡推出了一些平台性的解决方案,例如云端支付系统、万事达卡数字支持服务(MDES),以及万事达卡参与合作推出的Apple Pay,虽然在应用的层面有所不同,但都旨在为持卡人提供更加顺畅和安全的支付体验。

  中国的支付市场竞争激烈,支付宝、财付通等企业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不过中国人有一句话叫“竞合”,支付行业也是有竞争也有合作。Visa北亚太区创新支付业务副总裁郑道永用Visa跟Apple pay之间的合作举例说,“我们并没有竞争,而是相互合作,苹果可以借助Visa利用手机进行payWave非接触式的支付;Visa向苹果开放工具包和API界面,让其可以使用Visa现有的各种解决方案和系统。”

  Visa和万事达卡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在技术驱动的同时,致力于把自己的核心系统能够作为一个开放平台,让业界一起来合作,达到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支付体验。

  在云端还是要令牌

  1月21日,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银联总裁时文朝说,银联希望全球合作伙伴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支付,NFC移动支付业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并积极探索基于HCE、Token、全手机支付等各类技术的业务模式。

  在被他点名的移动支付技术中,HCE、Token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岁末年初,Visa和万事达卡相继将这个技术带入了中国市场。

  Token中国化的诠释被称作电子令牌支付。这个确保支付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是Visa、万事达卡和美国运通,针对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支付账户信息容易泄露的问题而推出的解决方案。

  Token是一种加密手段,在交易过程当中,真实账号被一个虚拟的账号代替。Token由发卡方发行并且读取,即使截获了Token也无法进行交易。另外,虚拟账号和一款具体的设备绑定在一起。如果手机丢失,用户只需通知银行重新分配一个等电子令牌即可,而无需重新发卡,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

  Visa北亚太区创新支付业务副总裁郑道永举例说,如果发生黑客入侵事件,16位卡号已经转化为电子令牌的虚拟账号的话,黑客拿到了电子令牌也没有用,“我们开发这个服务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要去适应数字化发展的需求,用数字化的方式来发卡。”

  目前来说,一个常用的发卡形式是发卡行把实体卡邮寄到户,通过云端支付,发卡行可以直接把卡的信息发送到智能手机或者是其他移动终端上去。云端支付涉及的技术就是时文朝提到的HCE,即主卡仿真的技术,跟现在主流的移动支付技术有很大的区别。在传统的方式之下,电子令牌信息或者是主卡账号信息需要下载并且要储存在本地的SIM卡里,但在HCE的模式下就不需要这么做,信息存在一个云环境下,服务器由发卡行去负责管理。

  也就是说,如果银行愿意使用Apple Pay,可以用令牌技术支付方案;如果不愿意,可以用云端支付来开发自有支付解决方案和应用程序。这一切都是在银行自我控制下可以完成的,不需要去找第三方的供应商。

  在苹果手机里,Apple Pay是通过一个叫PASSBOOK的软件来完成,在安卓系统里,银行可以通过自己的APP进行。为了更直观的说明,Visa中国区副总经理龚亮拿出了一个iPhone6,点开PASSBOOK中一张信用卡的开卡细节。其中可以看到看一个账号,这是Visa基于这个卡片做的一个Token。“假如我用苹果手机在一个受理payWave的POS机上结账,营业员可以通过快捷支付菜单输入金额。当手机贴终端时,会自动弹出我加载的这张卡的信息。把指纹放在上面,验证成功,这笔交易就完成了。”

  支付本身是一个乏味的事情;让大家感到高兴的事情是诸如“我要去感受一件事情”,“我要去获得一个体验”等,通过这些事情产生的支付,才能够提升价值。这也是技术控的卡组织在努力和合作伙伴、以及服务机构共同去创造的事情。

  文/董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