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红”了整形历史的材料

  • 来源:新美容人
  • 关键字:医美整形,整容
  • 发布时间:2015-08-05 14:31

  医美整形不但赢在技术上,材料也占据了整形行业的半壁江山,甚至真可谓“成也材料,败也材料”。医美整形材料的使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出现过很多“走红”的材料,这些材料曾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但最终或惨淡收场,或开始准备黯然“隐退”。让我们一起寻找那些年曾对整形行业发展做出过贡献的材料。

  石蜡

  起源:19世纪末,为帮助鼻部凹陷患者恢复正常,外科医生开始寻找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

  为何“走红”?:德国医生Eckstein发现注射石蜡比起外科手术操作简单而且填充效果好。石蜡注射整形开始在那个年代风靡一时,主要用于面部缺陷纠正,除皱,填充下巴,纠正缺陷的鼻子,甚至用于隆胸和阴茎增大。石蜡注射的使用揭开了整形材料创造人体美丽的篇章。

  “退幕”了吗?|:注射石蜡所导致的并发症使用不久后就被暴露出来,主要有炎症、感染、注射部位皮肤出现黄色斑块等。石蜡注射毁容的最著名事件发生在马尔伯勒公爵夫人身上,这个出生在美国的明星在接受鼻背石蜡注射后,石蜡游走到面颊部,整个面部形成石蜡瘤。1920年,石蜡注射被停用。

  液态硅胶

  起源:上世纪40年代,日本开始使用液态硅胶注射隆胸。

  为何“走红”?:上世纪50-60年代,液态硅胶注射隆鼻、隆胸开始流行。通过注射液态硅酮来充填组织,可以经过注射器注入皮下或组织内,将局部迅速膨起。此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即时效果显著,因而在当时广受欢迎。

  “退幕”了吗?|:数年后,人们发现液态硅胶到处游走,出现瘘道,严重者发生死亡,一些发生严重并发症者不得不接受乳房切除手术。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医院已不再使用。

  胶原蛋白

  起源:20世纪80年代,国外兴起了胶原注射美容技术。

  为何“走红”?: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高纯度的牛真皮胶原悬浮液在临床上使用。一时间国内盛行胶原注射美容术,用于隆鼻、除面部皱纹、充填面部非正常凹陷等。

  “退幕”了吗?:这种材料由于是异种蛋白,注射到人体后,机体很快将它降解吸收了,如果想维持美容效果,就需要几个月补充注射一次,效果维持时间较短。另外,经常将异种蛋白注入机体内无疑加重了机体免疫系统的负担。所以,胶原注射美容渐渐被人们疏远,目前已逐渐被玻尿酸取代。

  奥美定

  起源:1997年12月,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乌克兰英捷尔法勒公司生产的聚丙烯酰胺(奥美定的学名)可作为长期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在中国出售和使用。1999年12月15日,经过国内药监局监测认证后批准其投入生产。

  为何“走红”?:奥美定作为液态的注射材料,有见效快、效果明显而成为当时隆胸“最好的”材料,因此迅速风靡全国。从2000年到2006年,单在广东一地,就有10万人次把奥美定纳入“怀抱”。在全中国,约有30万中国年轻女性接受了奥美定这“挺拔”的一针。

  “退幕”了吗?:在数年间,几十万例的隆胸女性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奥美定引起乳房发炎、感染,乳房变型,更严重的被迫切除乳房,给注射奥美定的人带来了莫大的痛苦。2006年,奥美定开始被禁用。

  羊胎素

  起源:上世纪80年代,瑞士卡络琳教授成功地把羊胎素提纯成针剂,正式用于人体抗衰老治疗。

  为何“走红”?:据称羊胎素的活性物质可以通过肌肉注射,为毛细血管所吸收,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得羊胚胎素活细胞疗法成为瑞士国宝。在随后的数十年里,羊胎素疗法这一神秘驻颜术逐渐受到追捧,其中不乏明星名人。

  “退幕”了吗?:今年3月,因没有科学证据显示活细胞疗法有任何抗衰老作用,且该疗法可产生显著的健康风险,瑞士医药监管部门全面叫停了羊胎素疗法。是否意味着羊胎素疗法这一流传了大半个世纪的驻颜神话就此破灭?

  医美整形材料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革新的过程。以上列举的整形材料也许只是冰山一角,但它在整形材料发展史上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有些材料只能“红极一时”,而无法永久“独领风骚”,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安全性,二是效果。如果材料缺乏安全性,效果再好也只能被淘汰;如果材料效果不够完善,往往会被更好的“后来者”取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